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与周易》从根本上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在形式和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非科技性影响因素一一周易哲学与传统建筑的关系。周易哲学是中国文化思想源头之一,对于日常生活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形式和内涵更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先天八卦图式与建筑模式,后天八卦与建筑的法天象地构图,《易经》的“时中”与建筑的“择中”等等无不表明中国传统建筑和周易哲学具有着各种内在联系;从更深层来看,周易哲学里的立人之道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建筑学,这也恰恰是中国传统建筑有别于西方等其他建筑体系的决定性依据。当然,《易经》筮占与堪舆术的迷信成分也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方面都是需要辩证对待的。
《中国建筑与周易》不是一本系统地研究《周易》与建筑关系的专著,而是就八卦与建筑关系较密切的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阐释《周易》八卦的图式和哲理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旨在展开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讨论,从哲学的角度阐明中国传统建筑所特有的种种文化现象,作为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之关系的一个尝试,并期望能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中国建筑与周易》从根本上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在形式和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非科技性影响因素一一周易哲学与传统建筑的关系。周易哲学是中国文化思想源头之一,对于日常生活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形式和内涵更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先天八卦图式与建筑模式,后天八卦与建筑的法天象地构图,《易经》的“时中”与建筑的“择中”等等无不表明中国传统建筑和周易哲学具有着各种内在联系;从更深层来看,周易哲学里的立人之道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建筑学,这也恰恰是中国传统建筑有别于西方等其他建筑体系的决定性依据。当然,《易经》筮占与堪舆术的迷信成分也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方面都是需要辩证对待的。
插图: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至东汉张衡时代的360年间(张衡,公元78年~139年),收录在《汉书》、《史记》中的地震记载就有44条,平均不到10年就有一条地震记载。东汉时的地震相当频繁,张衡在世61年就经历了12次地震,这促使他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第一台地震仪。人们在频繁的地震破坏中逐渐积累了对付其破坏的建房经验,尽管中国在东汉以前就掌握了砖石结构的技术,但地震灾害却减缓了其发展进程,终始中国人选择了木结构的建筑体系。汉代正是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的成熟期。木材是一种质轻、力学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它具有一定的柔性,在外力的作用下比较容易变形,但在一定程度内又有恢复变形的能力。木构架中的所有节点又普遍使用榫卯结合,也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再加上传统木构架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柱网平面和梁架布置,配合檐柱的侧脚和生起做法,使其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柔性(可变有限刚度)的整体框架结构体系。当地震袭来时,建筑便通过自身的变形消化地震力对结构的破坏能量,从而在一定限度内保障了建筑的安全性。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许多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混合结构的现代建筑都倒塌了,但在烈度为8度的蓟县独乐寺内,辽代(公元984年)所建高达二十余米的观音阁与山门两座木构建筑却完整无损。在1975年2月4日的辽宁海城地震中,一些水泥砂浆砌筑的混合结构的建筑多数震塌,但城内三学寺和关帝庙等古建筑却基本保持完整。这些例子足以说明传统的木构架建筑的确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当然,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也处于世界强烈地震分布带,破坏性地震也频频发生。但与中国境内地震不同的是,该地震带地震时常伴随着火山的爆发。大量的火山灰遇到地中海经常带来的大量雨水,便凝结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材料。受这种自然现象的启发,古罗马人在公元前2世纪就发明和使用了天然混凝土。在公元前22年由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的《建筑十书》中,就有专论火山灰做建筑材料的章节,其中提到了意大利拿波里湾巴伊埃火山和维苏威火山的火山灰的利用情况。现代水泥的发明与运用正是始于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灰的利用。而在中国,直到清末才有水泥的产生,钢筋混凝土的使用也不过是近代的事。这样,西方人依靠这种粘结材料,解决了大跨度拱券技术和高耸建筑技术问题,以刚性的砖石结构也成功防御了地震的破坏,他们选择了砖石结构的刚性体系并不无道理。
程建军,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汉族,1957年生于山东沂水现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任教,兼建筑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理事,广东省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多次应邀至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和香港等国家与地区讲学长期从事建筑历史和理论的教学和科研研究方向是传统建筑保护修缮、传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在古建筑保护、修缮技术与传统建筑设计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先后参加和主持了科研项目8项,其中“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理论研究”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论文有《压白尺法初探》《古建筑修建理论研究》《南海神庙大殿复原研究》等先后出版了专著《风水与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与周易哲学》《中国风水罗盘》《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出版(合著)《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国传统建筑》;参编《中外名建筑鉴赏》《广州大百科全书》,主持了广州光孝寺、韶关南华寺、番禺虎门炮台、新兴国恩寺,广州南海神庙、东莞南社古建筑群、肇庆白沙龙母庙等国家级、省、市级等四十多项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以及广州六榕寺、华林寺、花都华严寺、潮阳灵泉寺、顺德顺峰山公园中式园等多项传统建筑设计工程。
作品目录卷一 本纪第一 太祖 卷二 本纪第二 太祖下 卷三 本纪第三 太宗 卷四 本纪第四 太宗下 卷五 本纪第五 世宗 卷六 本纪第六
蝴蝶蓝,阅文集团著名作家,被誉为“网游文神级大师”,江湖人称“虫爹”。作品幽默诙谐,人物性格鲜明,拥有众多死忠粉,尤其在年轻一代中人气超高,深受追捧。代表作《全...
