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法封建制到皇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

从宗法封建制到皇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

作者:管东贵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10-09-01

评分:5分

ISBN:9787101074468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从宗法封建制到皇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 目录

序自序西羌在华夏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一、绪言二、西系跟羌人的关系三、结论:羌人东移,“着地异化”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的血缘解纽——主要以台湾社会为例周人“血缘组织”和“政治组织”间的互动与互变一、绪论二、血缘组织与政治组织间的互动及其组织力的消长三、结论中国古代的娣媵制与试婚制一、前言二、中国古代的娣媵婚三、娣媵婚的特殊礼俗四、姊妹共夫制来源旧说检讨五、姊妹共夫制跟试婚制的关系六、中国古代的娣媵制跟试婚制的关系七、结论秦汉封建与郡县由消长到统合过程中的血缘情结一、绪论二、封建思想与血缘意识三、皇帝制与血缘情结——结论柳宗元《封建论》读后——兼论中国皇帝制的生态一、绪言二、我对《封建论》的看法三、结论从秦皇到汉武历史急遽震荡的深层含义——论中国皇帝制的生态一、引言二、中国皇帝制的生态三、结论从李斯廷议看周代封建制的解体一、序言二、众说纷纭的封建制解体原因三、李斯“后属疏远”说的检讨——兼论封建制的解体四、结论秦帝国“速崩”问题的检讨一、绪言二、前人说法的检讨三、秦廷的风暴与地雷四、结论战国至汉初的人口变迁秦汉时期的一国两制——政治体制的冲突与统合汉初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一、前言二、农业技术三、土地制度与农民生活四、工商业及交通五、结论封建制与汉初宗藩问题一、绪言二、秦汉之交封建制的复活三、刘邦改造政权组成成分四、汉初的宗藩问题及其结局五、结论汉初的“众建”与“推恩”一、绪言二、汉初的宗藩问题三、“众建”与“推恩”四、结论

从宗法封建制到皇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 本书特色

《从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

从宗法封建制到皇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 节选

《从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内容简介:我与管东贵先生相识在1990年。那年秋天,他以所长的身份应邀率领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学术代表团,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并赴西安、洛阳等地参观。史语所与我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在学术传承上是同出一源。因此,我们在学术交流方面是通畅无阻,一见如故。从此以后,管先生数次来大陆,我也数次去台湾作学术访问,友谊日益加深。

从宗法封建制到皇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 相关资料

然而,这些有连续关系,而各代表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的主人是谁?尹达先生并没有说明,也未作推测。1979年,俞伟超先生对这问题提出了他的看法:“1953年以来,大家又把青海地区极为发达的一种卡约文化从寺洼文化中划分了出来。1956年,由黄河水库考古队在甘肃东乡自治县的唐汪川又发现一种‘唐汪式’遗存,它和辛店文化比较接近。……1957年,黄河水库考古队又在刘家峡水库区找到了辛店迭压在齐家之上的地层,不仅确定了齐家和辛店的早晚关系,而且动摇了过去认为辛店是从马厂发展来的认识。此后又经过二十年的工作,大体上已可把甘青地区的原始文化定为:仰韶、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这样一个序列。至迟从齐家开始,已进入青铜时代、父系家族制阶段,其绝对年代经过近年以来碳十四的测定,大致为公元前2250年至2000年左右,即和中原的夏代大体相当而出现得略早。此后的辛店、唐汪和寺洼、卡约,则一般认为是辛店、唐汪较早,寺洼、卡约较晚。由于60年代甘肃省同志……把寺洼以及与寺洼比较接近的卡约文化的年代,定在西周左右,从而就认为辛店、唐汪的年代当在商代左右。但是,青海省文物考古队的同志近年在大通上孙家寨曾屡次找到唐汪墓打破卡约墓的地层关系。……所以(青海)省文物考古队的同志认为卡约早于唐汪、辛店。有了这样一些认识,再考虑这些文化分布的地望,自然可以对它们的族属,作出一些推测了。……现在,青海省文物考古队经过大量的工作,又证明卡约文化是分布在湟水流域及其支流的广大地区,而以湟水中、上游为中心,最东只达到甘肃的永靖一带。这就是《后汉书·西羌传》所讲的羌人聚居区。从这个地域范围来看,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那里的主要居民只能是羌人,不可能是其它部落。青海省文物考古队的同志把卡约文化推定为羌人遗存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

从宗法封建制到皇郡县制的演变-以血缘解纽为脉络 作者简介

管东贵,1931年出生于江西省雩都县。1956年,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即受聘于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人类学组主任、副所长、所长。1998年退休后,改聘为兼任研究员,迄今。 另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人;台湾科学委员会人文及社会科学组兼任研究员,负责推动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之专题研究计划;东海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等校历史系兼任或客座教授。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