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上册-(第5版)

结构力学-上册-(第5版)

作者:李廉锟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0-07-01

评分:5分

ISBN:9787040292008

所属分类:自然科学

书刊介绍

结构力学-上册-(第5版) 目录

主要符号表**章 绪论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2 荷载的分类1-3 结构的计算简图1-4 支座和结点的类型1-5 结构的分类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2-1 概述2-2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2-3 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2-4 瞬变体系2-5 机动分析示例2-6 三刚片体系中虚铰在无穷远处的情况2-7 几何构造与静定性的关系复习思考题习题答案第三章 静定梁与静定刚架3-1 单跨静定梁3-2 多跨静定梁3-3 静定平面刚架3-4 少求或不求反力绘制弯矩图3-5 静定结构的特性3-6 静定空间刚架复习思考题习题答案第四章 静定拱4-1 概述4-2 三铰拱的计算4-3 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复习思考题习题 答案第五章 静定平面桁架5-1 平面桁架的计算简图5-2 结点法5-3 截面法5-4截面法和结点法的联合应用5-5 常用梁式桁架的比较5-6 组合结构的计算5-7 用零载法分析体系的几何构造复习思考题习题答案第六章 结构位移计算6-1 概述6-2 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6-3 位移计算的-般公式单位荷载法6-4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6-5 图乘法6-6静定结构温度变化时的位移计算6-7 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6-8 线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6-9 空间刚架的位移计算公式复习思考题习题答案第七章 力法7-1 概述7-2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7-3 力法的基本概念7-4 力法的典型方程7-5 力法的计算步骤和示例7-6 对称性的利用7-7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7-8 *后内力图的校核7-9 温度变化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7-10 支座位移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7-11 用弹性中心法计算无铰拱7-12 两铰拱及系杆拱7-13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复习思考题习题答案第八章 位移法8-1 概述8-2 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8-3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8-4 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计算步骤8-5 直接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8-6 对称性的利用8-7 有侧移的斜柱刚架8-8 温度变化时的计算复习思考题习题答案第九章 渐近法9-1 概述9-2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9-3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9-4 无剪力分配法9-5 剪力分配法复习思考题习题答案第十章 矩阵位移法10-1 概述10-2 单元刚度矩阵10-3 单元刚度矩阵的坐标转换10-4 结构的原始刚度矩阵10-5 支承条件的引入10-6 非结点荷载的处理10-7 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步骤及示例10-8 几点补充说明复习思考题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11-1 概述11-2 用静力法作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11-3 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11-4 用机动法作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11-5 多跨静定梁的影响线11-6 桁架的影响线11-7 利用影响线求量值11-8 铁路和公路的标准荷载制11-9 *不利荷载位置11-10 换算荷载11-11 简支梁的绝对*大弯矩11-12 简支梁的包络图11-13 超静定结构影响线作法概述11-14 连续梁的均布活载*不利位置及包络图复习思考题习题答案附录I平面刚架静力分析程序I-1 程序的功能和算法I-2 程序的结构I-3 变量及数组I-4 程序的使用步骤I-5 程序的扩大应用I-6 源程序PF.FOR复习思考题习题答案附录II 上册自测题附录III 索引参考文献主编简介

结构力学-上册-(第5版) 本书特色

《结构力学(上册)(第5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结构力学-上册-(第5版) 节选

《结构力学(上册)(第5版)》(第5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4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国家标准及教学改革发展需要修订而成。《结构力学(上册)(第5版)》内容取材适宜,叙述精练,由浅入深,联系实际,符合课程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全书分上下两册,共15章。上册包括绪论、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静定梁与静定刚架、静定拱、静定平面桁架、结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渐近法、矩阵位移法和影响线及其应用等11章及附录平面副架静力分析程序;下册包括结构动力学、结构弹性稳定、结构的极限荷载和悬索计算等4章。全书各章均附有复习思考题和习题及部分答案;上下册各附有自测题两套供测试参考。《结构力学(上册)(第5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土建、水利、力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结构力学-上册-(第5版) 相关资料

插图:10-1 概述前面介绍的力法和位移法都是传统的结构力学基本方法,其相应的计算手段是手算,因而只能解决计算简图较粗略、未知量数目不太多的结构分析问题。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结构力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能够高速度、精确地解决手算难以完成的大型复杂问题,同时传统的分析方法已不适应这种新计算技术的要求,于是适合计算机要求的分析方法——结构矩阵分析,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上述传统方法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只是在处理手段上采用了矩阵这一数学工具。这是因为矩阵的运算规律最适合计算机要求的特点,便于编制计算机程序。杆系结构的矩阵分析,也称杆系有限元法,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1)把结构先分解为有限个较小的单元,即进行所谓离散化。对于杆系结构,一般以一根杆件或杆件的一段作为一个单元。结构离散化的目的是在较小的范围内分析单元的内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建立所谓单元刚度矩阵或单元柔度矩阵,这称为单元分析。(2)把各单元又集合成原来的结构,这就要求各单元满足原结构的几何条件(包括支承条件、结点处的变形连续条件)和平衡条件,从而建立整个结构的刚度方程或柔度方程,以求解原结构的位移和内力。这称为整体分析。根据所选基本未知量的不同,结构矩阵分析同样有矩阵位移法(刚度法)和矩阵力法(柔度法)两种。矩阵位移法的程序简单且通用性强,故应用最广。本章只介绍矩阵位移法。学习本章时,既要看到矩阵位移法与传统位移法在基本原理上的相同处,又要看到在具体作法和步骤上的不同点。有些作法从手算的观点看是“笨”的,难于理解的,而从电算的角度看则是方便的。注意到这些将有助于对本章的理解。

结构力学-上册-(第5版) 作者简介

李廉锟,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194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硕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先后在湖南大学、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长沙铁道学院任教授和土木系、数理力学系主任。长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钢木结构和结构设计理论等课程。以教风严谨,教学效果优良著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武汉桥梁工程期刊上发表连载文章,比较系统地介绍有限单元法的原理和应用,是我国最早引进和推广有限单元法的学者之一。曾编写和主编结构力学、土力学及地基基础等教材五部。其中,198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结构力学》(第二版)获1987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1996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结构力学》(第三版)获2000年铁道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