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铸就-漩涡中的改革巨人-1861~1871

帝国的铸就-漩涡中的改革巨人-1861~1871

作者:迈克尔·贝兰(Michael Knox Beran)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0-09-01

评分:5分

ISBN:9787213043635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帝国的铸就-漩涡中的改革巨人-1861~1871 内容简介

短短十载光阴,三位领袖解放了千千万万人民,重塑了各自幅员辽阔的国家,自那时起形成的国际力量格局延伸至今:
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还一个被压迫的种族以自由,改写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敲碎了绑在农奴身上的铁链,为俄国带来了法律典章和制度规范。
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摒弃了无能的旧势力,击败了奥地利和没落的拿破仑帝国,德意志民族从此团结一心。
这三位领袖铸就的帝国,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乃至未来的时光中,都居于主导地位。本书生动地讲述了三次划时代变革和三位领袖的传奇故事。

帝国的铸就-漩涡中的改革巨人-1861~1871 本书特色

《帝国的铸就:漩涡中的改革巨人(1861-1871)》:861—1871年是世界近代史上具耀眼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俾斯麦、亚历山大二世和林肯分别铸就了三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国家,《帝国的铸就:漩涡中的改革巨人(1861-1871)》作者迈克尔。贝兰展现的正是三位领袖惊心动魄的改革历程。读者将会看到,面对质疑、困惑与阵痛,三位领袖都做出了事关国家前途的重大决策。这些决策暗含一个具有长久重要性的问题:自由国家是如何铸就的,又是如何走向毁灭的?俾斯麦说自己是自由国家的敌人:亚历山大二世为改革事业痛苦伤神,*终心灰意冷:林肯则称自由事业的核心是使全人类获得自由。在20世纪的世界危机中,林肯留下的这一思想几近毁灭,正是在这场危机中,自由开始与一种宣扬恐惧与高压的学说分庭抗礼。

帝国的铸就-漩涡中的改革巨人-1861~1871 目录

致读者
前言
**篇 坠入陷阱
第1章 悬崖边的三个民族
第2章 叛逆者现身
第3章 针尖对麦芒
第4章 奴役的罪恶
第5章 蓄势待发
第6章 暴力
第7章 硝烟渐起
第8章 大战前夜
第9章 拼死一搏
第10章 道德危机
第11章 王牌在手
第12章 “这是上帝的决定”

帝国的铸就-漩涡中的改革巨人-1861~1871 节选

《帝国的铸就:漩涡中的改革巨人(1861-1871)》讲述了:短短十载光阴,三位领袖解放了千千万万人民,重塑了各自幅员辽阔的国家,自那时起形成的国际力量格局延伸至今: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还一个被压迫的种族以自由,改写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敲碎了绑在农奴身上的铁链,为俄国带来了法律典章和制度规范。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摒弃了无能的旧势力,击败了奥地利和没落的拿破仑帝国,德意志民族从此团结一心。这三位领袖铸就的帝国,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乃至未来的时光中,都居于主导地位。《帝国的铸就:漩涡中的改革巨人(1861-1871)》生动地讲述了三次划时代变革和三位领袖的传奇故事。

