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然对象与人化存在的分化为历史前提,成己与成物既以意义和意义世界的生成为指向:又构成了意义发生和形成的现实之源,作为意义世界生成的现实过程,成己与成物一方面本于内在的人性能力,另一方面又依乎外在的普遍规范。意义不仅通过认识和评价活动在观念的层面得到体现,而且基于实践过程而外化于现实的存在领域或实在的世界。忽视了意义世界的观念之维,人们将仅仅面对一个纯粹物化的异己世界;无视意义世界的外在形式或现实形态,则常常会悬置对现实世界的变革而仅仅囿于抽象的精神之境。通过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的创造性活动,人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建构多样形态的意义世界。就意义世界与人之“在”的关系而言,人的存在意义的真正实现,具体地表现为人的自由发展。关于意义世界的如上视域,同时表现为对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传统的心性之学和当代新儒学的理论回应。
《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成己与成物视域中的意义,人性能力与意义世界,规范系统与意义生成,精神世界的意义向度,意义与实在,意义的个体之维,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价值走向。
《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内容简介:以本然对象与人化存在的分化为历史前提,成己与成物既以意义和意义世界的生成为指向:又构成了意义发生和形成的现实之源,作为意义世界生成的现实过程,成己与成物一方面本于内在的人性能力,另一方面又依乎外在的普遍规范。意义不仅通过认识和评价活动在观念的层面得到体现,而且基于实践过程而外化于现实的存在领域或实在的世界。忽视了意义世界的观念之维,人们将仅仅面对一个纯粹物化的异己世界;无视意义世界的外在形式或现实形态,则常常会悬置对现实世界的变革而仅仅囿于抽象的精神之境。通过成就世界与成就自我的创造性活动,人在追寻意义的同时也不断建构多样形态的意义世界。就意义世界与人之“在”的关系而言,人的存在意义的真正实现,具体地表现为人的自由发展。关于意义世界的如上视域,同时表现为对分析哲学、现象学,以及传统的心性之学和当代新儒学的理论回应。
作为成己与成物的内在条件,人性能力显然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就存在的形态而言,人性能力具有本体论的品格:它无法与人分离而总是与人同在。与之相对,形式的、逻辑的东西既可以融入于人的认识系统,也可以外在于人。从宽泛的意义上说,人性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变革世界和变革自己这一过程中的体现。具体地看,它涉及“已知”与“能知”等多重方面。所谓“已知”,是指在类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积累起来的广义认识成果。一方面,人性能力总是奠基于广义的认识成果,其形成也与这种认识成果的内化、凝结相联系,否则便会流于空泛;另一方面,广义的认识成果若未能体现、落实于人性能力之中,亦往往只是一种可能的趋向,作为尚未被现实化的形式条件,它们缺乏内在的生命力。在成己与成物的过程中,以上两个方面总是彼此互动。同时,人性能力既有康德意义上形式、逻辑的方面,又涉及意识过程、精神活动,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逻辑与心理的统一。从强调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出发,康德对内在于人的心理、意识等方面常常持疏离的态度。如前所述,他所注重的,更多的是先验形式以及这种形式的纯粹形态。然而,从先天的形式回到现实的作用,则逻辑与经验的界限便无法区分得那样泾渭分明。在这方面,马克思的看法无疑更值得注意。马克思曾比较了必然的领域(realm of necessity)与自由的领域(realm of freedom),并指出,只有在必然领域的彼岸,“以本身作为目的”的人类能力的发展才开始。这里特别应当关注的是“以本身作为目的”的人类能力这一提法,“以本身作为目的”或作为目的本身,意味着赋予人的能力以目的性规定,后者既有本体论意义,又包含价值论意蕴。
杨国荣,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 losophy编委;先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在中国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领域出版学术著作10佘部,主要部分收入《杨国荣著作集》 (11种),其中lo部著作先后出版于海外。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Philosophy:East and West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多种论著被译为英、德、韩等文在国外出版与发表。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上.下)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历经十年研究所完成的成果,从新的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的历史,提出了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可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思...
续指月录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潭州福严文演禅师、绍兴东山觉禅师、平江宝华显禅师、台州天封觉禅师、抚洲白杨法顺禅师等内容。续指月录 目录 序续指月录序续指月录凡例...
孔子九讲 本书特色 孔子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如何从中汲取宝贵的智慧和营养,从而使孔子的言行记载得到新的生命,展现新的力量,带来新的启示,学者和媒体都在做着...
孔子哲学-民国文学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孔子以仁慈的心怀,遇着纷乱的时代,于是不能不有一种政治的理想。孔子的政治目的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希望...
李泽厚对话集·八十年代 本书特色为什么要读《八十年代》? 李泽厚自称不是预言家, 但他80年代所言,均被30年历史发展证明! 他的“盛极”之言,对我们当下仍富有...
哲学导论(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论述哲学本身、引导人们进入哲学思考的专著性教材,系统探讨了哲学与宗教、哲学与艺术、哲学与常识、哲学与科学的...
论语别裁 本书特色 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朽的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
《易学入门》被称为“生活易经”。曾有学生在华尔街股市运用张氏易经卦法取得3000倍盈利的战绩。本书是根据1989年5月30日在北京中
原本大学微言 本书特色 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
西方美学文艺学论稿 本书特色 西方美学是关于西方人审美意识的科学,它是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西方文明和智慧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研究西方美学,就是要通过研究,吸...
周易的智慧 本书特色 夏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见长,晚年始精研《周易》。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会通《周易》,同类的著作尚不多见。原书无题,根据写作内容,暂定为《...
休谟与《人性论》 本书特色 休谟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之一。 《人性论》被现代学者们视为休谟*重要的一部著作。《人性论》通过不同学科分...
哲学与宗教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收录论文32篇,分为“哲学与哲学史”、“宗教与无神论”、“哲学与教育”、“青年学者论坛”、“海外首译”五个板块,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国...
龚自珍评传 本书特色 龚自珍是清末道光年间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近代**位浪漫主义诗人。他以巨大的思想勇气,继承了古代优秀的传统思想,又以今文经学微言大义的...
晚明思想史论-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嵇文甫在思想史方面主要专注于先秦段,以及晚明清初段。明末清初思想研究,嵇文甫是奠基者之一,也影响*大。《晚明思想史论》,充满激...
吃透道德经 本书特色 一杯清茶,慢慢品味,一本好书,静静回味。在如今浮躁不安的社会,《道德经》值得每个中国人用一生去好好研读,它带给你祥和、宁静、力量!每读一遍...
为了不断地向学术界介绍我院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增加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积累,我们决定精选本学科教师在古
沉思录-(II) 本书特色 我感谢老师拉斯蒂克斯,他使我熟悉了爱比克泰德的经典语录和言论。——〔古罗马〕马可奥勒留(皇帝,《沉思录》作者)我不知道除了马可奥勒留...
华夏文库 儒学书系 鹿因时鸣 白鹿洞书院 本书特色 鹿洞自中唐初建,历经五代、两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屡次遭战乱废毁,又屡次经有心人重建。白鹿洞书院的千年兴...
关于形而上学的书有很多,但是以形而上学为题的书却没有那么多。首先,我在这里主要想做的既不是阐发我个人的形而上学观点,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