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三册:上册有情洒中南海: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伟人情感;中册有风雨中南海: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政治波澜;下册有夕照中南海: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领袖晚景。全书以一千多幅珍贵而真实的历史照片为线,讲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叶剑英、李德生、胡耀邦等建国初期中共核心领导人不为人知的情感、生活、工作。
《红照片(套装上中下册)》共包括:《红照片(上册):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伟情感(*新图文版)》、《红照片(中册):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政治波澜》和《红照片(下册):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领袖晚景》三册。上册有情洒中南海: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伟人情感;中册有风雨中南海: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政治波澜;下册有夕照中南海: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领袖晚景。全书以一千多幅珍贵而真实的历史照片为线,讲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叶剑英、李德生、胡耀邦等建国初期中共核心领导人不为人知的情感、生活、工作。
插图:李讷说:“毛泽东是玩的时候和工作一样,也非常认真,非常投入。他不但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朋友。”李讷是毛泽东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幼时没有离开他身边长大的女儿。或许是最小的缘故,毛泽东非常喜欢这个女儿。从许多照片上都能看出毛泽东这种炽热的感情。他不是用他那充满父爱的大手拉扯着可爱的女儿散步。就是用殷切的目光注视着还在浑然之中玩耍的幼女。也是这个诞生在延安的小女儿,给予了毛泽东许多别人无法给予的慰藉,使他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年代享受了温馨的天伦之乐。转眼间,当年那个聪慧漂亮又乖巧的女孩,如今已经是饱经世间风风雨雨的老人了。用文学语言描绘李讷,总是离不了朴素、简朴,或者文静、谨慎等词汇。然而,当你亲眼看到李讷时,便会觉得用任何简单的语言描述她都会显得肤浅。李讷是有思想、有深度、历尽沧桑而又身份独特的成熟女性,是属于精神贵族类型的人,比如她的简朴、她的沉默以及她的隐居。无论是年轻的朋友劝说她赶赶时髦,服饰换换色彩,还是熟知她的“长辈”(李讷管在父亲身边工作的同志,不论年龄大小都尊称长辈)劝她走出去,感受感受时代的变迁,她都笑笑,并不苟同,依然根据自己的愿望和理智行事。于是,她在默默无闻中保持了自己完全独立的个性和人格力量。不过,近年来,在各界朋友的盛情邀请下,她也到各地走动,去考察,对当前的经济建设尤有浓厚的兴趣。渐渐地她的思想脉搏也和她父亲当年热爱的百姓们一起跳动了。李讷出生在延安,当时她的哥哥姐姐们都在苏联,只有她一个孩子留在毛泽东的身边,所以李讷和父亲接触得最多。而且李讷年纪最小,其他的孩子又不在身边,因此毛泽东在工作之余经常和李讷在一起。回忆起小时候和父亲在一起的生活,李讷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我记得小时候他常和我一起玩,我喜欢在地上盖房子、挖窑洞什么的,有时爸爸工作累了,就走出窑洞,和我一起玩。他玩还不是一般的玩玩,他是真玩。教我怎样设计挖窑洞盖房子,认真极了。他看见下雨后地上还汪着水,就想办法把水引到挖好的窑洞跟前。爸爸说:有窑洞没有水,怎么行,人要饮水的。他玩的时候和工作一样,也非常认真,非常投入,绝不是哄哄小孩子的游戏。所以,我小的时候就认为父亲是我最好的朋友。”在李讷的眼里,毛泽东不仅是全国人民爱戴的领袖,他更是一个慈爱的父亲。“父亲和我玩也不是经常的事情,只是家里的大人见他工作的时间太长,就把我推进去拉他出来散步。我最愿意拉父亲散步,因为他离开办公桌,就会和我一起玩了。父亲见我拉他,就高兴地和我出来。我那时人小,父亲带我散步,我就抓住他一个指头——不光是个子小,我的手也小,他的手大,我只能抓得住他一个指头。我要一溜小跑才能跟上他的‘步伐’,走到有水的地方,他教我‘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幼儿诗歌:走到有树的地方,又教我‘微风燕子斜……’的诗。我受的启蒙教育就是从父亲教的诗歌开始的。以后我到北京,上了小学,他就从历代诗词中圈点出比较容易背诵、容易理解的诗词,让办公厅打印成小册子,发给我们子女每人一本。每个星期我们从学校回来,他还要亲自检查,是不是会读?是不是都懂了?”虽然毛泽东的工作很忙,但是他丝毫不放松对女儿学习的督促,有时候实在有事顾不上检查李讷的学习,他就会嘱咐妻子检查女儿的学习成绩。在李讷的印象中,毛泽东就是一个慈父,但毛泽东也曾经动手打过她。“那还是在北方,我才五六岁吧,正好父亲他们在指挥大决战。我小,不懂事。好几天没有人和我玩了,我觉得孤单,就老去拖父亲,想让他出来和我一起玩,他也不理我。手里老是摆弄一堆纸,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前方来的电报,父亲的精力全都放在千里之外的战场上。我觉得就是这些纸片把父亲吸引过去了。我生气了,悄悄在他的桌底下,把电报放进火炉里烧,心想没有这些纸,爸爸就会和我玩了。父亲一见,这还了得!一把将电报从火里抢出来,随手就给我头顶一巴掌。