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伊斯兰文化体系的形成及其基本情况、伊斯兰教的教派、当代国际伊斯兰复兴运动、伊斯兰教在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等。
王灵桂先生新近付梓的专著——《中国伊斯兰教史》,是他长期从事伊斯兰教研究,潜心钻研中东与阿拉伯问题的过程中,梳理常年的学术成果、提取思维精华、充实修改观点、推敲润色文字、完善章回布局后所成就的又一力作。全书约38万字的篇幅,勾勒出了中国伊斯兰教形成发展的完整概貌,堪称经纬古今、浓墨重笔,值得一读。该书对伊斯兰教的产生、兴起和演变,以及伊斯兰教进入中国生根发芽的历史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通读全书,仿佛触摸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根脉,在每一处充满哲理与感动的地点,用心思索、细心感悟,每每从中感受到一种悠久凝重的古韵,体会到一种深奥的哲学灵感。
《中国伊斯兰教史》全面介绍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融合、发展,足以论证,中国今日的和平发展并非孤立、偶然。其中,文明对话而非对抗,文明交融而非交恶,文明沟通而非冲突,海纳百川的东方文明构成了亚洲大趋势的文明背景。
我国元代杰出的大诗人萨都刺身为回回,他的诗常常反映出穆斯林的世界观,如七律《安分》诗:“心求安乐少思钱,无辱无荣本自然。——万事皆由天理顺,何愁衣禄不周全。”诗中表达的宠辱不惊、随遇而安、旷达自怡、知足者常乐、凡事顺乎天理、勿怨天尤人的思想感情,正与一般穆斯林“信前定”的操守相吻合。“东海西海,心同理同”,儒教文明开放包容和谐的本质,促使中国接受了许多来自异域的新知识、新文化。伊斯兰教步人华夏大地发展已逾千年。我国最早的木刻《古兰经》问世于清同治元年,汉译全文《古兰经》的出现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儒伊两大独立文明虽有差异,虽有矛盾,但还是成功地进行了交流、沟通,乃至相互理解、尊重,以及在价值观、荣辱观、人性观等方面的部分相互认同。正所谓,学而即教,教而即学,两者互资,互相尊重。抚今追昔,在中国西域这一伊斯兰教发展的源头,那么多的古国与古民族消失了。但伊斯兰文化则像葡萄、胡杨、红柳一样,扎根于土壤,汲取“岩韵”,普受阳光,与土著文化融合,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鲜活地融入现实生活,至今,已不是异质的外来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成语日“万众一心”。“万众”即指56个民族的13亿人民。我国五十多个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东乡、塔吉克、乌兹别克、回族等民族。同样信仰伊斯兰教,但各民族的“出身”截然不同:天山南北的维、哈、柯等民族是先有民族而后皈依伊教;而回族则是由信仰伊教而逐渐形成。“一心”即指政治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以及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要做到“一心”——增强中华民族内部凝聚力,离不开对伊斯兰文化的理解及尊重;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离不开对伊斯兰教的深入研究。中国在国内充分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并通过宪法与法律加以保障。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保持和促进宗教和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王灵桂,山东诸城人,高级记者、法学博士。出版了《一脉相传阿拉伯人》、《一脉相传犹太人》、《中东怪杰》、《天使与魔鬼共舞:一个中国记者的黑非洲札记》;执笔撰写了《国际关系史》第十一卷第七章;翻译了埃及作家伊哈桑·阿卜杜·古督斯的代表作《黑色的眼镜》和《处女与白发》;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世界知识》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中有理想才能成为美学的这第三个领域的内容,因为这里正是世界观整体中的美的理念本身化成对象,所以艺术作品现在还不应理解为本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对尼采思想的解读
初学勿看!它很深,但它很重要!它近在眼前,但你看不到!噶举传承重要转世上师——桑杰年巴仁波切为三年闭关行者讲解实修版恒河
传统的守望者-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张岱年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通过采用多元客观的研究方法,试图对张岱年的哲学思想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研究...
从个体知识到社会知识-罗蒂的知识论研究 本书特色 罗蒂是一位有广泛影响的当代哲学家,他对传统哲学提出的一些挑战是值得人们认真加以思考,本书以知识论为线索,全面论...
《大般涅槃经》异文研究 本书特色 《异文研究》以版本的不同,把《大般涅盘经》的异文分为两部分来谈:一是敦煌写本中的异文,二是传世刻本中的异文。《大般涅槃经》异文...
心经修心课-不烦恼的活法 本书特色 ▲《心经修心课:不烦恼的活法》是当今世界讲得*好的心经,本书作者濑户内寂听是日本*具影响力的尼僧,中国美食大家蔡澜先生曾专门...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本书特色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一部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人的作品。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目录 序言**章 乡村宗教乡村生活圣地和乡村节日古代信仰民间...
當佛教哲學遭遇後/現代性如何在論述上予以回應?作者先考察東亞「批判佛教」與「場所佛教」的論爭、京都學派與新儒家不同的佛學詮
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 本书特色 这套汉译“希伯莱圣经历代注疏”依据今人校勘笺释的古本编译西方历代大思想家的经解要著(分三个系列),旨在积累西方经学史的重要文献,改...
从成语典故看《易经》生存智慧 本书特色 我们如何才能读懂古老而神秘的《易经》呢?《易经》的道理,对于我们今人有什么意义呢?《易经》中的智慧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连接点...
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 本书特色 侯外庐,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史学界,侯外庐与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并称“五老”。《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是他讲授中国...
中国哲学史(第三册) 内容简介 哲学史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认识的发展进程,看到各个哲学派别的斗争和转化,学到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汲取精神...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朴素唯物论者王夫之 内容简介 本丛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十大思想家的生平以及他们的思想理念,萃取了他们的人生智慧,力求尽善尽...
本丛书发挥成中英、H.Beck等人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cs)的诠释角度对中国哲学当代诠释进行阐释,除了延续中国哲学体用
论语 孟子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论语》、《孟子》两书的精华内容,并给予了注释和译文,以方便读者理解,还配备了与内容相关的精妙图片,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本书是...
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1781年之后的论文 本书特色 《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1781年之后的论文》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1781年之后...
生态的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部研究美国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ter,1953-)...
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演变研究 本书特色 罗洪铁、周琪、王斌等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演变研究》是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学...
听林清玄讲禅意 本书特色 写给都市大忙人的心灵解压书在如诗如画般的语言里悟到生命真谛放下羁绊,跟随林清玄先生展开一段人生之旅,重遇曾经的自己听林清玄讲禅意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