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如水》一书是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引领者,“伤痕文学”运动的创始人,著名作家卢新华先生又一部经典性作品。作家站在东西方哲学和历史的高度,以赌场生活作为切入点,细心审视、考察、分析和研究了财富所具备的水一般的特征和性质:1、会流动;2、会蒸发;3、会冻结, 4、会滚雪球;5、会“柔能克刚”;6、会“往低处走”;7、会藏污纳垢。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财富如水》共分三卷(上卷《水性篇》、中卷《水患篇》、下卷《理水篇》)二十一章,融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宗教文化于一体,行文如水银泻地,妙语连珠,举重若轻,幽默、风趣、流畅、深刻,上海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原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贾树枚先生曾在《新闻实践》上著文赞誉是“马克思式的思维,资本论式的表达”,“堪称典范”,“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人,从公务员到决策者,从专业人士到普通老百姓,从赌徒到赌场老板,从贪官到慈善家,从企业家到旅游者,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甚至警示”。评论界人士以及许多接触和阅读到此书稿的人士则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发展观和财富观的认识”(厦门大学教授苏永延语)。《财富如水》的结尾部分则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史作出深刻反思,提出“换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建立一个以“传统复兴”,“合天道,衡人欲”为依据的“和谐人生”、“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从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上看,这部书将给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我们党在二十一世纪中以自己独有的东方精神、文化优势引领世界,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同时,它对端正时下物欲横流,浮躁焦虑的社会风气,反贪防腐,加强党和政府部门的廉政建设,提倡科学发展观,注重人生和社会的和谐和平衡发展也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财富如水》也是一本很特别的,在文本上极具创新意义的书。它既非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学和宗教,同时又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学和宗教,以及它们的综合和全部。
上卷水 性 篇卷头语我对财富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还是来自美国洛杉矶的扑克牌赌场。那时,我是一位资深发牌员,每天一上牌桌,除了阅牌无数、阅人无数外,便是面对一摞摞、一堆堆五颜六色的筹码。那些筹码的面值有一元、二元、三元,也有五元、十元、百元乃至千元不等的,我的工作便是在发牌、阅牌、叫牌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双手变成“收割机”或者“推土机”,不断地将玩家们下注的筹码收拢、接驳到牌桌的中央,然后再转运、推送到赢家的面前。时间长了,就有一种错觉——那些固态的塑料筹码虽然摸上去硬硬的、沉沉的,很有质感,却似乎又是液态的,总在绿色的丝绒桌面上经久不息地流来淌去,只是每副牌下来,流出和淌入的方向常常让人捉摸不定罢了。常常看到满面春风的张三面前高高堆起了筹码,不一会儿便又整整齐齐地码到了李四的面前,而如果李四不见好就收,那些筹码很快又会一点点流入它处……所以,我观那一枚枚的筹码其实也就是水滴,那一堆堆的筹码则是一汪汪的水,那一张张椭圆形的铺着绿丝绒的牌桌,则是一处处“碧波荡漾”的“荷塘”。于是,放眼望去,偌大的赌场内,一时间竟然“波光潋滟,水气蒸腾”,俨然一片财富的“湖泊”了。而赌场之外,无论白昼还是晴雨,每天都有川流不息的车辆载着赌客和金钱从四面八方涌向这片“湖泊”,一如湍急的山间小溪。所以,我也时常惊叹赌场老板“筑巢引凤”和调动人们换一种方式“捐款”的本事和能力。有时忍不住想:这赌场其实还是个“流水作业”的“屠宰场”,每个进得门来的玩家,别看一个个西装革履,油头粉面,花枝招展,看上去也胸有成竹,老谋深算,充其量也不过是些待宰的猪啊,羊啊什么的。有趣的是,他们在被“放水”或“抽血”前,一个个似乎还都兴高采烈,欢天喜地。有一天我忽然就由这赌桌上,联想起人世间许多其它名目的财富,以及这些财富的性质。第一章财富会流动水的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性质或特征便是“流动”。故我们说财富如“水”,首先是说财富具备了水的一般的流动的性质。赌桌上的筹码在赌徒间流来淌去,一张张美元从一个人的钱包里摸出来,换成筹码,又再变成美金分送到他人的口袋里去;银行里的钞票从这一个窗口收进来,再从另一个窗口放出去;投资商借了银行的贷款投资房地产,赚了钱后再去办厂;果农卖水果赚了钱,再去买家电;家电商赚了钱再去投资食品业;农民工进城打工挣了钱,节日和岁末回家时再将钱“铺”到铁路上、公路上、飞机上,“撒”到江水里、海水里,商场里……于是,财富便主要通过货币的形式,在人世间水一般荡漾开来。当然,我们目之所及的财富的流动,通常是采用空间的形式:筹码从这个人的面前转堆到另一个人的面前,鸡蛋从家里拿到市场,再从市场换成布匹拿回家等等。另有一些财富的流动则主要采用时间的形式,比如:遗产的继承,股权的转让,考古的发现,王朝的更替等等。这种情况下,财富的空间位置通常并没有实质的改变,但财富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却从前人转移到了后人。财富的流动也具备了一定的速度。这种速度在一个政治相对稳定和经济机制比较健全的社会里,通常是比较均衡和从容不迫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时候,人们财富的获得,主要通过勤劳的耕作,辛苦的打工,精明的买卖等。