本来我就委屈,父亲一打我,我更加委屈,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地大哭起来。父亲见我哭了,心软了,赶紧抱我哄我,连连答应和我玩。只要有人和我玩,我马上就不哭了。就记得那次打过我这一巴掌。父亲是我的好朋友,有他在,我什么时候都觉得快乐。”毛泽东要求子女和普通人一样生活。李讷说:“父亲留给我的是精神财富,终生享受不尽。”毛泽东一共有10个女儿,其中有6个失落或早夭,膝下两男两女,身为父亲的毛泽东丝毫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儿子和女儿都一视同仁。只是解放后,晚年的毛泽东年纪大了,工作又太忙,身体也不好,实在顾不过来,慢慢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也少了。毛泽东一直要求他的孩子们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虽然是主席的女儿,但是一点特殊的照顾也没有,李讷上学时和其他学生一样住校,每星期回家也是坐学校的公共汽车,回到家里,李讷和其他的兄弟姐妹也是在职工食堂就餐,毛泽东不让他的子女有一点特殊的思想。学校的老师虽然知道李讷是毛泽东的女儿,但他们也知道毛泽东的严格要求,对李讷和其他同学都是一视同仁。三年困难时期,中国的“红色公主”也是和所有的中国人民一样,经受过严峻的考验。那时候李讷刚好在大学读书。每次回家,毛泽东总是会问问学校里的生活情况,而李讷也如实相告:开始学校要求我们学生自己申报定量,我是团员,就申报了21斤,后来学校考虑我们学生正在成长发育时期,统一将定量提高到27斤。毛泽东听完女儿的话,微微喘了口气:“这我就放心了,这个定量基本能保证学生的营养了。井冈山时期,打仗的战士还吃不上这个定量。”那时候李讷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毛泽东十分关心她在学校的生活情况,但是他只是将这种担心搁在心底,从来不对学校提任何特殊的要求,而李讷也十分理解他的父亲。如今的李讷和普通人一样生活,但父亲毛泽东留给她无尽的精神财富,而这才是终身享受不尽的财富。晚年的毛泽东十分孤独,他不仅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而且子女也不能承欢膝下。当时李讷已经成家,离开了毛泽东的身边。虽然十分想念父亲,但是也不敢去看他,她知道父亲的每一分钟都十分宝贵,希望他能多休息。毛泽东去世的时候,李讷当时也病重,因此没有去参加追悼会,李讷对此感到十分遗憾,不过对父亲的悼念,不应该讲究形式。在心里怀念他,悼念他,心灵的哀悼,比任何形式都重要。刘少奇的卫士照顾起毛泽东的遗孤,王景清与李讷相敬如宾。回忆起毛泽东平时喜欢干什么时。李讷脑海里首先想起来了打牌。王景清是李讷的丈夫,他是在李讷身体、处境最艰难的时候,和她走到一起结为患难夫妇的。王景清曾经担任刘少奇的卫士,后来又义无反顾承担起照顾毛泽东遗孤的责任。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李讷的身体逐步好了起来,两人形影不离,相敬如宾,生活十分美满。1984年,经战友介绍,王景清和李讷结婚了。其实早在延安时他们就见过,那时候李讷还是个孩子,王景清也是参加革命不久的小鬼,所以他们没有说过话。王景清话不多,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在他家客厅里,举目可见他的书法作品端正地挂在雪白的墙上。他的字有些毛泽东手书体的痕迹:苍劲、浑厚,颇有灵气。如果出远门,王景清的兜里就揣着毛泽东手迹本,没事的时候就比比画画的。和父亲在一起的那几年,是李讷记忆中很快乐的日子,她依然记得毛泽东平时很喜欢打牌。“他的手气特别好,都是打大牌的。我的老天爷,他的手气真好。”
顾保孜,1957年生,祖籍江苏。第二炮兵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学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从事专业创作近20年,被出版界誉为“红墙女作家”。她写作的领袖题材作品不仅为国内读者所熟悉和喜爱,也深受海外读者的欢迎。 主要作品:《红墙里的瞬间》获1992年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1994年第三届当代军人喜爱的军版图书一等奖。《纳粹集中营的中国女孩》获1995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铁血N4A》获1996年“中国图书奖”、首届解放军图书奖。((我的父亲朱德》获1996年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红镜头》(上、下册)获1998年辽宁省优秀图书特等奖,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1999年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首例注册商标图书。《超越血缘之爱》被收进全国中小学生书库。 还著有《生死两极的追问》《实话实说红舞台》《伟人凡影》《知情者说》《中南海人物春秋》等文学纪实专著作品。 电影作品《相伴永远》编剧之一,该片获2000年度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编剧奖,2001年“五个一工程奖”。电视连续剧《罗荣桓元帅》编剧,该剧获2002年解放军电视剧“金星奖”。电影《风起云涌》编剧之一,该片获2005年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当我谈跑步时 我谈些什么 本书特色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村上春树*受欢迎的随笔集。开始作家生涯之际,村上春树也开始长跑。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的...
