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

作者:刘章春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年:2010-07-01

评分:5分

ISBN:9787104032380

所属分类:艺术理论

书刊介绍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 目录

一、演出剧本推销员之死——两幕私下的谈话及一首安魂曲二、作家感言戏剧要对社会负责——我写《推销员之死》阿瑟·密勒论剧语录三、导演日记在北京的推销员四、创作感悟让思想“化”为人物的血肉——参加《推销员之死》演出的一点儿感受想,要想得深——演出《推销员之死》有感一次艰苦而愉快的创作——扮演林达的感受我演查利——《推销员之死》排演札记我演威利·洛曼B——《推销员之死》排演札记五、名家点评“威利,你为什么要这样?——看北京人艺《推销员之死》的演出意深味涩的《推销员之死》推销员在香港——记北京人艺演出《推销员之死》它山之石——《推销员之死》座谈会纪要六、台前幕后美国戏剧的良心连接东西方的一道桥梁美国名导演阿瑟·密勒印象记密勒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我在新加坡演《推销员之死》阿瑟·密勒与中国《推销员之死》排演侧记后记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 本书特色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北京人艺经典文库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 节选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成书于三十四年前。这是一部经典著作,剧中主人公威利·洛曼在美国文学中的地位不下于哈克贝利·芬(美国经典作家马克·吐温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的主人公),或杰·盖茨比(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著名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此剧曾由达斯廷·霍夫曼(美国著名演员,1980年主演电影《克莱默夫妇》,该片获数项奥斯卡金像奖)担任主角。《<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已在世界各地上演过,但直到1983年5月才获准在中国演出。当阿瑟·密勒应邀到北京导演此剧时,他遇到了一连串特殊的问题——语言上、艺术上和政治上的——这一切都由他一一写进了日记。在此之前,中国近几年来上演的美国话剧都是经过挑选用来表现资本主义罪恶的。就连名演员也认为,要演西方人就得涂上白脸,戴上卷曲的假发。在3月开排此剧时,密勒对全体演员说:“要把这出剧演得美国味儿十足,办法就是要把它演得中国味儿十足。”到4月中旬,密勒就开始觉得:“真令人不解……我已经把这些演员当成美国人了。”1983年5月17日,《<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首场演出,中国观众为之喝彩,为之流泪。在一个文化与美国截然不同的国度里,密勒终于使观众懂得了威利·洛曼性格上无伤大雅的缺点——期望得太高了。

《推销员之死》的舞台艺术 相关资料

插图:首先,我将在后台急奔时的急促的呼吸紧紧地憋在心里,像一团火闷住了似的欲喊无声,欲哭无泪,这是一种感觉,外表却是木木瞪瞪的呆滞状态。与此同时,我有意识地去想一系列的景象:威利翻车撞死的惨状;安详的样子又像在熟睡之中;大儿子比夫默默地流泪;我感觉到家中异常的冷清,死寂的氛围;而远处又仿佛传来我常给威利唱的那支催眠曲的主旋律……此外,根据人物此刻的心理行动,我总是反复地想着:“我离开他仅仅两分钟,他就死了,如果我不离开他该多好啊……”“这是为什么,二十五年来,我们谁的也不欠了,都还清了,他为什么要去死呢,我不明白,我不明白啊……”每次演出,都是这些内心视象,这些内心独白,大同小异地在我脑子里交替地出现。虽然只有短短一分钟,当我出场时,我就比较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在生活中,我自己翻过车;抗战时十万人一起逃难,种种惨相我见过,人的各种死法我见过;长沙大火后,我骑自行车收容儿童,遍地烟气、臭气,大轰炸后的妻离子散、惨不忍睹的场面我都经历过。因此,威利被撞死后头破血流的形象,通过回忆、想象,还是比较具体的,这对我很快地进入规定情境有很大帮助。又如,威利安葬是幕后戏,也需要展开想象。我瞻仰过遗体,就从这里面吸取生活感受……这些东西对于演员来说,总是想得多,用得少,但想是必须要想的。这些内容积累起来,才能在脑子里变成刹那间的真实感觉。为此目的,想象也好,做小品也好,身体力行地体验一下,或是用情绪记忆的方法也行……总而言之,要有人物当时的行动愿望、心理状态、精神面貌、感情样式,要体现得比较准确,转换得比较快。关于快慢的关系,我的体会是快来自慢,因为一件一件的事都得事先准备好,而在演出时往往~一闪就过去了。没有前面的慢就没有后面的快。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