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技法,它是将纸覆在碑刻、青铜器、甲骨、陶瓦器、印章封泥、古钱币等器物的文字、图形、纹饰之上,采用墨拓手段,将其原大拓印在纸上的技法。《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就是一部全面讲述我国这种传统技法的专著。该书作者贾双喜先生长期供职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善本特藏部),从事金石传拓工作30年,曾师从王敏、张广泉先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刻苦钻研,掌握了丰富的传拓知识和娴熟的传拓技法,擅长石刻传拓,尤精于甲骨传拓。《问答》一书,就是他多年工作的心得和总结。
阅读全书,我个人认为《问答》一书,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内容全面翔实
《问答》一书,共设200个问题,比较全面地讲述了传拓技法的起源,传拓的材料,传拓的**工具,传拓的对象,传拓的类别,传拓的方法、步骤,传拓与响揭、摹揭、颖拓的区别,传拓技法的代表性人物以及与传拓相关的其他诸多问题,全书涉猎面较广,有相当深度,内容翔实,语言表达准确。
2.编撰形式活泼
《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
《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内容简介:传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技法,它是将纸覆在碑刻、青铜器、甲骨、陶瓦器、印章封泥、古钱币等器物的文字、图形、纹饰之上,采用墨拓手段,将其原大拓印在纸上的技法。《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就是一部全面讲述我国这种传统技法的专著。该书作者贾双喜先生长期供职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善本特藏部),从事金石传拓工作30年,曾师从王敏、张广泉先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刻苦钻研,掌握了丰富的传拓知识和娴熟的传拓技法,擅长石刻传拓,尤精于甲骨传拓。《问答》一书,就是他多年工作的心得和总结。阅读全书,我个人认为《问答》一书,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内容全面翔实《问答》一书,共设200个问题,比较全面地讲述了传拓技法的起源,传拓的材料,传拓的**工具,传拓的对象,传拓的类别,传拓的方法、步骤,传拓与响揭、摹揭、颖拓的区别,传拓技法的代表性人物以及与传拓相关的其他诸多问题,全书涉猎面较广,有相当深度,内容翔实,语言表达准确。2.编撰形式活泼传拓是一门手工技法,如何操作,如何实施,描述过程本身就易于繁琐、枯燥,作者采用问答式,一问一答,形式活泼,语言生动,针对性强,通俗易懂。如上所说,传拓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技术,单靠文字叙述难于充分表达操作方法和过程,为此作者配有大量插图加以演示,避免枯燥抽象,使得传统技法更加直观易懂,便于初学者掌握。3.注重文献根据重视并引用大量古文献是《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书中在如“什么是传统技法?现存*早的拓本是什么?什么是水前拓、水后拓?”等等诸多问答中,恰如其分地征引了古代诗文和其他古代文献,作为讲述的依据和佐证,增强了论述的说服力,同时也提升了《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的学术价值,使之与一般通俗小册子具有明显的区别。4.表达观点新颖由于作者长期从事传统技法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介绍、阐述传拓技法。一方面作者在许多问题承继前人的传统与经验,另一方面,又能根据工作实际,提出个人的一得之见和独到见解。例如,作者在传拓对象中关于石刻的分类,言简意赅,分类恰当。又如作者对碑与帖的区别,传拓与摹揭的区别,瓜皮拓、隔麻拓的区别以及响揭、颖拓、全形拓等诸多概念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些看法或言之有理,令人信服,或成一家之言,富于参考价值。
插图:答:闷拓纸要经过折、迭、浸、闷四个环节。先说第一个环节折。假设拓纸是一张2尺乘以4尺的整纸,首先把拓纸展开放平,面对拓纸,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纸的左下角和右下角,顺势用右手提起纸的右下角对准纸的右上角,用左手提起纸的左下角对准纸的左上角,双手同时向下移动1.5厘米,随着用右手把纸的右下角向回折一个2厘米的小三角,再用左手按住纸的左上角,右手抚平拓纸,使其形成对折,并再连续对折二次,每次对折要与纸的上部相错1厘米,使拓纸形成一个长条形。再说第二个环节迭。用右手把形成长条形的拓纸的右边向下向左移动,使拓纸竖长着对准自己,然后再连续对折二次,每次对折时与纸的上部相错1厘米,使纸迭成一个正方块形。在折拓纸时相错的1.5厘米和向回折一个2厘米的小三角及迭拓纸时相错的1厘米都是便于拓纸上石的时候容易揭开使用。第三个环节是浸水。先将一张折迭好的拓纸夹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间,拇指顺势放在拓纸之上,使有相错的部分向左、向上,然后使拓纸的下部在先,上部在后,在盆内的清水中穿过,并在拇指的协助下迅速取出,放在洁净的湿毛巾上,由于拓纸不宜太湿,凡每湿一张拓纸,再加上迭好的一张干拓纸,也可以两张湿拓纸,两张干拓纸再两张湿拓纸,两张干拓纸,以此类推。最后用湿毛巾包好浸湿的拓纸,在双手向下轻压浸湿的拓纸后,再用薄塑料纸包好,待搁置一段时间使其湿干均匀后就可随取随用了。第四个环节是闷纸。闷纸的时间一般要在传拓半天前进行。如果在炎热的夏天,急需传拓,一次闷纸的数量不要过多,时间也不要过长,以免拓纸发酵变质变糟。闷好的拓纸如果是一次没使完,剩下的拓纸最好放在冰箱中冷藏。关于闷拓纸的用水,北京地区一直是用清水,晋、鲁、豫、陕等地则用白芨水或胶矾水。
三国风云定军 本书特色 郭清华编著的《三国风云定军山》主题集中,眼光独到,构思新颖,引人深思。《三国风云定军山》 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可读性,全书用通俗...
