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

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

作者:于建嵘.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0-08-01

评分:5分

ISBN:9787010089263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 内容简介

《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是一部系统论述抗争性政治的学术专著。作者从社会冲突的基本理论出发,全面地分析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冲突的基本类型,特别是重点研究了维权事件和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特征及社会风险,并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化解社会冲突的政策性建议。

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 本书特色

底层社会是一种社会存在,也是一种价值观,还是一种研究方法。中国政治社会学研究者所努力的就是要揭示这种社会存在,张扬这种社会价值,坚持这种研究方法。为了贯彻这种价值和方法,在实际的研究中,就要深入到底层社会的内部结构中去,采取实证观察方法,从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中探索发生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因而,要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和精细观察,获取**手的客观材料,归纳出底层社会发展和演进的逻辑。本书系统论述抗争性政治。

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 目录

导论一、政治社会学与抗争性政治二、中国底层社会与维权抗争三、抗争性政治的研究逻辑(一)生存伦理(二)依势博弈(三)边界冲突四、抗争性政治的研究方法**章社会冲突与社会稳定一、社会冲突及其功能(一)社会冲突的理论发展(二)社会冲突的分类(三)社会冲突的发生机制(四)社会冲突的功能二、社会转型与风险社会(一)社会转型(二)变动社会的秩序(三)贝克的风险社会三、转型中国的社会稳定(一)排斥性体制与刚性稳定(二)社会运动(三)群体性事件(四)风险管理与社会和谐四、小结第二章集体行动与维权抗争一、农民的“以法抗争”(一)农民维权活动的解释框架(二)农民维权精英的身份转化(三)农民维权抗争的组织网络(四)农民维权抗争的行动特征二、工人的“以理维权”(一)工人维权抗争的三种解释(二)工人抗争的基本特征(三)农民工的“依法维权”(四)非阶级行动与政治伦理三、小结第三章群体行动与社会泄愤一、群体行动与社会泄愤事件(一)群体行动与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涵义(二)社会泄愤事件的基本特点(三)社会泄愤事件的主要原因二、社会泄愤事件中的群体心理(一)群体心理的主要表现(二)群体心理的发生机制(三)群体心理的疏导三、小结第四章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一、国家政权建设与基层治理方式变迁(一)国家政权建设理论(二)清末的王权止于县政(三)民国:行政权力下沉到乡镇(四)人民公社时期的“政社合一”体制(五)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体制二、农村治理性危机与基层政权退化(一)农村出现治理性危机的主要依据(二)黑恶势力侵入基层政权的方式和原因(三)黑恶势力侵入基层政权的政治危害三、信访制度改革与宪政建设(一)2004年有关信访制度改肇的争论(二)现行信访条例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信访悖论”的政治学解释四、小结主要参考文献

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 作者简介

于建嵘,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作有《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等。2003年获《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诤言奖”;2004年获《南方周末》“特别致敬人物”称号;2005年获《中国新闻周刊》“三农研究(专著)奖”;2008年分别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组织评选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农村人物”称号,《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魅力人物”称号。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