一直以来,我都不大看好大学生创业。因为我自己也经营着一家文化公司,深知创业之艰难。作为“奔四”的我,社会历练中多少积攒了一些经验与人脉,尚且在创业中感觉费力,那...
精彩摘录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引自第553页六情静于中,百物荡于外,情缘物动
《中国小说史略》内容简介:中国小说,向阙专史。迨《中国小说史略》出,自上古神话,至清末谴责小说,其起源发展,脉络始明。后学
琼·利特尔菲尔德·库克(Joan Littlefield Cook)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及心理系主任,曾获得范德比尔特大学心理学和人类发展专业博...
作者简介阿尔弗雷德•考尔德科特,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哲学家、史学家,剑桥大学道德科学协会奠基人,伦敦国王学院逻辑与精神哲学协会主席、伦敦国王学院院长。从1896年...
菲利普·迪克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之后在加利福尼亚州度过了大半生。1952年,他开始专职写作,终其一生,除四十四部长篇小说外,迪克还创作了一百二十一篇中短篇故事。迪...
实用妇产科掌中宝 内容简介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妇产科常用技术、各种检查、妊娠及其各期检测数据等内容。将临床实用性内容...
《职场新物种》把所有的案例汇集在一起,昭示着一个新的潮流已经出现。让所有的中国大学生把人生的主要负资产扭亏为盈,使追求奋
本书虽然讨论的话题众多,但里面贯穿着的基本思想主线清晰可辨。叔本华这位“语言艺术家”(弗兰茨·卡夫卡的赞语)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真理裹以最朴素的语言外衣,从而让真...
房伟 著978-7-108-05011-32014.08出版 定价:39.80本书通过大量的采访、回忆、论述等资料,加上作者对于王小波研究的独特心得与感受,以通...
锦方选集内科第二册 本书特色 重庆卫生局编写的《锦方选集:内科(第2册)》收入了上千个治疗外感类、暑热类、脑炎类、肠痈类、消渴类、头风类、腹痛类、虚损类、遗精类...
淺野一二O,1980年茨城縣出身。高中時代開始閱讀Big Comics Spirits。為了讀大學搬到東京。2001年得到第1回GX新人賞。並於同年5月號的SU...
作品目录第一编 传说时代开天辟地的神话钻木取火的传说黄帝战量尤尧舜让位大禹治水第二编 夏商西周王朝启建夏国神箭手后羿玄鸟
一個關於夢想,單戀,謊言,還有三十世代男男女女的故事。日本最佳編劇──坂元裕二 原創劇本「人生不是非黑即白,許多人抱著灰走在不可逆的人生路上。以一種安靜的方式支...
马丁・伦恩是一位历史学家,是公认的研究大卫王血统以及其他宗教史问题的专家。他还是1408年由匈牙利国王西格斯蒙德创立的秘密社团--龙社(Dragon Socie...
CityofOresspeaksofthestrugglesoftheProphetTriaphorandPrincessJewelastheyfightaga...
东方出了个纪伯伦(1883—1931),真是东方人的骄傲。纪伯伦是世界级文化名人,他的精美散文诗誉满全球,只说一句“美文共欣赏,妙趣各自得”就够了,用不着写什么...
服装三维数字化应用 本书特色 《服装三维数字化应用》从三维服装数字化概念入手,简单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在服装行业的应用。然后以CLO系统为平台,详细介绍了三维服装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