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大导演中,大概要数弗朗索瓦•特吕弗撰写的电影评论数*多了:20世纪50年代,他作为影评人和笔战者撰写影评,当导演以后,他又以随笔家的身份为朋友的书写序,或者重新评他*喜爱的导演。他在电影作家与电影导演的双重身份间来回走,如鱼得水。
20世纪80年代初,他计划出一本新的影评集,作为《我生命中电影》(1975年)一书的续篇。这本《眼之愉悦》精选了特吕在其电影生涯的各个阶段创作的大量作品:从早期发表在《艺》和《电影手册》上的影评(其中包括1954年发表的那篇著名《法国电影的某种趋势》),到晚期对拍摄电影的经验总结。
《眼之愉悦》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推出的,是世界级电影大师的随笔集。
《眼之愉悦》将弗朗索瓦?特吕弗的电影论文、电影评论,以及艺术主题的随笔整理结集,见证了特吕弗在拍摄电影的同时从事的写作活动。为电影爱好者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的创作和思维提供了**手的翔实资料。在法国大导演中,大概要数弗朗索瓦?特吕弗撰写的电影评论数量*多了:20世纪50年代,他作为影评人和笔战者撰写影评,当上导演以后,他又以随笔家的身份为朋友的书写序,或者重新评论他*喜爱的导演。他在电影作家与电影导演的双重身份间来回游走,如鱼得水。20世纪80年代初,他计划出一本新的影评集,作为《我生命中的电影》(1975年)一书的续篇。这本《眼之愉悦》精选了特吕弗在其电影生涯的各个阶段创作的大量作品:从早期发表在《艺术》和《电影手册》上的影评(其中包括1954年发表的那篇著名的《法国电影的某种趋势》),到晚期对拍摄电影的经验总结。
查利?卓别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导演,但他的电影差点儿成为电影史上最神秘的作品。当影片的经营权相继到期,卓别林禁止别人继续放映他的电影,因为自从踏上电影之路,他就为不计其数的盗版吃尽了苦头。所以,后来的影迷只听过《孩子》、《大马戏团》(The Circus)、《城市之光》(City Lights)、《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和《舞台春秋》(Limelight)这些片名,却从未看过电影。1970年,卓别林决定重新发行他的绝大多数电影,所以安德烈?巴赞撰写的关于卓别林的文章在这个时候发表似乎比较合适。这本结集将带领读者追寻两种思想——导演的思想和作家的思想——的发展轨迹,犹如行走在铁路的枕木上。巴赞对卓别林的作品了然于胸,这一点我们在读这本著作时就能感受到,但我还是想说一说巴赞留给我的美好回忆。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我看见巴赞在电影俱乐部里向工人,研讨班成员和大学生介绍《朝圣者》、《流浪者》,还有其它一些被他熟记于心的电影。巴赞关于卓别林的评论异常精彩,无人能及,那令人眩晕的论述带给听众无穷的乐趣。和埃里克?候麦——我十分钦佩他特意为本书撰写的有关《香港女伯爵》(La Comtesse de Hong-Kong)的文章——相反,我从未质疑查利?卓别林在电影史上的特殊地位,不论是记录成书的电影史,还是著名的口述电影史。有声电影诞生以前,世界上很多人——主要是作家和知识分子——都拒绝电影,鄙视电影。在他们眼中,电影不过是一种流行娱乐方式,充其量算是二流艺术。他们只宽容一个人:查利?卓别林。我能理解,这会使看过格里菲斯、斯特劳亨和基顿电影的观众感到不快。这场争论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电影是一门艺术吗?”这场知识分子间的论战与普通观众无关,观众不会提出这个问题。由于观众的狂热崇拜,一战结束时,卓别林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人,这种崇拜之情今天的人可能难以想象,或许只有把阿根廷人对贝隆夫人 的顶礼膜拜放大到全球范围才能理解。五十八年前,夏尔洛第一次登上银幕,五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惊叹于当时人们对卓别林的崇拜,因为我从中看到了一种逻辑,以及这种逻辑中呈现的大美。从电影诞生之初一直到1920年,拍电影的都是些有特权的人,虽然当时拍电影与搞艺术没有多大关系。我不打算唱那段1968年5月以来非常有名关于“布尔乔亚电影”的歌曲,我只想提醒大家,在拍电影的人和看电影的人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那不仅是文化背景的差异,更是家庭出身的差异。
弗朗索瓦•特吕弗,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旗手、法国电影的领军人,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的影片基本上都是自编、自,甚至自己还扮演片中角色。从他开始,出现了第一人称电影第一部这类的影片是他执导的《四百下》,该片也是新浪潮的表作,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大奖,以及纽约影评人奖度最佳外语片等一系列荣誉。正如《纽约时报》所说,他是“一安静的革命者,以传统的方式拍摄最不传统的电影”。
舞动生活系列---塑身拉丁舞(带盘) 本书特色 完美教程自学天书,白领丽人时尚塑身首选,跳出火竦迷人的性感身姿,感受热情奔放拉丁热潮。舞动生活系列---塑身拉丁...
