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虽是一本薄薄的“涉红”之书,但材料与视角都非常独特,很值得“红迷”和红学家们一读。同时,我也想给读者再说一句:这本书的论说范围相对比较狭窄,仅涉及《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神秘家世的祖上,读起来当然不及听刘心武讲“红楼”那么愉悦、刺激。而且从学术的层面上讲,它显然还不够成熟、健全。但我敢断言,其呱呱坠地的青涩啼音,很可能会在相关领域内,迅速汇聚成足以改变某种历史的一个能量的起点。
《曹雪芹祖籍在进贤考》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世和祖籍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与重要信息,值得引起学术界和红学爱好者高度关注。
《曹雪芹祖籍在进贤考》是有关这一发现的**本研究著作。书前有著名红学家邓遂夫所作序言。近年在江西南昌的一个小县城——进贤,连续发现了几部保存完好的曹氏族谱。其发现地,正是唐贞观年间从曹氏发祥地山东荷泽、定陶(古曹国所在地)迁居此地所命名至今的“山东曹村”。而从这一族谱的记载可以初步考订,包括以前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几处曹雪芹祖籍地(如河北丰润、辽宁铁岭、辽阳等,也包括后来的南京曹家)的曹氏家族,竟然全都是从这个小小的进贤“山东曹村”分支繁衍出去的。从这个族谱中还发现,进贤“山东曹村”的一些重要成员,竟然直接参与了清康熙年间的南京曹家接驾等重要史实,这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世和祖籍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与重要信息,值得引起学术界和红学爱好者高度关注。
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世和祖籍问题的争论,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个案。在雍正五年抄家时,金陵曹家遭受了残酷的打击,应了"树倒猢狲散"的预言。特别是这个家族的成员中,有些是非旗籍(指同宗兄弟)而在市场被变卖,致使有家难回,可能十有八九客死他乡。如进贤曹茂生兄弟四人,经历这场变故之后,仅四弟曹文远老俩口殁葬故土,除曹茂生本人已于曹寅之前去世,其兄弟此后都不知所踪。雍正朝,皇族之间的斗争残酷无情。金陵曹家的败落,对这个家族的打击是巨大的。曹雪芹后来在北京西山人烟稀少的乡村生活中,尽管写出了他的不朽之作《红楼梦》,但作者和批者的身份都很少为人知晓,到了现在甚至连作者的真实身份和年龄都难以被人确定。加上近几百年来各种史籍的损毁与湮没,都为我们考察研究曹雪芹的生平家世及整个曹家的祖籍等问题,带来诸多困难。好在自从《红楼梦》问世以来,其影响越来越大,学者们随之而展开的对本书作者及其家世、祖籍等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观点和说法不胜枚举,从而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曹学。胡适在《红楼梦新证》一书中,首次论证和诠释了《红楼梦》作者、家世、版本等一系列问题,既是对“曹学”的一个奠基,同时也开启了研究考证曹雪芹祖籍的学术之门。曹学就是研究曹雪芹生平、家史及家族文化的一门综合性学问。自从1931年李玄伯提出“曹雪芹祖籍在丰润”之说以来,红学研究就在一定程度上转向了曹学。数十年来,学术界就曹雪芹祖籍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先后有“辽阳说”、“铁岭说”、“武阳说”等,引起了全国人民极大的兴趣和当地政府的积极参与。仅从争论的热闹气氛来看,人们关注“曹学”的热情胜于关注“红学”。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关于曹雪芹祖籍及家史考证与研究的成果,严格地说都是对曹氏先人的稽考,或者说是对曹寅祖辈的考释,涉及到曹雪芹父亲是谁的史料时,其证据都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猜测和臆想。有关曹雪芹生卒年问题的讨论也基本上处在迷雾之中,各种说法都有求新不求实的现象。读者不禁要问,为何学者们稽查曹氏祖辈的历史资料都是清楚无疑的,而考证曹雪芹之父的结论却难于自圆其说,这是当今曹学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后在建设史上的“虚心”之处。回首近百年的"曹学"历程,曹雪芹身世给世人留有足够的稽考、研究、推测及猜想的时间与空间,因而产生了多处曹雪芹祖籍地和几个《红楼梦》作者等一些离奇现象,使得本来就不十分清楚的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自从2006年初江西省进贤县罗溪乡山东曹村《钟陵曹氏族谱》发现之后,有关“曹学”的诸多问题再次引发学术界的关注,进贤曹氏北上的历史,曹寅家族及有关曹雪芹祖籍的诸多疑问,似乎都有了得到合理解决的新希望。族谱是民间史书,与官方志书具有同等的权威性。它记录的资料虽不免有孤证之嫌,但在很多时候又可以成为铁证(造假资料除外)。考查一个历史人物的祖籍,我们必须要以现存的谱牒或其他原始形态的文献资料为依据,再用其它材料去佐证。而现在从新发现的江西进贤《曹氏族谱》,便足以查考出丰润曹端广、辽阳曹俊、金陵曹寅皆为进贤山东曹村在唐代的开基祖曹端礼之后裔;还可以从中约略考证出进贤曹茂生与曹寅本是同宗兄弟,曹茂生似有应邀到金陵协助曹寅治理"江宁制造署",并参与了康熙南巡时四次接驾等诸多线索,为金陵曹家及进贤曹氏曾经的辉煌和后来的衰落寻觅出新的因果。我们将清代相关的史料与进贤《曹氏族谱》互证,甚至还可以推测曹雪芹为曹茂生之孙,享年51岁,祖籍在今江西进贤县罗溪镇山东曹村。
《天津商会档案汇编》第五辑(1945--1950) 内容简介 本书为《天津商会档案全宗》(1945.8-1950.6)所存商家诉状、公文训令、函电、议事录、账册...
