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制的衰落

中华帝制的衰落

作者: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0-09-01

评分:5分

ISBN:9787546111582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中华帝制的衰落 内容简介

本书一直以来被美国多所大学作为中国历史课程的基本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从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为总体的解剖和透视。作者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一反应”研究模式。

中华帝制的衰落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11个章节,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从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为总体的解剖和透视。具体内容包括农民、绅士、商人、王朝循环、满族的兴起、清初与盛世、西方国家的入侵、侵略与叛乱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中华帝制的衰落 目录

致谢
引言
**章 农民
农民的刻板形象
农业与土地保有权
中国北方的土地与劳动力
中国南方的人文地理
人际关系与阶级冲突
第二章 绅士
绅士的双重性
官僚阶层:作为社会集团的绅士
地方特权:作为社会阶层的绅士
公共事业与私利
绅士在地方政府的角色
绅士收人与腐败

中华帝制的衰落 节选

《中华帝制的衰落》一直以来被美国多所大学作为中国历史课程的基本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从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为总体的解剖和透视。作者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一反应”研究模式。

中华帝制的衰落 相关资料

农民的刻板形象中国共产主义革命提高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用毛泽东的话表述就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然而,无论多么真诚地想对传统中国的农民致意,历史学家发现对老百姓重要性的欣赏只是情感上的,要超越这点极为困难。尽管历史记载充满了他们的身影,然而对于当时人而言,这些耕作帝国土地、养活了帝国统治者的“黎庶”只是一个抽象的刻板形象。他们无闻无名,只能由统治者来定义。直到近代,他们才获得自我的政治实在,开始学会为自己说话。在20世纪的革命以前,中国农民被描绘成两种不同甚至矛盾的形象。第一种是将农民看做勤劳的自耕农。儒家的重农主义者喜欢将他们视为农业社会的中流砥柱。由于农业被奉为“本业”,因此农民理论上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超过“工”“商”,仅低于管理帝国的“士”。勤俭是理想化的农民形象,他们艰辛劳作,乐意交税,来回报统治者家长式的关心与爱护,这样的关爱是统治者理应慷慨给予的。然而,农民也被视为是叛逆的。第二个同样令人熟悉的儒家式描述:这些“黎庶”是一群负重而沉默寡言的牲畜,很容易变为“红巾军”或狂热异端,间歇性地攻击主人。每当时局变坏、饥荒肆虐,农民军便在绝望与愤怒当中壮大,他们攻城略地、驱逐官吏。中国政治理论家们认为这些大众运动极具重要性,他们的反抗代表了上天对现任帝王统治的否决。虽然很少有叛乱领袖掌权,但是他们领导的运动却预示了一个新朝代的来临。这两种并存而又完全不同的角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并不矛盾。农民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今天仍然如此。他们扎根在土地上,受季节支配,常常一生都在从事繁重的日常劳作。当政治腐败、经济匮乏发生时,他们便从这一角色走出来,稍后就坚定地依附于叛军中激进的佛教先知或野心勃勃的匪首。不难看到,梁启超——1898年的改革者,将清朝几个世纪的统治看做一个漫长而血腥的农民暴乱史。仅19世纪,中国官方资料就记载了无数暴乱,留下一幅社会根基不稳、混乱持久的景象。这只是其中的一面,却被晚清异常紧张的阶层关系所扭曲。1800年,帝国遭遇经济困顿,它逐渐将中国农民几个世纪的非暴力积怨汇聚起来。

中华帝制的衰落 作者简介

于建嵘,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作有《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等。2003年获《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诤言奖”;2004年获《南方周末》“特别致敬人物”称号;2005年获《中国新闻周刊》“三农研究(专著)奖”;2008年分别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组织评选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农村人物”称号,《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魅力人物”称号。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