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大导演中,大概要数弗朗索瓦•特吕弗撰写的电影评论数*多了:20世纪50年代,他作为影评人和笔战者撰写影评,当导演以后,他又以随笔家的身份为朋友的书写序,或者重新评他*喜爱的导演。他在电影作家与电影导演的双重身份间来回走,如鱼得水。
20世纪80年代初,他计划出一本新的影评集,作为《我生命中电影》(1975年)一书的续篇。这本《眼之愉悦》精选了特吕在其电影生涯的各个阶段创作的大量作品:从早期发表在《艺》和《电影手册》上的影评(其中包括1954年发表的那篇著名《法国电影的某种趋势》),到晚期对拍摄电影的经验总结。
《眼之愉悦》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推出的,是世界级电影大师的随笔集。
《眼之愉悦》将弗朗索瓦?特吕弗的电影论文、电影评论,以及艺术主题的随笔整理结集,见证了特吕弗在拍摄电影的同时从事的写作活动。为电影爱好者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的创作和思维提供了**手的翔实资料。在法国大导演中,大概要数弗朗索瓦?特吕弗撰写的电影评论数量*多了:20世纪50年代,他作为影评人和笔战者撰写影评,当上导演以后,他又以随笔家的身份为朋友的书写序,或者重新评论他*喜爱的导演。他在电影作家与电影导演的双重身份间来回游走,如鱼得水。20世纪80年代初,他计划出一本新的影评集,作为《我生命中的电影》(1975年)一书的续篇。这本《眼之愉悦》精选了特吕弗在其电影生涯的各个阶段创作的大量作品:从早期发表在《艺术》和《电影手册》上的影评(其中包括1954年发表的那篇著名的《法国电影的某种趋势》),到晚期对拍摄电影的经验总结。
查利?卓别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导演,但他的电影差点儿成为电影史上最神秘的作品。当影片的经营权相继到期,卓别林禁止别人继续放映他的电影,因为自从踏上电影之路,他就为不计其数的盗版吃尽了苦头。所以,后来的影迷只听过《孩子》、《大马戏团》(The Circus)、《城市之光》(City Lights)、《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和《舞台春秋》(Limelight)这些片名,却从未看过电影。1970年,卓别林决定重新发行他的绝大多数电影,所以安德烈?巴赞撰写的关于卓别林的文章在这个时候发表似乎比较合适。这本结集将带领读者追寻两种思想——导演的思想和作家的思想——的发展轨迹,犹如行走在铁路的枕木上。巴赞对卓别林的作品了然于胸,这一点我们在读这本著作时就能感受到,但我还是想说一说巴赞留给我的美好回忆。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我看见巴赞在电影俱乐部里向工人,研讨班成员和大学生介绍《朝圣者》、《流浪者》,还有其它一些被他熟记于心的电影。巴赞关于卓别林的评论异常精彩,无人能及,那令人眩晕的论述带给听众无穷的乐趣。和埃里克?候麦——我十分钦佩他特意为本书撰写的有关《香港女伯爵》(La Comtesse de Hong-Kong)的文章——相反,我从未质疑查利?卓别林在电影史上的特殊地位,不论是记录成书的电影史,还是著名的口述电影史。有声电影诞生以前,世界上很多人——主要是作家和知识分子——都拒绝电影,鄙视电影。在他们眼中,电影不过是一种流行娱乐方式,充其量算是二流艺术。他们只宽容一个人:查利?卓别林。我能理解,这会使看过格里菲斯、斯特劳亨和基顿电影的观众感到不快。这场争论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电影是一门艺术吗?”这场知识分子间的论战与普通观众无关,观众不会提出这个问题。由于观众的狂热崇拜,一战结束时,卓别林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人,这种崇拜之情今天的人可能难以想象,或许只有把阿根廷人对贝隆夫人 的顶礼膜拜放大到全球范围才能理解。五十八年前,夏尔洛第一次登上银幕,五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惊叹于当时人们对卓别林的崇拜,因为我从中看到了一种逻辑,以及这种逻辑中呈现的大美。从电影诞生之初一直到1920年,拍电影的都是些有特权的人,虽然当时拍电影与搞艺术没有多大关系。我不打算唱那段1968年5月以来非常有名关于“布尔乔亚电影”的歌曲,我只想提醒大家,在拍电影的人和看电影的人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那不仅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更是家庭出身的差异。
弗朗索瓦•特吕弗,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旗手、法国电影的领军人,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的影片基本上都是自编、自,甚至自己还扮演片中角色。从他开始,出现了第一人称电影第一部这类的影片是他执导的《四百下》,该片也是新浪潮的表作,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大奖,以及纽约影评人奖度最佳外语片等一系列荣誉。正如《纽约时报》所说,他是“一安静的革命者,以传统的方式拍摄最不传统的电影”。
电影的魅力总是离不开明星表演与明星形象。英国著名电影学者理查·戴尔出版于1979年的专著《明星》为明星研究领域设立了新的批评
艺术哲学 本书特色 一位涤荡了几代人心灵的翻译家,一本影响了中国历代艺术家的必读书——一部一版再版的欧洲艺术通论。艺术哲学 内容简介 傅雷先生在给傅聪和弥拉的信...
