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

牛虻

作者:伏尼契(Voynich.E.L.)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年:2010-07-01

评分:4.7分

ISBN:9787546330815

所属分类:世界名著

书刊介绍

牛虻 内容简介

《牛虻》内容简介:当牛虻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饱经忧患、意志坚强、机智勇敷的革命者牛虻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激起读者对他的无限崇敬之感,而作品结尾对牛虻慷慨就义的描写.则是特别精彩的一笔。

牛虻 本书特色

《牛虻》一书是作者伏尼契受到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牛虻 目录

**部**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二部**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三部**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尾声

牛虻 节选

《牛虻》内容简介:当牛虻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饱经忧患、意志坚强、机智勇敷的革命者牛虻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激起读者对他的无限崇敬之感,而作品结尾对牛虻慷慨就义的描写.则是特别精彩的一笔。

牛虻 相关资料

亚塞坐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浏览看一堆布遭用的手稿。这是六月的一个十分闷热的晚上,他把窗户全都打开,百叶窗却是半掩着,因而有些凉意。神学院院长蒙特尼蕾神甫停下笔来,慈祥地看着埋在手稿里的亚塞。“Carino(意大利语:亲爱的),找不到吗?不要紧的,那一节我再写一遍,或许是被撕掉了,让你白忙活了这么长时间。”蒙特尼蕾的声音低沉而浑厚,这给他的话语增加了一种别样的魅力。只有一位天生的演说家才会具有这种抑扬顿挫的语调。他在和亚塞说话时,语气中始终含着一种爱意。“不,Padre(意大利语:神甫,天主教徒对教士的称呼。这个词还可指父亲。亚塞一直称蒙特尼蕾为“Padre”,由此可知他对蒙特尼蕾有深厚的感情),我非要找到它,我敢保证您是放在这儿的。即使您再写一遍,也不可能和从前的一模一样。”蒙特尼蕾还在伏案工作。一只恹恹欲睡的金龟子落在窗外,寂寥地呜叫。“草莓!草莓!”水果小贩的叫卖声从街的那头传来,很长又很凄凉。“《麻风病人的治疗》,就在这里。”亚塞从房间那头走过来,他步伐轻盈,总让他的家人感到愠怒。他长得很是瘦小,不像是三十年代的一位英国中产阶级青年,倒像是十六世纪肖像画中的一位意大利人。亚塞那长长的眉毛、敏感的嘴唇以及小巧的手脚,让人觉得他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太过于精致,太弱不禁风了。若要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别人准会误认为他是一个穿着男装的女孩,是那么的美丽动人。然而当他在走动的时候,他那轻盈而敏捷的体态总使人想到一只已经被驯服了的没有了利爪的豹子。“你真的找到了吗?亚塞,如果没有了你,我可怎么办呢?我准会老是丢三落四的。算了,我这会儿就不写了。咱们到花园去吧。我来帮你复习功课,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他们走进了修道院的花园。花园里很是幽静,绿树成荫。如今神学院所占的建筑曾是多明会的一座修道院。就在两百多年之前,这个四四方方的院落还被拾掇得整整齐齐。

牛虻 作者简介

作者:(爱尔兰)伏尼契(Voynich.E.L.) 译者:张阿丽 编者:周殿富伏尼契(1864-1960),女,1864年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原姓蒲尔,父亲乔治·蒲尔是个数学家。她早年丧父,随母由爱尔兰迁居伦敦。1892年,她和波兰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结婚,并与丈夫一起积极参与俄国流亡者的活动。伏尼契担任了流亡者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她还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其中翻译介绍了果戈理和亚·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伏尼契结识了普列汉诺夫、札苏里奇,并曾到恩格斯家里做客。1897年,小说《牛虻》出版.此后还创作了其他的一些作品。其中有小说《杰克·雷蒙》,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奥利芙·雷瑟姆》,叙述“牛虻”离家出走后13年的经历的小说《中断了的友谊》。伏尼契晚年迁居美国纽约,1960年7月27日在纽约寓所去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