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林:我的"老三届"岁月》:当个人的历史成为社会史的一部分,私人记忆与公众记忆重合的时候,个人史的抒写、私人回忆的辑录,就显示出重大的意义和无法取代的价值。“人与岁月”丛书于是应运而生。
本书的取材只限于我和我的家庭,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把这本书写成小说,但涉及其他的人和事由于年代久远,舛错之处在所难免。在行文的过程中本人强调的是事件,而非对人物的臧否,所以人名和部分地名都做了相应的改动。这本书里没坏人,即便是当时做错了事的一些同学、一些干部,也是囿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正是这一点才显示出集团暴力的可怕。无法则无天,一个人超越法律“口含天宪”的日子再也不要重演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有实有虚,根据内容而定。现在的文艺界皆大欢喜,有我这么一本书放在这里,当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赵铁林:我的"老三届"岁月》讲述的虽然只是一个家庭在几十年间兴衰升沉的历史,可如同佛家所说的,一粒微尘,可见大千。它也曲折地映现出一部中国的社会史,既包括了不同阶层的家庭及其子女的生活样态,也有从城市到乡村底层贫民挣扎谋生的艰辛实录,展现了纷繁多样的时代画面。比起那些用宏大叙事写就的正史来,这也是社会记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章节。这是一部“双城记”,一个是北京,一个是新乡。在铁林那里,这象征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就在这两个城市之间,铁林从前程似锦的干部子弟沦为底层社会的居民,他的青少年时代一下子断成了两橛。他带着残余的一一两分“干部子弟价值观”,若干“世俗的智慧”,一些“底层人的脾气”,又上路了。他的文字风格,冷峻而不失温情,刎画入微而能心存悲悯。他告诉我们,尽管政治兴衰,人事代谢,而风物不殊,百姓依旧。
插图:吐露了出来,远远看去,紫莹莹的一片。跟斗虫和小蚂蚁也开始忙乎起来,在土窠里跑上跑下。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打头的“春雨惊春清谷天”。我怀着无所谓的心情走进了校门。我发现返校的同学并不多,农村同学基本没来,城市的同学各归各班,大小组织一律解散。每班稀稀拉拉的不过七八个人。工宣队和军宣队的负责人招集全校同学在大操场开会,将“复课闹革命”第一阶段的工作布置下来,无非是“阶级斗争是惟一的主课”、“斗批改”“应该将主要矛头对准建国以后十七年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说在这种教育路线下“男人不见了,女人不见了,生动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不见了……”军代表发完言,结合到校领导班子里的造反团同学和站在造反团立场上的几位老师,先后上台大批王校长等几位原校领导。最后在造反团个别同学的提议下,又把我在运动初期写的《和左派同学商榷》一文分发到每个同学手中,回班组织讨论,看看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回到班上,十几位城市来的同学每人搬个凳子在教室外面围坐成一圈,由一位760厂的女工带领大家,先学“毛选”再批判我的文章,这叫做“活学活用”。我被围在中央倾听同学们的发言,不过还好,批判会开始之前,这位女工说:“咱们只对事不对人。”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从何谈起。我们班除了我都是逍遥派,本来就没有什么过节,一时半会儿还撕不开脸面。彭闻一首先发言:“我看赵铁林没什么大问题,他就是好出风头,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学问。其实书看多了也没什么好处。”彭闻一的父亲是傅作义的部下,他深知政治运动的厉害,“文革”一开始就没人影了,这一会儿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其余几个同学很赞成他的观点。接着发言的一位女同学说:“应该放下他的傲气,一中主要是培养理工科学生,而他却把精力都放在文学上,这样最容易出修正主义。”同学们七嘴八舌,几乎没有人替我说好话。最后,文艺委员郭玲玲发言:“我不同意你们的看法,运动开始时,咱们全班都跟着赵铁林跑,集体加入了‘红战队’,现在他妈妈出事了,你们又攻击他,什么修正主义,谁不想上大学?要不来一中干什么?我最瞧不起两面派!”她的“几炮”弄得大家红了脸,会也没办法往下开了。我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
赵铁林(1947—2009),民间著名摄影家。
他长期默默行走于城乡边缘地带,以平等尊重和人性关怀的情感态度,把镜头对准社会贫困群体和沦落风尘的女子,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海内外同行的重视。
由于他的独特赏献,2000年曾被《摄影之友》评为年度“中国最重要的摄影人物”。2010年被《像素》列为丸位“2009中国年度摄影家” 之一-,称之为中国“新纪实摄影”的代表人物,“中国独立报道摄影的先行者”。
作者少年时代在北京度过,“文革”初起,母亲自杀,父亲被斗,家人不得不迂离京城,他转学割河南新乡读书,1968年下乡成为一名“知青”。小时候高干子弟的优裕生活、其盾家庭的突然变故、“老三届”的艰难岁月等复杂的人生阐历,以及城多社会底层贫民的辛苦求生,都在这部自叙传中,得到了血肉充盈.生动淋漓的真实呈现。
《小学生必读小古文》内容简介:本书从广大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在广泛借鉴国内同类读物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精心
世界音乐巨匠:莫扎特 本书特色 音乐气息浓厚的家庭;天赋的惊人才华,从诞生起,音乐之门就在莫扎特面前开启。世界音乐巨匠:莫扎特 内容简介 音乐气息浓厚的家庭;天...
