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作者:张廷模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年:2010-07-01

评分:5分

ISBN:9787117129701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内容简介

张廷模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知名教授,从事《中药学》教学30余年,现为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药学》和四川省精品课程《中药学》负责人,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名师。
本讲稿是在2004年全国《中药学》主讲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的录音为基础,予以整理而成。讲稿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中药和中药学,中药的功效、性能,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各论按功效分为二十二章,介绍常用或有代表性的中药约350味。讲授中不拘于以某一课本照本宣科,而是将不同版本的教材融为一体,展示其精华,评价其利弊;以药物功效为核心,上联性能,下推主治和证候禁忌,分析入微,注重引导将中药基本理论应用于具体药物学习之中,教学方法独具一格,能收到执简驭繁、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同时结合中药学的特点,注重学术传承,又展示个人的独到见解,在阐述中药功效理论、性能理论、配伍理论及具体药物功效应用方面,颇有创新性,能使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通过本讲稿的学习,对于学习、研究和应用中药的人员都会开阔眼界,从中得到有用的具体知识,并得到学术思维上的启迪。
本书可供各层次的中医院校师生、自学中医者学习使用。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本书特色

费兆馥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长期致力于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内外中医诊断学教学与诊法客观化研究领域中享有直名,曾任各类教材主编、副主编、主审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书是根据费兆馥教授授课讲稿的精要内容编撰而成,总结了费兆馥教授长期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和学术观点。 全书分诊法、八纲、辨证、分部诊断,病案五篇,共28章,概念明确,论理清楚。其中:分部诊法:篇,按临床疾病诊察习惯,从形态、感觉、功能异常三个方面,着重讨论了各部位常见病证。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目录

总论
**讲中药与中药学
第二讲中药学的发展——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三讲中药学的发展——隋、唐、两宋和金元时期
第四讲中药学的发展——明代、清代
第五讲中药学的学习方法
第六讲中药的功效
第七讲中药的性能之一:概述、四气
第八讲中药的性能之二:五味
第九讲中药的性能之三:升降浮沉、归经
第十讲中药的性能之四:引经与药引、有毒与无毒
第十一讲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之一: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与贮存
第十二讲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之二:中药炮制的目的
第十三讲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之三:中药炮制的方法
第十四讲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因素之四:中药的配伍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节选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3辑):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虽然以“讲稿”为名,实际上它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讲稿。从字面上理解,讲稿应该是教师为讲授教材准备的文字稿,而本“讲稿”则是据课堂讲课的录音整理而成的。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相关资料

中药学的含义是什么?在教材上说:“中药学是研究和介绍中药基本理论和具体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这个界定在过去是完全正确的,在目前也基本如此,但有必要重新讨论。为什么说目前基本如此呢?因为随着中药学的发展,尤其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进行了学科分化以后,出现了广义的中药学和狭义的中药学。广义的中药学已经成为与中医学并列的一级学科,一切研究和介绍与中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都属于中药学的范畴,其中包括了专门研究中药基源、鉴定、化学、炮制、制剂、药理及临床、应用等系列二级学科。狭义的中药学,既是中医学下面的一门二级学科,也是中药学下面的一门二级学科,它是一门以临床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主要研究和介绍中药传统理论及中药性能、临床应用知识的学科。为了与广义的中药学相区别,目前逐渐将狭义的中药学称为临床中药学。我们以后要学的就是临床中药学。这门学科是沟通医学与药学,使中医理、法、方、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桥梁,也是联系中药学各二级学科,使之分别以中药效用为核心开展深入分化研究,并不断综合发展的纽带。对于中医临床专业的同学,临床中药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你们前期学过的《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和以后将要学的《方剂学》等临床学科之间,起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陈嘉谟将中医的基础和临床知识比喻为人的一只眼,将中药学的知识比喻成另一只眼,这只眼如果出现了弱化和缺失,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更谈不上成为一方名医了。学习《临床中药学》的重要性我不多讲了,一句话,希望大家重视,重视了就一定能学好。学过中药学的人都认为中药学不太好学,因为它的内容多,系统性和规律性不太强,加之一些理论较为深奥古朴,与我们今天学习数、理、化时所习惯的思维与表述方式存在着一些差异。今后大家有机会读清代汪昂的《本草备要》,在该书的序例中汪老先生说:“本草一书,读之率能使人如睡如卧者”,意思是学习中药书,因为上述原因,加之古代的书可读性更差,不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因此容易使人产生想睡觉的感觉。现在的中药学教材,在系统性、规律性和可读性等方面,虽然比起清代初年已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变,但其内容也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大,这本《中药学》要在这90来个学时内学好,只靠认真还不行,学习方法也很重要,后面我会介绍学习方法。只要大家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必要的工夫,我相信大家是会学好的。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作者简介

张廷模,男、1944年生,四川省安岳县人。自幼随父母习医,逐渐小有名气。1963年至1978年在四川省泸定皮肤病防治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其间在该院卫校和甘孜州卫校任教数年,先后承担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儿科学及医用理化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任务。1978年考取成都中医学院研究生,有幸随名师凌一揆教授潜心学习临床中药学。1980年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该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兼任成都市和金牛区政协委员、常委,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