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之变-闲话

角色之变-闲话

作者:臧杰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年:2010-07-01

评分:4.5分

ISBN:9787543664968

所属分类:人文社科

书刊介绍

角色之变-闲话 内容简介

《闲话》丛书有文史价值的文字、有故事特征的叙事以及平民化的学问肌理。
《闲话》丛书传承《良友》画报精神质地,以新生代慕客书的形式出版,扫描名流世界,管窥历史碎屑,近观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本书为《闲话》丛书第九辑,主要收录了《小报“教父”钱芥尘》、《沈松泉的“胆”与“谋”》、《陈波儿的角色之变》、《马思聪的后半生》、《鲁迅为什么不喜欢杭州》、《胡适北京故居的重新考证》等作品。这些作品会使人获得异乎寻常的人生趣味。

角色之变-闲话 本书特色

《闲话》丛书是一本连续出版的、还原名流与知识者人文世界的人物类人文读物。
本书为该丛书中的一册,全书通过微观的管窥和历史碎屑的拾捡,再现文人、学者、艺人和殖民者的命运和襟抱,呈现文化、学术、艺术以及现代化进程与人生的关系。

角色之变-闲话 目录

报人时代的陈布雷
小报“教父”钱芥尘
沈松泉的“胆”与“谋”
李涵秋的上海一年
陈波儿的角色之变
项堃:边缘化的硬派气质(1949-1966)
马思聪的后半生
方令孺:寂寞白乐桥
鲁迅为什么不喜欢杭州
德国建筑师在中国
五个假公主
胡适北京故居的重新考证
胡适的“怕老婆论”
周一良:书生无奈苦彷徨
丁玲:昨夜西风凋碧树

角色之变-闲话 节选

《闲话:角色之变》内容简介:《闲话》丛书有文史价值的文字、有故事特征的叙事以及平民化的学问肌理。《闲话》丛书传承《良友》画报精神质地,以新生代慕客书的形式出版,扫描名流世界,管窥历史碎屑,近观大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闲话:角色之变》为《闲话》丛书第九辑,主要收录了《小报“教父”钱芥尘》、《沈松泉的“胆”与“谋”》、《陈波儿的角色之变》、《马思聪的后半生》、《鲁迅为什么不喜欢杭州》、《胡适北京故居的重新考证》等作品。这些作品会使人获得异乎寻常的人生趣味。

角色之变-闲话 相关资料

插图:激昂慷慨一少年说起陈布雷,就不免提及蒋介石与报人的交往。蒋的幕僚班子里,舞文弄墨者以江浙文人居多,在报馆里历练过的也为数不少,这位性格唯诺、举止畏缩的幕僚长,以名记者出道,随侍最高当局二十年有余,看似最为春风得意,但他个人的结局,在同时代报人里却是最为悲惨的。陈布雷本名陈训恩,1890年生于浙江慈溪,从乡谊来说,与蒋介石是‘小同乡”。蒋是十分看重这层关系的,他手下一班吃过报饭的官僚政客,有一大半都是浙江籍人士,陈布雷能够受到他的青睐并引为心腹,除了因为文思敏捷、做文章出手快外,所谓同乡也起了很大作用。他们二人,一个出身无业游民,一个长在茶商家庭,同饮甬江水长大,后来一个去日本军官学校学武,一个在本省新式学堂习文,走的本来是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是时代的风云际会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一主一仆,亦真亦幻,成了报人与执政者关系演变中可叹的案例,令人深思回味。陈布雷在一个典型的浙商小康之家长大,到他成人的时代,江浙一带正盛行出洋留学,但父老不允其远游,乃于慈溪县中学堂毕业后,投考了杭州的浙江高等学校,预科一年后转入文哲法政科就读,这一科同学中,与他最相知的,有后来在北京创办《京报》的邵飘萍、在南京政府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邵元冲等人,他们都喜欢阅读新潮书刊,尤醉心于《新民丛报》、《浙江潮》、《警世钟》等。浙高是一所新潮学校,国文之外,尤注重外国文及世界历史地理,对政治、经济、宪法等也多有涉及。陈布雷十五岁时即在宁波府试中考取第一名,作文出色是自不待言的,而他在这里打下的外文功底,却少有人提及。教英文的先生是曾在欧美留学的邵裴子,不久,学校又聘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Stanly K.Hornbeck授政治学、外交史等课程,由于陈布雷在中学时就对英文感兴趣,受浙高环境熏陶,到第二年就能够阅读原版文学名著了。可见,在那一时代,江南的高等学堂对于学生贯通中西文化的训练,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1911年夏天,二十二岁的陈布雷从浙高毕业后,正式投身报界。他对报人这一职业发生兴趣,缘于在上海主持《天铎报》的堂兄陈屺怀。《天铎报》创刊于1910年3月,是同盟会的一个后援机关,创力、人为浙江铁路总理汤寿潜,出版一年有余,即让渡于粤人陈芷兰,主要编者李怀霜、戴天仇(季陶)等都是同盟会会员。这时反清排满运动在各地兴起,此报的言论也逐渐倾向激烈,陈布雷在浙高读书时,从家乡到杭州,途径上海,常在报馆借住,耳濡目染,对报人生活十分向往。他的处女作是在为“浙路拒款”问题与保皇派人物杨度辩论,致《天铎报》的一篇投书。当时清政府以将铁路收归国有为名,向外人借款筑路,引起全国护路风潮,陈布雷的投书在报上发表后,受到编辑洪佛矢鼓励,邀他不断写稿。在此期间,戴天仇因结婚度假,还请他代主笔政月余,每天撰写短论两篇,颇令人注目。这更使他信心大增,在毕业后就去了上海,被《天铎报》聘为撰述记者,约定每日撰短评二则,每十日撰社论三篇,月薪四十元。这时他的文章,常常署名“布雷”。关于“布雷”的由来,他还作过一番解释:……在《天铎报》撰文字,署名“布雷”,一月后,渐有所知,八指头陀赠诗有“迷津唤不醒,请作布雷鸣”句。然“布雷”二字,实太浅陋而不雅,友人中常有询命名之意义者,其实余以此二字之别署,乃在高等学校为学生时,同学汪德光君为代拟者,盖余此时面颊圆满,同学戏以面包孩儿呼余(忆为邵振青所取),因面包英文为bread,再由译音而改为布雷。汪君盖谓余好撰文字投报馆,以布鼓自拟,亦甚有趣味云尔。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