老舍名作欣赏-人民艺术家 内容简介 简介樊骏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有着重大的建树。在学科的总体建设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有着突出的贡献。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历...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册) 内容简介 本书力求精选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名篇和名家代表作,并所映出每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后面附有若干...
阿城先生全新作品。收录的文章为阿城先生亲自选定,其中许多篇目为阿城先生独家提供,从未见于国内报刊或网络。体例也为阿城先生
现存明刊《西厢记》综录 内容简介 这本《现存明刊(西厢记)综录》,原是旭耀的博士论文的附录,也是他的博士论文的材料来源。关于《西厢记》版本的梳理,*早始自郑振铎...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下卷] 本书特色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从“金陵十二钗”中的秦可卿着手,揭示《红楼梦》文本背后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权力之争,但这...
我将红尘里的江山看了一场,不过是起落浮沉数年的时光;朱红的新纱覆了落尘的旧梦,年少的女子爱上年少的郎。我将红尘里的江山看
儒学与21世纪中国:构建、发展“当代新儒学” 本书特色 《儒学与21世纪中国:构建、发展"当代新儒学"》是由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儒学与21世纪中国:构建、发展“当...
北宋诗人沈辽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尽量收集分散于各种文献典籍里的有关资料,并借鉴原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人及诗文,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与评价。北宋诗人沈辽...
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九章,内容包括:文学革命与国史更新、官方干预与国家行为、民众文化与精英立场等。民歌与国学:民国早...
一本论述和介绍中国苏杭沪宁一带古典园林的专门著作,中国建筑学家童寯著。作者在抗日战争前遍访江南名园,进行实地考察和测绘摄
数码产品使用与后期制作 本书特色 本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的项目,使学生快速地掌握数码产品的使用和保养、*基本的摄影常识、图形软件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使用。 在编写...
李清照资料汇编 内容简介 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亲是文学家李格非,母亲是状元王拱辰之女,也工文章。李照清早年生活在文化空气浓厚的家庭...
卢照邻集笺注-增订本 内容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染疾后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生卒年不可确考,约生于唐太宗贞观六年(六三二),而据新发现的佚文翼...
木心(1927—2011),原籍浙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在“文革”囚禁期间,用白纸画了钢琴的琴键,无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陈丹
《萝卜菜籽结牡丹》是台湾女作家仙枝的一部散文集。此书写的是三十年以来的人世风景,谈文学、艺术与生活,如话家常般一一道来,
文学大家谈 本书特色 莫言、王蒙等十位文学大师和名家,从各自的角度探讨文学的方方面面,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本书,读者既可以更多地了解每个作家,了解到是什么影...
身为宫中御医,又是四大才子之首,陆展亭却向往自由。圣武皇帝的驾崩,将当晚出现在养心殿的陆展亭卷入了宫廷斗争。身为太子亦裕
《孙子兵法》选评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成书于我国春秋晚清期,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古老的兵法经典著作,是中华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灿瑰宝,对中国军事文化不断发展...
《雨季不再来》以三毛的生命历程为主题,记录了三毛17岁到22岁的成长过程,真实呈现出三毛少女时代的成长感受,辍学、自闭、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