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

作者:连淑能. 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0-08-01

评分:5分

ISBN:9787040292657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 内容简介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分上下两篇:“英汉语言文化”与“中西思维方式”。上篇首先论述英汉对比研究的重要性、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进而挑选十对带有普遍意义的英汉语言文化专题,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逐题进行对比分析。所讨论的内容涉及英汉的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表现方法、文体风格、翻译技巧、写作技巧、思维方式以及相关社会文化因素。下篇首先论述思维方式的定义、类型、思维方式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思维方式的四大基本特征,进而挑选十对中西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逐对进行对比分析,并概括这十对特征之间的互相联系。《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论述与实例并茂,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对高等院校英语师生、英汉语研究者、译者、对外汉语师生及广大英汉语学习者都有参考价值。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 本书特色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优秀奖。跨语言、跨文化的交叉性研究。内容涉及英汉的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表现方法、文体风格、翻译方法、写作技巧、思维方式以及相关社会文化因素。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论述与实例并茂,宏观与微观结合,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培根:“我们不应该像蚂蚁一样只会收集,也不应该像蜘蛛一样光会从肚子里吐丝,而应该像蜜蜂一样采百花来酿蜜。”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 目录

上篇 英汉语言文化绪论语言与文化1 综合语与分析语2 刚性与柔性3 形合与意合4 繁复与简短5 物称与人称6 被动与主动7 静态与动态8 抽象与具体9 间接与直接10 替换与重复综述英汉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下篇 中西思维方式绪论思维方式1 伦理型与认知型2 整体性与分析性3 意向性与对象性4 直觉性与逻辑性5 意象性与实证性6 模糊性与精确性7 求同性与求异性8 后馈性与前瞻性9 内向性与外向性10 归纳型与演绎型综述悟性与理性参考文献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 节选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分上下两篇:“英汉语言文化”与“中西思维方式”。上篇首先论述英汉对比研究的重要性、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进而挑选十对带有普遍意义的英汉语言文化专题,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逐题进行对比分析。所讨论的内容涉及英汉的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表现方法、文体风格、翻译技巧、写作技巧、思维方式以及相关社会文化因素。下篇首先论述思维方式的定义、类型、思维方式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思维方式的四大基本特征,进而挑选十对中西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逐对进行对比分析,并概括这十对特征之间的互相联系。《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论述与实例并茂,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对高等院校英语师生、英汉语研究者、译者、对外汉语师生及广大英汉语学习者都有参考价值。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 相关资料

在这个学科体系中,语言已是大海,文化更是汪洋。如何着手进行英汉语言与文化的研究?这是目前有志于这方面研究的学者经常思索的问题。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1.关于语言和文化方面的研究。英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可以从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这两方面入手。历时研究包括英汉语言的内部历史(如影响英汉语言产生和发展的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历史(如影响英汉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文化和名家、名著、辞书等语言外部因素);共时研究包括古代、近代、现代等各个时期的汉语和英语,大陆和港澳台的现代汉语,英国、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现代英语。英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为英汉对比语言学提供研究的基础。英汉对比研究应包括对比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讨建立一门新的学科——“英汉对比篇章语言学”(E.C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本学科文化方面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文化来研究语言,重点应有利于文化导入语言。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行为方式、交际方式、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体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语言文字等种种因素,中国和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文化包罗万象,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交际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应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并可以此作为纲领。精神文化也包括许多方面,如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时空观、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等。笔者在《论中西思维方式》(2009)和《外语科研的创新问题》(2002)中认为,哲学观最重要,因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是在具体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哲学本身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哪一方面最易与语言联系起来?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涵盖了方法论、认识论等,其中认识论是思维科学通向哲学的桥梁,而思维科学中所探讨的思维方式是沟通语言与文化的桥梁,可以作为精神文化研究的突破口。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尤其体现于哲学、语言、科技、美学、文学、艺术、医学、宗教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外交、军事、生产和日常生活实践之中。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 作者简介

连淑能(1942-),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1999年任厦门大学外文系系主任,1999-2003年任外文学院院长,现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学术顾问,曾兼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顾问和编委等。曾任驻外大使馆和专家组翻译,赴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美国俄勒冈大学和威拉姆特大学讲学、研究。荣获福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厦门市优秀教师称号、厦门大学最高奖“南强奖”一等奖(合作)、厦门大学研究生“良师益友”称号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英语言与中西文化、翻译理论与技巧、跨文化交际学,已发表80多篇论文和18部论著、编著、译著,荣获20多项奖项。合作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代表作《英汉对比研究》荣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优秀奖、福建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被选送参加国际书展。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