淮阳(泥泥狗)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大象出版社出版★淮阳“泥泥狗”的来历源于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并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的民俗而诞生,传承至今★“泥泥狗”取...
隋唐五代石刻文献全编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国家图书馆前身)★ 全部录自民国和民国以前编印的金石志书(包括地方志中的金石志)★ 编制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3卷)》主要内容:国家“十五”重点项目,首部全面介绍“国保”单位的大型工具书。收录国务院,公布的第
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设计师之一,本书系统地呈现了他的创作理念和灵感之源。在书中,森林中自生自发的生态秩序、
慧清居士,早年研读佛教典籍,后来在国内某高校执教,正到一切如意时,却又转如山林,现在在某寺院内研读佛法。在寺院里,她体会到了一些过程,认识了一些人,带着这一段过...
米芾 吴琚行书 内容简介 本书对米芾和吴琚的艺术成就进行了介绍,解释了两位书法家的书法技法及其特点,并就其名作逐幅、逐行(句、组)、逐字注解,以表格的形式编写。...
《从需求到权利》内容简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相关研究也日渐丰富,但由于目前的研究缺乏统一的概念及指
各种书体源流浅说 本书特色 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编的这本《各种书体源流浅说》的内容,是把历来五种主要书体——篆、隶、楷、行、草的源流演变,做一简要的介绍,使书法爱...
倪瓒 内容简介 从汉字诞生起,便有了中国书法。人类一开始即按照美的法则创造世界,古老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以其特殊的物质条件与笔法结构,留下了后世不可企及的美。后...
情色艺术史(插图本)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爱德华·福克斯,德国艺术史家,是一位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研究分析艺术史的学者。这部作品叙述了各个时代...
✨一本来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精彩访谈集120位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家教你“如何观看艺术”⭐编辑推荐◎120位著名当代艺术家聚焦120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珍藏,帮你解...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行书入门教程 本书特色 本套书为中小学生书法入门教程,为使广大中小学生可以更全面,系统地学习书法而编写。全书共分为书法基础知识、基本笔画、...
宋.姜夔《续书谱》解析与图文互证 内容简介 闵文新,字启明,笔名砚农,号边地书生,现供职于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其现为主任编辑、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丽江市影视戏剧...
克利的日记:1898-1918 本书特色 20世纪*具诗意画家的才情与成长一个天生对色彩有感觉、甘愿被颜色主宰的人一个终其一生在追寻“宇宙的灵魂”的孤独诗人各个...
服饰纹样素材集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按内容分为若干部分,包含了以花鸟、植物、海洋的能干主题的服饰纹样★ 和服的纹样与色彩揉进...
21世纪建筑的崭新探讨以日本仙台媒体馆、东京表参道TODS、银座MIKIMOTOGinza2、西班牙瓦伦西亚的托拉维亚休闲公园、福冈IslandCi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 本书特色 ★本书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色彩文化传承,读之重获中国传统色之美。中国古代汉语中颜色词的丰富代表了华夏文明的进化高度。丰富...
辛亥风云人物墨迹楹联精粹 本书特色 本书为辛亥革命历史时期的政治风云人物和文化名人所书写的楹联墨迹,在书法创作方面来说成就亦是非常杰出的。书法和楹联相结合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