老人与海 本书特色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于1952年面 世,1953年荣获普利策奖,1954年荣获第54届诺贝尔 文学奖。它以简洁有力的...
领导干部必读的最美古诗词 本书特色 习近平指出:“学诗可以情飞扬、 志高昂、人灵秀。”这揭示了学诗与修 炼品性、陶冶情操、激励斗志、增强灵 性存在密切...
大师私人话语.书信系列:彼岸星空:康德书集选 内容简介 《彼岸星空:康德书信选》辑录了德国哲学家康德的80余封书信。他以**人称的方式和亲切真挚的语言,忠实生动...
人间草木:图文珍藏版 本书特色设计精美、具有收藏价值版的汪曾祺散文选,随书赠送精美书签; 16幅精美插图为汪曾祺的书法、绘画作品,字、画、文相得益彰; 汪曾祺一...
乡音不老 本书特色 乡村,雨量充沛,气候温湿,是*理想的休闲之地;乡村,风景怡人,是*理想的宜居之地;乡村,沃野千里,植被茂盛,是难得的人间天堂。散文以饱满的激...
全集补 本书特色 《全集补》属于“海豚书馆”红色系列,包括杂文、书信、诗词、题词、附录五个部分:杂文部分收录了三篇文章,是郁达夫就政治、...
母亲-让人思念和心痛的名字 本书特色 《母亲》:韩国总统李明博催泪之作,只教人长月当空念亲恩韩国现任总统李明博首度著书披露:对影响自己一生的母亲的深情记忆 ,“...
作品目录联邦党人文集第一篇概论这一系列论文的目的在于指出联邦对政治繁荣的稗益。第二篇关于外国势力和影响的危险对此问题的概
中华经典诗话本事词/中华经典诗话 本书特色1.可读性强。本事词多收艳情之作,喜道文人风流、词场情事。在本书里,你可以看到比词的婉转缠绵更传奇的故事,如李清照和赵...
世纪情仇-黄埔将领恩怨录 本书特色 他们是黄埔军校的师生或同窗,是东征北伐中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抗日战争中共御外辱的兄弟,是为信仰分道扬镳战场厮杀的对手,是为民族...
南京诗歌地图 本书特色 《南京诗歌地图》是一本以南京诗歌为内容,面向中小的图书。全书共分为部分,即山水城史、人文故里、风景名胜、寺庙遗踪。每一部分在诗歌解析的基...
给米莲娜的信:卡夫卡的爱情书简 本书特色 这本书收录了卡夫卡写给其挚友或说其情人米莲娜的书信。一九二○年四月,卡夫卡与米莲娜在一家布拉格的咖啡馆中相遇。那是一场...
颠覆城堡:理论卷 本书特色 本书为关于在场主义散文的理论争鸣集,全书从逾百万字的理论文字中精选出孙绍振、南帆、周伦佑、周闻道、范培松、陈剑晖、黄开发、郭...
南方小羊牧场 本书特色 侯季然的文字如他的电影一样,诗意而怀旧,记录下那些人生里的空白、模糊不清的细节、不舍却又不得不舍的时刻,从悠长岁月中凿开一条幽微的记忆隧...
收藏这么玩-王世襄说王世襄 本书特色 美术界极有价值的访谈录。——陈传席著名美术史论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曹鹏所做的访谈,被定义为“一项文化'抢救'工程”。“抢救...
《神秘博士·闪光的人》内容简介:镜子里传来的声音,墙上多出的影子,窗外发光的眼睛……城市的街头巷尾,始终流传着令人后背一凉
《二战经典战役系列丛书:血洗莱特湾(图文版)》内容简介:莱特湾海战是历史上最大的海战,也是最后一次航空母舰大对决。日军在该
幸福的香气 本书特色 幸福,就是练就一双在平凡中发现美好的眼睛。都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没有打开的时候,你不会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就像幸福,每个人的定义中都有...
孙昌武,南开大学教授。曾任日本神户大学、韩国岭南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主攻隋唐五代文学、佛教文学。主要著作:《柳宗元传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