直系教头冯国璋 内容简介 曾有人称冯国璋、王士珍和段祺瑞为“北洋三杰”。王士珍是北洋之龙,见首不见尾;段祺瑞是北洋之虎,威武霸气;而冯国璋则是北洋之狗,这说明他...
葛吉夫-生活中的大师 本书特色葛吉夫是20世纪初在欧美很有影响力的一位灵性大师。作为在他身边的生活了多年的弟子,契科维奇在晚年追忆了许多有关葛吉夫的往事。他以*...
晏阳初画传-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 本书特色 宋恩荣和杨华军编著的《晏阳初画传》内容介绍:然而,现今即使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怎样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却也没有清...
饥饿的女儿 本书特色 她是译成外文语种*多的中文作家她是*受争议的女性主义欲望抒写的作家她是*有冲击力*艺术性的情色作家她爱萧邦,爱保罗·泽兰,也爱美杜莎,是一...
一个真实的苏菲.玛索-美丽与哀愁 本书特色 演员分三种:一种演谁不像谁,一种演谁像谁,一种演谁谁像她。**种是三流演员,第二种是二流演员,第三种是一流演员。世界...
永乐风云:第一卷:绝地惊涛 本书特色 首部详尽描绘明成祖朱棣恢弘一生的历史演义,重塑一代雄主君王的傲世真容。永乐风云:第一卷:绝地惊涛 内容简介 洪武三十年,明...
只有屈指可数的商业著作能够历经数十年的考验而成为经典,毫无疑问,《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就是这样一本伟大的著作。管理大师
《无法实现的美国“平等梦”》内容简介:美国“肯定性行动”是1965年以总统行政命令形式启动的旨在保障黑人等少数族裔、妇女等弱势
邓小平自述 本书特色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如果给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有希望获得该奖的金牌。他对我评价时就讲过“人...
追溯丘吉尔-温斯顿.丘吉尔旅途记趣 本书特色 丘吉尔在其他方面的卓越成就容易使人们忽略这样一个事实:终其一生,丘吉尔都是一名不知疲倦的旅行者,不管是因公出行还是...
思想也有其地理:如同一个法国人不管前往何处,他在国处每走一步,不是接近就是远离法国,任何精神运作也使我们不是接近就是远离
「所有人都值得公平的審判。」好萊塢年度鉅片【間諜橋】真實故事大揭開金獎影帝湯姆漢克、史蒂芬史匹柏導演史上最轟動的特務案之
“女特务”瓦莉娅的故事 内容简介 十几年前去看瓦莉娅,就因为她是平了反的“女特务”。不仅如此,她还是电影《黑三角》“女特务”的原型,也是哈尔滨当时四大美女之一。...
《我不可能只是仰望着你》内容简介:这是火石和韧钢的爱情故事,一个是刚刚出版《太阳照常升起》、已然声名显赫的作家海明威,一个
《中老年人轻松玩转智能手机》内容简介:兼有无线通信和电脑功能的智能手机,借助形形色色的APP,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本书简
"孔子说人三十而立,我体会了,那时我独立工作了、成家了、很美满;四十而不惑,是指能够判断是非曲直,我做到了,我选择了留在大
钱南园传 本书特色 钱沣,号南园,昆明人,清代云南著名的政治家、书画家、教育家,素有“滇中**完人”之誉,是一个刚直不阿的政治家。《钱南...
《太后西奔:帝国晚期的仓皇与激荡》内容简介:◎大历史的书写,由慈禧太后西狩看懂晚清二十年,读懂封建帝国晚期社会的仓皇与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