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洛夫寓言》是克雷洛夫*有独创性的作品,克雷洛夫在寓言诗中吸收了大量民间语汇,形象鲜明生动,精品不少,其中许多诗句已成为格言和谚语。
教育部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克雷洛夫寓言》为中小学生文学名著必读书目。
本书由著名翻译家吴岩根据俄文版《克雷洛夫寓言》翻译。
克雷洛夫是**个深入人民生活、思想和语言的俄国古典作家,他不仅继承了伊索、拉封丹等前辈的优秀传统,更在这种古老的文体里大胆创新,把一种博大的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注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他的创作为其后的格里鲍耶多夫、普希金、果戈理确立和发展现实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克雷洛夫寓言》是**本为整个俄罗斯人都爱读的俄国书籍,克雷洛夫也是俄国作家中得到世界声望的**人。俄国的大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称赞他说:“克雷洛夫把我们的寓言提升到了极度的完美。”
《中外名著榜中榜:克雷洛夫寓言》是克雷洛夫*有独创性的作品,克雷洛夫在寓言诗中吸收了大量民问语汇,形象鲜明生动,精品不少,其中许多诗句已成为格言和谚语。教育部在*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克雷洛夫寓言》为中小学生文学名著必读书目。《中外名著榜中榜:克雷洛夫寓言》由著名翻译家吴岩根据俄文版《克雷洛夫寓言》翻译。
克雷洛夫(1769-1844年),俄国最杰出的寓言作家。生丁莫斯科一个清贫的军医家庭,16岁开始文学创作。写过诗、喜剧、讽刺性散文,当过进步刊物的编辑,晚年开始写寓言。克雷洛夫一生共创作了205篇寓言,这些寓言已被译成五六十种语言,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克雷洛夫寓言既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欢乐与疾苦、道德观念与人生智慧,同时在寓言艺术上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俄罗斯风格。普希金称他是当时“最富有人民性的诗人”、“最民族的和最通俗的”现实主义的文学家。
《格列佛游记》内容简介:本书是游记体小说,作者以尖刻辛辣的讽刺文笔描述主人公格列佛在四个不同国度遇到的奇闻趣事,抨击十八世
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DouglasRichardHofstadter,1945年2月15日-),中文名侯世达,美国学者、作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2.8~1905.3.2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
《美丽新世界》内容简介:《美丽新世界》是奥尔德斯·赫胥黎最杰出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一,与奥威尔的
简.爱 本书特色 《简·爱》是英国文坛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中的大姐夏绿蒂·勃朗特的**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出身贫寒的简·爱在做家庭教师时,与男主人公罗切斯...
重压下的优雅-海明威中短篇小说精选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信仰。半个多世纪前,文豪海明威叼着烟斗写下的硬汉传说,在今天理应得到传承,我们不光...
《一位女士的画像》内容简介:《一位女士的画像》出版于1881年,是亨利·詹姆斯早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女主人公伊莎贝尔从
知己文库荒原狼/知己文库 本书特色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自传体小说 被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向死而生的自我救赎,与自己和世界达成和解 知己文库荒原狼/知己文库...
《北大附中说理写作课》内容简介:说理写作课不同于传统的议论文教学,是基于语文教育的最新实践成果,探索将新课标与学生探究式学
《新爱洛伊丝》内容简介:《新爱洛伊丝》是卢梭创作于1761年的书信体小说,被誉为18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全书共分六部分,小说情节从
《焊接结构抗疲劳设计理论与方法》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焊接结构疲劳评估的一种方法——结构应力法,其中包括网格不敏感的力学属性
1850年,莫泊桑出生在法国上诺曼底滨海塞纳省,他的母亲是法国诗人兼小说家勒普瓦特万的妹妹,同时是福楼拜的朋友,而且对经典作
名家名译--红字(彩色插图本) 内容简介 《红字》被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列入“提高艺术水平的文学书目”。英国小说家...
《自深深处》内容简介:我人生有两大转折点:一是父亲送我进牛津,一是社会送我进监狱。碰上你,对我是危险的,而在那个特定时候碰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内容简介:海明威是一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受我国广大学者推崇和广大读者喜爱的一位。他的《老人
《作家榜名著:人性的枷锁》内容简介:菲利普从小父母双亡,被亲戚收养,更不幸的是,他还有一只天生的跛足。学生时代,菲利普饱受
《童年(译林名著精选)》内容简介:《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跟随日渐
南方与北方 本书特色 生长于英国南部的玛格丽特随牧师父亲搬到北方小镇米尔顿。与温暖舒适的南方相比,处于工业革命发端期的北方城镇米尔顿又脏又乱且阴冷无比。不仅如此...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 本书特色 王蒙、周国平、余华、苏童、莫言、王安忆、残雪等联袂推荐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一部不可不读的浪漫主义流派作...
十六七岁的时候,她特别喜欢一个隐喻;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听来的,还是从哪里读到的?没有关系。她想成为一种玫瑰香,一种四处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