但当社会发生大的动荡时,不仅财富的流向变得变幻莫测,流速也大大加快,或如急湍,或如洪水,或如海啸。第二章财富会蒸发水烧煮到一百度便会沸腾,便会蒸发。但水的蒸发其实从零度以上便开始了,只不过初期蒸发得比较缓慢,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蒸发的速度也会一点点加快。财富也具备了水的这种“蒸发”或者“挥发”的特性。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一夜之间,醒来一看,忽然发现财富大幅“缩水”了:一百元一股的股票变成五十了,一万一平米的房子转眼竟成了八千了,存在银行里的钱,以前还能买几袋米,现在却只够吃碗馄饨了……当然,财富大幅“缩水”前,通常都会有一段令人难忘的“气泡”景象。君不见黄铜曾经卖到六千六一吨,石油曾经涨到一百四十美元一桶,钢材和水泥的价格也都曾日日攀登新高峰……然而, 物质不灭。赌客们的财富看似在牌桌上蒸发了,却会在其它赌客、发牌员、赌场老板的口袋里鼓起来。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所谓财富“缩水”,其实只不过是通过蒸发的形式在空间形态下将一种财富的价值注入到了另一种财富之中,在时间形态下将一代人或者一个年龄段的人的财富,转移到了另一代人或者另一个年龄段的人手里。总之,这世界上大概还找不到不会“蒸发”的财富,即便那些我们认为很可以“保值”的财富,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耐心等待,也还是可以看到它们一点点“缩水”的,只不过这过程常常过于缓慢,而且取了我们目力所不及,生命的长度够不着的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飞扬”姿态。第三章财富会冻结零度以下,水会冻结。在天为雪、为雹,在地为冰,在檐为凌……财富也会冻结。并且,这种冻结的景象在今天这样一个以“经济挂帅”为特征的社会里更是比比皆是。一家公司,一个企业,资金链发生了问题,玩不转了,该进的货进不来,该发的工资发不出去,该还的债还不了。结果,债主不肯走人,工人聚集在大门口讨薪,老板藏在郊区别墅里不敢露脸……这时候,这家公司,这个企业如果没有银行或其它管道的资金及时“输血”,生命的路也就差不多走到尽头了。就像一个人的肺部已无法正常呼吸,血液已无法正常流动,体温便会逐步下降,终至于成为一具“僵尸”。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行政或法律机构便会出面加以干预,对其财产实施保全,并通过银行等部门对该公司、该企业的资金实施“冻结”,然后在完成债务和债权的清理后,相关资产才可以“解冻”。小公司,小企业会“破产”,会成为一具“僵尸”,大公司若美国的“雷曼兄弟”等,尽管有上百年历史,一样会破产,资产一样会被“冻结”。所不同的是,因为名声大,此后还会经常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说的资料。然而,说到人类财富的大面积“冻结”,通常都与经济环境“过冷”,投资“热度”急剧下降有关。此时,百业萧条,到处可见工厂倒闭,商店关门,银行贷不出款,房产商卖不出房子;一方面市场上物资奇缺,另一方面仓库里货品大量积压……这种景象会让人联想起严冬的黄河,河面上挤满了大块大块的浮冰,除了偶尔可见一两艘破冰船艰难前行外,大部分的船只都只能停航罢渡了。在这种恶劣的经济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企业的资金链通常被“冻裂”,产品销售的管道也被“冻牢”,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希望和信心也一并降到“冰点”。此外,政治的“严冬”,战争的“严冬”也常常会造成财富的暂时性“冻结”。一个王朝推翻了另一个王朝,一个家族打败了另一个家族,一个国家战胜了另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吞并了另一个企业,除了权力的转移外,最后也都还会落实到财富的“冻结”、转移和再分配上。古今中外,无有例外。只不过相对于财富的流动的绝对的性质,“冻结”通常都是暂时的、局部的,有时,甚至还可以通过人力加以化解或预防。 第四章财富会“滚雪球”作为水的另一种形式的雪,能够变成雪球,主要靠的是雪粒本身所具备的“黏着性”,这种“黏着性”后来被人们认识、总结、理解和加工为“滚雪球效应”(在基督徒们那儿,则称之为“马太效应”)。财富积聚的过程,某种意义上,正是一个“滚雪球”的量化和集化的具体体现。财富要增加自身的价值,通常必须由货品摇身一变而为商品,参与到商品流通领域里去“滚动”。而我们也都知道,雪球小,黏着的雪粒就少,体积的增长也就慢。反之,雪球大,黏着的雪粒就多,体积的增长也快。于是,“有多大的锅,便能烙多大的饼”。钱越多,资本越大,赚钱也就越快。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很有一些精明的商人或企业家为了迅速发家致富,深明必须学会利用别人的钱、国家的钱、银行的钱取得一个“制高点”,做成一个较大的“雪球”,再在商业活动中迅速“滚动”增值的道理。为此,他们中有些人甚至不惜借高利贷,或者非法集资,并以种种不正当的手段贿赂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放贷……房地产界还流行着一句术语,叫作“滚动开发”。顾名思义,也是和追求“滚雪球效应”分不开的。
卢新华 ,原籍江苏如皋,1954年1月28日出生,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9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获文学硕士学位。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伤痕》,中篇小说《魔 》,长篇小说《森林之梦》、《细节》、《紫禁女》等。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为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代表,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常委,上海作协理事。
读宋词 学写作 本书特色 《读宋词 学写作》以宋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为中心,从拟题立意、开头结尾、结构布局、人物刻画、景物描写、抒情技巧、议论方法、修辞方法等八方...