帝国的铸就-漩涡中的改革巨人-1861~1871 相关资料

插图:1682年即位的彼得大帝改革了俄国宪法。在他看来,一个奴隶国家绝不会实现其伟大。他选择法兰西、西班牙、德意志的政制作为公民政体的典范,这些国家的政制取代了中世纪时代的有限君主制,建立起以强大军事力量为后盾的绝对政府。但通过这种改革,彼得只是将专制政权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而已。然而,并非所有与祖辈政治遗产的决裂都是成功的。他对强制手腕偏爱有加。为打击改革反对者的气焰,他屡次动用砍头、车裂、火刑等酷刑。1762年掌权的凯瑟琳女王缓和了彼得的奴役制。在日渐衰落的18世纪,俄国似乎不再是一个奴隶制国家,但也没有就此成为一个自由国度。这个国家矛盾重重,饱受打击。日趋衰朽的专制政体,虽足以遏制臣民的力量,却无法抹杀他们的希望。人们心怀不满,也不再怯葸畏缩。显而易见的是,危机即将来临。初登帝位的亚历山大决意阻止可能发生的灾难,但欲将何为?两条行动路径初见端倪:一是延续强制政策,另一则是唤醒自由。像英、美这样的国家在18—19世纪时就已经解放了民众的力量,并很快在贸易、工业和资本积累方面超越对手。他们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引发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并重塑世界。曾有一段时间,似乎是一旦自由体制平稳建立,将会实现上述所有成就。但一个互为消长的反应产生了,世界上的特权阶级都会捍卫自己的权力。在俄国、德意志和美国,大公们在自由与保护权力的强制哲学之间举棋不定,骑虎难下。新的强制哲学建基于两点之上。一是父权主义,它表现为不同形式,且带有各样伪饰,是反对自由国家的强有力武器。俄国和美国南部的土地所有者辩称,他们的家庭体制体现了父权制原则:雇佣工的主人就像仁慈怜悯的父亲在关心爱护他,因此他要比残酷世界里自由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人幸福得多。在德意志,头脑精明的普鲁士贵族已经在寻求实行一项父权制法典,以此来规约大众,使他们从属于国家。最新的父权制政府理论认为,“国家关爱臣民就像父亲爱护孩子一样”,自由史上的伟大学者麦考利爵士如此评论。新的父权制政体应该管制学校,监督体育场,规定劳动与娱乐时间,确定何种书该读、哪些药能吃……第二个立足点是大公们所拥护的军事民族主义。除却辩护者的浪漫浮华之辞,这种民族主义极力鼓吹优等民族可将意志强加于劣等民族之上。美国南部的种植园主梦想奴役整个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德意志的民族主义者妄图将丹麦、法兰西、波兰纳人德意志帝国版图。而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怀着大斯拉夫情绪的浪漫民族主义者们渴望击溃奥托曼土耳其,征服拜占庭。通过制造一种诱人的沙文主义盛世景象,民族主义者们冀图转移受父权制压迫的群体的任何幻想。与此同时,他们又在寻求开发新的压榨空间。尤其是民族主义者们不断强化激进的大国沙文主义,成为统治者的最稳妥支撑。军事民族主义如同独裁的父权主义,建立在同一个假设之上,即并非所有人生来平等,因为“有些人比其他人更为平等”。对沙皇亚历山大来说,最简易的路径莫过于采用强制手段。为此,他只需将自己置于大斯拉夫民族之首,擦亮承自拜占庭的弥赛亚之鹰。这样他才有望击败土耳其帝国,登上君士坦丁堡的金色王座,俄国所面临的问题也将会因为获取一个更广阔的帝国迎刃而解。甚或,俄国可能一跃成为长久以来奢望成就的“第三个罗马”。但是沙皇与王朝的传统分道扬镳了,他选择了最艰难的路径。在不断加剧的世界性危机的关键时刻,亚历山大判定,自由将主导未来。他毅然决定打碎桎梏,释放国家的潜能。他无意放弃自己的权力,因为这似乎走得太远。虽然嘲弄帝国的伪君子很有诱惑力,但是鉴于其国家的局势和其本人王权的不稳定性,沙皇所设想的改革步伐确实异常大胆:他要解放农奴。夜空中寒风肆虐,而暖气融融的冬宫里,沙皇在席间来回穿梭,觥筹交错。双层釉色窗外,旖旎迷人的北国风光——白雪覆盖的广场和建筑在高高的基石上的寺庙——奇异地提升了他的权威;也许只有超凡的权威人物才能在这样一个荒凉寂寥的冰天雪地里塑造一个首都。冬宫里的宴会桌上,摆满了稀有而精美的餐具和那些只有独裁政权才能享用的奢侈品。亚历山大在每张宴会桌上都是寥寥数语,寒暄客套,然后将盛有香槟的玻璃杯放在唇边,轻轻呷上一口;宾朋们则心满意足,因为他们正与最高领袖共进晚餐。在下一张宴会桌上,沙皇会机械般地重复同样的动作。无论转向何方,他都会发现一些面孔,他们因为跳舞和饮酒,更因为接近权势人物的激动而红光满面。他意识到欢乐的面容总有一天会变为愁眉苦脸。他想象的革命会使许多军士和官员感到不快。一旦处事失当,就会激使他们公开叛变。而在首都拥有农奴的权贵们毫无疑问就会爆出反对改革的政策,恢复穷兵黩武的传统,组建新的军团,洗去昔日委曲求全之辱——昔日的军士没有抵制自由号角的号召。但高层的贵族们在沙皇实行改革、砸破其附庸的锁链时能耐心地站在一旁,依旧收取他们的庄稼,烹调他们的美食,玩弄他们珍奇的宝物吗?

帝国的铸就-漩涡中的改革巨人-1861~1871 作者简介

迈克尔·贝兰,律师出身的畅销书作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著有《最后的贵族》(The Last Patrician)等畅销书,现与妻女生活在纽约。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