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到病除-针灸取穴图解

针到病除-针灸取穴图解

作者:娄必丹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10-07-01

评分:4.6分

ISBN:978753576266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针到病除-针灸取穴图解 内容简介

针灸疗法是通过在经络和穴位所在部位或针或灸,予以良性刺激,来调节人体内在功能,调动内在的抗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阴阳、协调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具有简、便、效、廉、安全及无不良反应等特点。但应用针灸疗法治疗疾病,必须做到取穴准确、针刺深浅适度、刺激参数合理以及操作技巧符合要求,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针到病除:针灸取穴图解》共介绍常用经穴361个和奇穴82个,并配以穴位图,详细、规范、准确地介绍了腧穴的定位、取穴方法、腧穴特性、操作方法、主治病症、临床应用配穴处方以及操作注意事项等,从而使读者达到直观了解腧穴所在部位的结构特点,熟练掌握各种取穴方法的目的。

针到病除-针灸取穴图解 本书特色

《针到病除:针灸取穴图解》:特别赠送全彩标准经络穴位挂图

针到病除-针灸取穴图解 目录

第1章 腧穴总论
腧穴的分类
腧穴的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
腧穴定位法
特定穴
第2章 手太阴肺经经穴
中府
云门
天府
侠白
尺泽
孔*
列缺
经渠
太渊
鱼际
少商
第3章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阳溪
偏历
温溜
下廉
上廉
手三里
曲池
肘谬
手五里
臂牖
肩髑
巨骨
天鼎
扶突
口禾醪
迎香
第4章 足阳明胃经经穴
承泣
四白
巨谬
地仓
大迎
颊车
下关
头维
人迎
水突
气舍
缺盆
气户
库房
屋翳
膺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满
梁门
关门
太乙
滑肉门
天枢
外陵
大巨
水道
归来
气冲
髀关
伏兔
阴市
梁丘
犊鼻
足三里
上巨虚
条口
下巨虚
丰隆
解溪
冲阳
陷谷
内庭
厉兑
第5章 足太阴脾经经穴
隐白
大都
太白
公孙
商丘
三阴交
漏谷
地机
阴陵泉
血海
箕门
冲门
府舍
腹结
大横
腹哀
食窦
天溪
胸乡
周荣
大包
第6章 手少阴心经经穴
极泉
青灵
少海
灵道
通里
阴郄
神门
少府
少冲
第7章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养老
支正
小海
肩贞
月需俞
天宗
秉风
曲垣
肩外俞
肩中俞
天窗
天容
颧髎
听宫
第8章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睛明
攒竹
眉冲
曲差
五处
承光
通天
络却
玉枕
天柱
大杼
风门
肺俞
厥阴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肾俞
气海俞
大肠俞
关元俞
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环俞
上髎
次髎
中髎
下髎
会阳
承扶
殷门
浮郄
委阳
委中
附分
魄户
……
第9章 足少阴肾经经穴
第10章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第11章 手少阴三焦经经穴
第12章 足少阴胆经经穴
第13章 足厥阴肝经经穴
第14章 骨脉经穴
第15章 任脉经穴
第16章 经外奇穴

针到病除-针灸取穴图解 节选

《针到病除:针灸取穴图解》内容简介:针灸疗法是通过在经络和穴位所在部位或针或灸,予以良性刺激,来调节人体内在功能,调动内在的抗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阴阳、协调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具有简、便、效、廉、安全及无不良反应等特点。但应用针灸疗法治疗疾病,必须做到取穴准确、针刺深浅适度、刺激参数合理以及操作技巧符合要求,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针到病除:针灸取穴图解》共介绍常用经穴361个和奇穴82个,并配以穴位图,详细、规范、准确地介绍了腧穴的定位、取穴方法、腧穴特性、操作方法、主治病症、临床应用配穴处方以及操作注意事项等,从而使读者达到直观了解腧穴所在部位的结构特点,熟练掌握各种取穴方法的目的。

针到病除-针灸取穴图解 相关资料

插图:2.经外奇穴经外奇穴是指不归属于十四经,但具有一定名称、固定位置和一定主治作用的腧穴,又简称“奇穴”、“经外穴”。经外奇穴是与十四经穴相对而言,其分布比较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但大多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可是与经络系统仍有一定关系。有的经外奇穴并不专指某一个部位,而是指一组腧穴,如十宣、八邪、八风等。经外奇穴在临床应用上,针对性较强,如四缝治疳积、二白治痔疮、太阳治目赤等。历代中医文献中多有关于奇穴的记载。《灵枢·刺节真邪》中提出“奇输”是“未有常处也”,可见介于阿是穴与经穴之间的一类腧穴就是后世所说的奇穴。唐代《千金要方》里散见于各卷的奇穴达187穴之多。明代方书《奇效良方》,首次将“奇穴”单独立节专论。《针灸大成》论穴有“奇”、“正”,专列经外奇穴一门,收穴35个,对后世影响很大。《针灸集成》汇集奇穴144穴。这些都说明历代医家对奇穴是颇为重视的。1974年郝金凯所著《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续集,已将奇穴收集达1595个。现在得到公认的奇穴是48个,它们是:四神聪、当阳、印堂、鱼腰、太阳、耳尖、球后、上迎香、内迎香、聚泉、海泉、金津、玉液、翳明、颈百劳、子宫、定喘、夹脊、胃脘下俞、痞根、腰宜、下极俞、腰眼、十七椎、腰奇、肘尖、二白、中泉、中魁、大骨空、小骨空、腰痛点、外劳宫、八邪、四缝、十宣、髋骨、鹤顶、百虫窝、内膝眼、膝眼、胆囊、阑尾、内踝尖、外踝尖、八风、独阴、气端。3.阿是穴阿是穴是指以病痛的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随病而定,没有固定位置和具体穴名的一类腧穴。其称谓始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日阿是穴也。”又称“不定穴”(《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天应穴”(《医学纲目》)等。溯本求源,乃始自《内经》所言的“以痛为输”。近代有研究表明,脏腑器官病变在身体的某些部位会出现感觉过敏或压痛,刺激这些部位,又可以使患病的脏腑器官得到改善,甚至痊愈。因此,临床上正确使用阿是穴,对于提高疗效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