花园里的沉思 本书特色 《花园里的沉思》的画风非常适合国人,被誉为“美国的几米”。这是一部引领我们探索“自我”的重要彩色体图。多丁斯基的儒雅文风和智慧使人沐浴春...
每天都与书相遇 本书特色《每天都与书相遇》是一本日记体书话集,内容包括了作者日常买书、出书、读书、评书及相关生活记录,也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天津和全国重要书事的记录...
巴山鬼话 本书特色 魏明伦编著的《巴山鬼话》内容介绍:杂文情侣毕竟只是我的“外遇”,吾家还有戏剧“老伴”。我的主要精力,在此不在彼。年届古稀,偶尔写写杂...
世界岛的闪电 目录 1 “黑天鹅”挽歌——记人类战争史上规模*大的一场坦克战2 “世界岛”闪电——记中东战争中结束*快的一场闪电战3 神秘的“鹰爪”——记美国秘...
小说月报-第12届百花奖获奖作品集 内容简介 以忠实记录当代文学发展轨迹而享誉文坛的《小说月报》,是我国创刊时间*早、发行量*大、为海内外广大读者所喜爱的小说类...
第1卷分析心理学 • 荣格文集第2卷原型与原型意象 • 荣格文集第3卷积极想象 • 荣格文集第4卷梦的分析(上)• 荣格文集第5卷梦的分析(下)• 荣格文集第6...
2018-草堂-第2期 总第18卷 本书特色 《草堂》诗刊以“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为宗旨,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
夏都绘影-庐山的浮华往事 本书特色 第三届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品撩开庐山近代的神秘面纱走进既是怀旧的又是全新的发现之旅1926年11月26目,北伐胜利后,蒋介石首次...
这本小册子收录了包慧怡写于2010-2012年间的三辑诗:《凯尔特谣曲》、《走之底》和《异教时辰书》。其中第一辑极富音乐性,可看作
《海边魔术师》是作家孙频创作的新一本“海边”主题的小说集。包括《海边魔术师》《海鸥骑士》《落日珊瑚》三个篇目。这是继《以鸟兽之名》的“山林”系列之后,孙频◇ 8...
我的清迈我的城 本书特色 “可能谁心里都有这样一座城:与世无争,没有压力;只闻花香,不谈悲喜;美食丰富,丰俭由人;喝茶读书,不争朝夕;阳光暖一点,再暖一点;日子...
文史知识主题精华本?名家讲名诗:名家讲唐诗 本书特色 《名家讲唐诗(文史知识主题精华本)》(作者文史知识编辑部)汇集了《文史知识》上曾刊登过的一些名家对唐...
李立扬Li-Young Lee(1957- )美国华裔诗人。出生于雅加达,童年生活坎坷,随父母颠沛流离,辗转于中国香港和澳门以及日本,于1964年到达美国。就读...
有关品质 本书特色 这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的一部散文随笔集,收入他在“生活周刊”上专栏文章六十余篇,这些文章融时尚与文化于一炉,在白领知识层和文化界具有颇...
走我自己的路--对谈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作者各种序跋、杂感、散文、发言提纲、讲演记录、访谈记录等等,内容包括生平自述、治学经历或经验、对当时和时下各种见解、问题...
立场-用我涂抹一切-重建中文之美 本书特色 百花洲杂志社编著的《立场(用我涂抹一切)》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
古典诗词坊 白居易诗选 本书特色 《白居易诗选(插图版)》:感受汉语魅力,分享至美意境;培育优雅气质,体验诗情人生。古典诗词坊 白居易诗选 内容简介 简介白居易...
七里香 本书特色 她的诗作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迄今*为严整的席慕蓉诗集她的爱憎情仇,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一族一国所可范围,那是宇宙庞伟的光影下永恒的母题和...
《如何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内容简介:人类学家的一大准则便是对日常事物感兴趣。关于这个世界,人类学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人类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