伽达默尔(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

伽达默尔(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

作者:[德] 蒂茨 著,朱毅 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0-06-01

评分:5分

ISBN:9787300121024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伽达默尔(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 目录

**章早期的影响
马堡
那托普和哈特曼
海德格尔
第二章诠释学
第三章理解的前结构和前见
启蒙运动对前见的非难
诠释学对前见名誉的恢复
第四章诠释学循环
第五章“完全性的先把握”
内容方面
形式方面
第六章诠释学的前理解与视域融合
效果历史意识与视域融合
语言与游戏
第七章诠释学作为实践哲学
实践知识和技术
逻各斯与伦理学
第八章诠释学和意识形态批判
——伽达默尔'us.阿佩尔/哈贝马斯
围绕诠释学普遍性要求的争论
围绕诠释学规范性基础的争论
第九章诠释学与解构
——伽达默尔"us.德里达
语境与“差异”
意义和含义
第十章诠释学和美学
美学理解
对美学主观主义的批判
年表%

伽达默尔(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 节选

《伽达默尔》从伽达默尔早年所受的影响谈起,论述了他的哲学诠释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思想要旨。《伽达默尔》着重阐述了如何通过对前见、流传物以及文本等关系的把握来理解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以及语言与游戏在诠释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伽达默尔》还论及诠释学与其他人文领域和其他哲学流派的相互关系。

%

伽达默尔(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 相关资料

因此,诠释学反思用谈论一致性(它跨越了一切局部的视域,把作者与诠释者相互联结在一起)中真理与事物的关联性取代了客观化的间距。谁如果不想在谈话中对某件事达成一致(通常可以看出他们事先就具有不同的立足点),谁“就已经从相互了解这一处境中退出了”,并且放弃了让流传物对我们诉说一些事的要求。对诠释者来说,谈话理解就是达成意见一致,理解的概念和对一件事达成一致的概念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不能相互独立地进行阐释。视域对理解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指各种不同的立足点可以简单地得以消融——这跟伽达默尔的理论是相悖的。它更多地说明,以真理与事物的关联性为基础的谈话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具有承载能力的根基,这也是对文本或陈述表达不能随意解释的原因。这其中不可能插入随意性的意义,因为把文本与阐释者联系在一起的事物与真理的关联性对它起着限制和指导作用。根本不存在封闭的过去视域,同样也不存在封闭的现在视域。对视域的物化无法认清效果历史的力量,想要理解过去的我们,作为理解者完全受制于效果历史。

%

伽达默尔(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 作者简介

乌多·蒂茨(Udo Tietz),1953年出生于柏林,是柏林洪堡大学的编外讲师。1999年他以一篇题为《语境中的理解与论证:反原教旨主义的普遍性观念))的论文获得在大学执教资格。他出版的著述有:《国内移民的明确控诉:来自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文本和版画艺术》(1991,与A.Kutulas合作)、《从分析与诠释学角度看语言与理解》(1995)、《美学伦理:年轻的卢卡奇))(1997,与V.Casysa合作)、《在镜子背后:论理查德·罗蒂的哲学》(2000,编者之一)、《我们的界限关于共同性的理论》(2002)、《存在论与辩证法:海德格尔和阿多诺论存在、非同一性、系词和合题》(2003)。另有大量关于合理性理论、语言哲学、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或收入相关论著。

伽达默尔(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从伽达默尔早年所受的影响谈起,论述了他的哲学诠释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思想要旨。本书着重阐述了如何通过对前见、流传物以及文本等关系的把握来理解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以及语言与游戏在诠释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本书还论及诠释学与其他人文领域和其他哲学流派的相互关系。

伽达默尔(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 节选

《伽达默尔》从伽达默尔早年所受的影响谈起,论述了他的哲学诠释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思想要旨。《伽达默尔》着重阐述了如何通过对前见、流传物以及文本等关系的把握来理解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以及语言与游戏在诠释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伽达默尔》还论及诠释学与其他人文领域和其他哲学流派的相互关系。

伽达默尔(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 相关资料

因此,诠释学反思用谈论一致性(它跨越了一切局部的视域,把作者与诠释者相互联结在一起)中真理与事物的关联性取代了客观化的间距。谁如果不想在谈话中对某件事达成一致(通常可以看出他们事先就具有不同的立足点),谁“就已经从相互了解这一处境中退出了”,并且放弃了让流传物对我们诉说一些事的要求。对诠释者来说,谈话理解就是达成意见一致,理解的概念和对一件事达成一致的概念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不能相互独立地进行阐释。视域对理解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指各种不同的立足点可以简单地得以消融——这跟伽达默尔的理论是相悖的。它更多地说明,以真理与事物的关联性为基础的谈话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具有承载能力的根基,这也是对文本或陈述表达不能随意解释的原因。这其中不可能插入随意性的意义,因为把文本与阐释者联系在一起的事物与真理的关联性对它起着限制和指导作用。根本不存在封闭的过去视域,同样也不存在封闭的现在视域。对视域的物化无法认清效果历史的力量,想要理解过去的我们,作为理解者完全受制于效果历史。

伽达默尔(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 作者简介

乌多·蒂茨(Udo Tietz),1953年出生于柏林,是柏林洪堡大学的编外讲师。1999年他以一篇题为《语境中的理解与论证:反原教旨主义的普遍性观念))的论文获得在大学执教资格。他出版的著述有:《国内移民的明确控诉:来自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文本和版画艺术》(1991,与A.Kutulas合作)、《从分析与诠释学角度看语言与理解》(1995)、《美学伦理:年轻的卢卡奇))(1997,与V.Casysa合作)、《在镜子背后:论理查德·罗蒂的哲学》(2000,编者之一)、《我们的界限关于共同性的理论》(2002)、《存在论与辩证法:海德格尔和阿多诺论存在、非同一性、系词和合题》(2003)。另有大量关于合理性理论、语言哲学、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或收入相关论著。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