《满满都是爱(全4册)》内容简介:《满满都是爱》是《小牛顿》杂志主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银奖得主彭柳蓉主编的一套萌爱动物科普
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历史画卷在商代史的永久记忆上前赴后继地拉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代文明的发展时空,下启
我的影评不撒谎 本书特色 在影视市场聒噪浮躁的叫卖声中,我们真正想听到的是那些发自肺腑的中肯评价。《我的影评不撒谎》如同嘈杂声中的一缕清音,以中立者的视角,为近...
产品基础形态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思想,对各个知识点加以充分的阐述,内容涉及到了形态与材料、数理、结构、构成等关系的基础研究。产品基础形态设...
9:16分:中国新生代80后影像作者纪实录 本书特色 1位北京女孩,历经12个月,采访近100位电影艺术青年,收录24位优秀的影像创作者,1次与未来电影生力军共...
《建筑速写技法》对建筑速写加以分析和演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配有绘图步骤,详细介绍建筑速写的基础、透视、明暗、配景和
敦煌马圈湾汉简书法(贰)/简帛书法大系 本书特色 1979年《马圈湾汉简》的出土,除却其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价值外,对研究书法的演变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一手资料。《...
图说中国艺术史: 商周秦汉书法5 本书特色 艺术是人生的奢侈品。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令人的心灵无时无地可以安然休憩,空虛焦躁的情绪被城市的风尘传染给每个在水泥建筑...
作品目录目 录第1章算法与数据结构1.1编程的灵魂--数据结构+算法=程序1.2基本算法1.2.1枚举1.2.2贪心法1.2.3递归与分治法1.2.4递
弗朗索瓦芭布-高尔(Françoise Barbe-Gall)法国艺术史学者,弗朗索瓦•芭布-高尔在索邦大学与卢浮宫美术学院接受了完整的艺术史教育,之后成为艺术...
光影传奇-第10放映室 本书特色 cctv-10 《第10放映室》8年精华 中外明星与导演的大话宝典 经典影片的360度解读 一部记录百年电...
艺术学界:Vol.8 本书特色 《艺术学界》是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主办、江苏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大型艺术理论学术集刊。《艺术学界》以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为主...
70年代生人图书系列:卡通 本书特色 70年代是一首青春歌谣,70年代是一个美丽的故事,70年代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年代。动画片是“70年代人”的生命,动画片是“7...
唐萧元祚墓志-初拓本 内容简介 唐《萧元祚墓志》,全称『大唐故袁州萍乡县令萧府君讳元祚字元祚墓志铭并序』,共三十行,满行三十字。高六十九厘米,宽六十八厘米。青石...
德里达论艺术 本书特色 以往的艺术教育大多以一种艺术史的方式去理解文化,而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以一种文化史的方式去理解艺术,即我们应该打开或重建艺术背后的那部尘封...
二十世纪中国戏曲改革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戏曲改革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导论概述20世纪中国戏曲改革与社会变迁及戏曲危机之间的密切关系,确认研究基...
蔡襄行书入门 本书特色 《书法自学丛帖:蔡襄行书入门》为“书法自学丛帖”之一。从用笔、结体、章法等方面入手,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对蔡襄楷书进行了全方位...
银幕形象创造 本书特色 他,常被朋友们叫做“快乐的阿丹”。作为一位电影表演艺术家,他塑造的许多银幕形象脍炙人口,他主演的影片《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林则徐...
幽灵工作室 内容简介 “全球化”这词给我们这一时代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早通过经济渗入了文化的每个角落,世界设计的地域性在快速消失,各民族国家的设计界限已无法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