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主义论

和谐社会主义论

作者:苏戎安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0-08-01

评分:5分

ISBN:9787218068695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和谐社会主义论 目录

导论和谐社会主义: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章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主题
**节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演进
第二节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主题与历史经验
第三节开创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发展主题新篇章
第二章党的执政思维新境界
**节当今政党执政思维追求社会和谐发展的潮流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第三节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思维新境界
第三章政治和谐的理论与战略
**节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与运行机制
第二节我国社会转型关键时期政治发展的矛盾问题
第三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战略任务
第四章经济和谐的理论与战略
**节和谐社会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和谐社会主义论 内容简介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现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建设学习型政党,加强理论研究和学习是应有之义。理论研究既有助于我们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准确把握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又有助于我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以新的研究成果指导新的实践,以新的实践印证新的理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之中,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果不深人加以研究,就无法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就无法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面对困难时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加强理论研究和学习,无论是对理论工作者还是对领导干部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

和谐社会主义论 节选

《和谐社会主义论》内容简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现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建设学习型政党,加强理论研究和学习是应有之义。理论研究既有助于我们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准确把握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又有助于我们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以新的研究成果指导新的实践,以新的实践印证新的理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之中,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果不深人加以研究,就无法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就无法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面对困难时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加强理论研究和学习,无论是对理论工作者还是对领导干部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

和谐社会主义论 相关资料

第一,立足“两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以此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客观依据的首要结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头两步战略目标,我国社会生产力和整个经济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在这一形势下如何保持清新头脑,科学认识判断基本国情的变化,排除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顺利推进现代化发展进程,就成了新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认识问题。十七大提出基本国情“两个没有变”、把握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结论,并科学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形势新任务,提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发展中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些论断丰富与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明确了新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依据。第二,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邓小平同志立足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基本观点,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观点,从而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内容,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与灵魂。党要真正做到“三个代表”,承担起领导人民实现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责任,就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七大强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发展是第一要义,不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社会主义;新起点上紧紧抓住第一要务,就必须深刻领会发展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这就是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和谐社会主义论 作者简介

苏戎安,男,1948年生,安徽宿松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1999年以来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教授,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运专业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国际问题研究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政治。独立与合作发表专著4部和译著1部,主编、合编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曾获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省社科联、省委宣传部、省政府和全国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项共18项。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