黎塞留和马萨林 本书特色 黎塞留登上权力宝座给人印象深刻,但他的每一阶段都可以通过家族渊源和个人才能而得到解释。而马萨林则相反,似乎带有某种冒险家的味道,具有相...
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帝鉴图说 本书特色 《帝鉴图说(精)/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是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亲自编撰,供当时年仅十岁的小皇帝—&...
《拍卖第四十九批(品钦作品)》内容简介:品钦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最易读懂,又能全面反映其独特创作风格的一部。于1967年
大清裱糊匠-李鸿章大传 本书特色 “李鸿章大传”系列共三册。*一册《书生的事业》从1823年李鸿章出生写起,讲述了李鸿章少年科场得意,任...
明史简述 本书特色 本书是吴晗先生1962年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1979年发表在《北京师范学院学报》上。全书比较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有明一代的历史,并对其...
《蒋志鑫自述》内容简介:本书是蒋志鑫先生忆述70年人生经历和45年艺术创作的集大成之作,在他具有个性与情感的叙述中,读者得以感
596秘史-尖端科学大纪实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揭示了中国在当年受到封锁、包围和背叛的险恶环境中,是如何制造出代号为“596”的**颗原子弹的。从蒋介石派人到美国...
希腊罗马六千年: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海南出版社出版★ BBC主讲人、古代史荣誉教授托尼·斯帕福斯的力作★ 本书讲述了从青铜时代晚期到公元七世纪,一段跨越...
客舍偶闻.玉堂荟记 本书特色 《客舍偶闻玉堂荟记》由彭孙贻、杨士聪著,于德源校注。康熙戊申(七年,1668年),彭孙贻受旧友之邀北上,来到京师,游览名胜,凭吊先...
先秦野史 本书特色 占时候,出于对自然力的崇拜,人们用占卜来决定或生或死、或战或和等大事。当财物成为所谓的人事的替代物,占卜成为人们渫财的方法之一时,占卜、就披...
明德之后有达人-章太炎和他的弟子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国学传承丛书》之《明德之后有达人(章太炎和他的弟子)》,主要论述了:一、作为国学大师的章太炎,他的读书学习之...
美术考古与宗教美术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地层学与宗教美术、类型学与宗教美术、风格学与宗教美术、图像学与宗教美术、宗教发展与美术考古、宗教美术的审美经验等。美...
世界史-当代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齐世荣任总编的四卷本《世界史》中的第4卷。本卷系统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至21世纪初的...
《大征服: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内容简介:破译阿拉伯帝国迅速崛起、席卷近中东的历史密码 挖掘埋藏在剑与火之下的深层原因 全面、客
欧亚译丛-(第三辑)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专门译介国外欧亚内陆史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目的是通过精通各类外语的专业译者的努力,为国内相关学者提供国际学术界在该领域所发...
中国博物馆志-6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铜版纸全彩,文物出版社出版★ 重庆卷收入条目44条,插图359幅★ 西藏卷收入条目5条,插图43幅★ 安徽卷收入条目...
君临天下的女主 本书特色 朱子彦编著的《君临天下的女主》以女主临朝制的缘起、发展的历史过程及治理天下的功与过等内容为重点,作了全方位阐释,给今人提供历史的借鉴。...
《文明的故事4:信仰的时代》内容简介:《信仰的时代》,是“理想国经典馆”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4卷。公元325年至1300年的中古
《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作者于2003—2006年完成的五篇调研报告,涉及汽车、大飞机、柴油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