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肺部感染病学

临床肺部感染病学

作者:钟南山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年:2010-09-01

评分:5分

ISBN:978753595195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临床肺部感染病学 目录

**章呼吸系统解剖
第二章呼吸系统生理
第三章呼吸系统的防御机制
第四章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微生物诊断技术
第五章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技术
**节放射学诊断技术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第二节超声影像诊断技术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第三节免疫学诊断技术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第六章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第七章纤维支气管镜技术
第八章抗菌药物在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
**节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第三节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第四节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

临床肺部感染病学 内容简介

在内容编排上,本书既按照传统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分类,也紧密结合当代医学科学发展方向的内容,反映呼吸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技术方法,如增加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影像学诊断技术以及治疗新技术等,对当前突出的临床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如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细菌耐药趋势和监测、sars、禽流感等,补充和增添了近10年来发展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理论体系,介绍部分疾病的全球共识和指南,以适应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本书适合呼吸病专科医师学习参考之用,也可以作为内科、老年病科、icu及急诊科等临床学科医护人员学习培训的教材。

临床肺部感染病学 节选

《临床肺部感染病学》内容简介: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疾病流行谱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已经超出传统的疾病分类范畴。尽管非感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感染性疾病也以特殊的形式出现,其感染病原、流行方式均有变化。其中,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流行和高死亡率尤为突出,流行性感冒多次在全世界范围流行,2003年的SARS爆发,并导致在世界多个国家流行和数百人死亡,近年来又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在世界范围的流行。此外,真菌感染、少见寄生虫肺部感染、医源性肺部感染等,都已成为现代肺部获得性感染的重大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是*常见的肺部疾病,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临床表现多样。目前肺部感染仍然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的一类重要疾病,发病率高,是儿童、老人和危重病人的重要死亡原因,因此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相当重要。同时,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包括对感染的诊断和病原学的确定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对抗生素的选择必须有针对性,由于临床大量使用及滥用抗生素,导致医院内感染和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对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临床肺部感染病学 相关资料

插图:一、概述人体的组织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氧,并产生二氧化碳。但是,人体本身不能产生氧,贮存的氧也只够耗用几分钟,如果不及时补充,很快就会造成缺氧,甚至在短时间内就可使组织器官发生功能变化和结构的病理改变,特别是代谢率较高的脑组织,更易受缺氧的损害,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另一方面,人体也不断产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蓄积过多,会产生呼吸性酸中毒,必须随时将其排出。这种缺氧和二氧化碳过多可激发人体的呼吸功能,以便不断地从外界吸人氧并排出二氧化碳。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的这种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人体在安静状态下,肺每分钟吸氧约300mL,呼出二氧化碳约250mL。当强烈地运动或劳动时,气体交换的速度可增加10倍以上。呼吸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呼吸器官的功能活动及循环系统的配合,并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呼吸功能是通过3个连续的过程来实现的。1.外呼吸外界空气经呼吸道在肺泡与肺循环毛细血管内血液间的气体交换。2.气体运输肺循环毛细血管与体循环毛细血管间血液中的气体运输过程。3.内呼吸体循环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由上述呼吸过程可知,呼吸与循环两个系统在功能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呼吸器官的疾病常引起循环功能障碍,循环系统的疾病也常影响呼吸功能,如肺源性心脏病和心源性哮喘就是这类疾病中较常见的。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