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宝宝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全书》针对中国孩子表达能力欠缺的特点,力求向家长介绍一些简单易行,但比较容易见成效的方法,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带孩子一起说、一起训练!《0~6岁宝宝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全书》帮助家长抓住孩子学习语言的几个敏感期,运用*好、*科学的八种训练方法,迅速培养孩子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对语言能力培养重要性的意识,有了这里介绍的好方法,再加上家长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成就孩子一个灿烂的人生起点
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而每个孩子其实生来就有着不可估量的语言天份。上帝赐予他们会说话的嘴巴,而父母将赋予他们善于说话的能力。只要你积极地抓住孩子0~6岁学习语言的关键敏感期,运用《0~6岁宝宝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全书》为您安排的8种*好*科学的训练方法,您的孩子一定可以将它的语言潜能发挥到极致,并在孩子的未来受益无穷。
这不是一本单纯而死板的育儿手册,《0~6岁宝宝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全书》将会为您创造全新的早期教育新概念,让您和您的孩子在生动的故事中,有趣的游戏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更能在《0~6岁宝宝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全书》的共同探索中牢牢增加您和孩子的亲密联系。家长会通过这本书更加了解宝宝,而宝宝也会在家长的陪同教育阅读中逐渐善于表达自己。
《0~6岁宝宝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全书》将用*亲子的教育方式,给你的宝宝*科学的训练方法,成就未来的口才家!
《0-6岁宝宝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全书》针对中国孩子表达能力欠缺的特点,力求向家长介绍一些简单易行,但比较容易见成效的方法,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带孩子一起说、一起训练!《0-6岁宝宝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全书》帮助家长抓住孩子学习语言的几个敏感期,运用*好、*科学的八种训练方法,迅速培养孩子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对语言能力培养重要性的意识,有了这里介绍的好方法,再加上家长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成就孩子一个灿烂的人生起点。
第一章 通过日常交流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多与孩子交流孩子的语言学习是从听、模仿开始的。所以,家长要尽量抽出时间,多和孩子说话。要知道,家长和孩子说得越多,孩子学习的机会也就越多。特别是3岁之前的孩子,他们受到词汇量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很难主动寻找出什么话题。这就需要家长通过对话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促使孩子思考、练习表达,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案例】多多一出生,当了妈妈的我就变得“絮絮叨叨”了——无论是给他喂奶、换尿布,还是帮他洗澡,我都要用清晰的语言告诉孩子“我在干什么”,也不管多多能不能听懂。即使在户外,我也是看到什么就指给孩子看,并告诉他“这是杨树”、“这是柳树”、“这是红色的野花”、“汽车拐弯儿了”……总之,我会跟孩子说个不停,哪怕经常把自己说得口干舌燥的。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多多能多积累一些词汇。这样,会更易于他理解语言的内涵。等到他想说什么的时侯,对语言的运用也会更自如了。我的苦心也没有白费。在多多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会用表情或者“咦”、“啊”回应我。这也是我们最早的交流。等多多能基本明白我说话的意思了,我就不再“自言自语”了,我会问多多“对不对”、“是不是”等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试着去判断。当然,继续多和孩子说话仍然是我的责任。但此时这样做,不仅是告诉多多该怎么说,更是刺激他和我一起说。慢慢地,我也会试着问他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比如说,“你想看什么动画片?”“你喜欢什么颜色?”这时,多多也大都能回答。也许是因为听出了语感,多多学话也特别快。邻居有几个小朋友,和多多差不多大,在他们还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的时候,多多就已经很能说了。而且多多说话时,基本能做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其他孩子的家长问我有什么诀窍,我觉得要说诀窍,就是家长多讲。当然,更要逗孩子多说,这也许是最笨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了。案例中,多多妈妈成功的诀窍,就是“家长多讲”、“逗孩子多说”,其实这也正是对孩子进行早期语言教育的关键。先说“家长多讲”。家长可以和孩子说的话很多,但在说的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有的家长喜欢自言自语,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家长一边整理房间,一边说“这桌子真脏”、“该浇花了”等。可孩子呢,却在一旁玩着自己的玩具,对家长的话充耳不闻。为什么,是孩子故意和家长作对吗?当然不是。只是孩子根本不知道家长是在和他说话。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和孩子交流时,要么看着孩子的眼睛,要么叫着孩子的名字。总之,要让孩子意识到你是在和他说话,这样他才有可能去注意你在说什么。否则,孩子就会觉得你说的话和他无关,他就不会在意,这时候,即使家长说得再多,也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还有的家长总爱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势。很多家长和孩子说话,语气生硬,态度严肃,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排斥、逆反的心理。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可以坐下或者蹲下,目的是尽量和孩子保持同样的高度。家长这样做,会让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觉,听你说话时也会更加认真。家长说话的语气也应该尽量平和,不要让孩子感到压抑。再说“逗孩子多说”。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加强和孩子之间的交流。1.利用孩子的兴奋点和孩子交流交流需要兴趣,如果想让孩子多说话,就要寻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如果孩子爱看《 奥特曼 》,就让孩子讲讲奥特曼是怎样消灭怪兽的;如果孩子喜欢吃苹果,就让孩子说说苹果的样子和味道。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家长要想和孩子交流,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世界,并尽量让自己和孩子拥有一样的童心,这样才能和孩子成为朋友,才能在孩子和你说话时没有压力和负担,孩子表达起来也会更加从容、自然,才会愿意多说。2.通过提问展开对话提问是“逗孩子说话”的方法之一。家长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孩子和自己交流,练习表达。如家长可以问孩子:“中午在幼儿园吃什么?”也许孩子回答问题后,还能想起幼儿园其他一些有趣的事,并讲出来,这就是一次很好的交流。如果孩子没有往下说,也没关系,家长可以继续问下去,家长可以问孩子“今天做了什么游戏”、“学了什么知识”等。同时,家长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做出或吃惊、或羡慕的表情与孩子进行配合,让孩子获得满足感,有意愿继续表达下去。3.适时地和孩子展开辩论家长和孩子交流,除了让孩子能够讲述发生了什么,还要有意训练培养孩子能够表达出自己观点的能力。和孩子展开辩论,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如孩子说喜欢喜羊羊,家长就可以说自己喜欢灰太狼,然后各自说各自的理由。如果孩子说不出为什么喜欢喜羊羊,那么家长就先说说喜欢灰太狼的理由,这相当于给孩子做一个示范。然后,再让孩子去寻找喜欢喜羊羊的原因。这种辩论式的交流,可以促使孩子在说之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然后再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对增强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很有好处。给父母的贴心提示家长和孩子交流时,应尽量采用“拟人化”的儿童语言。这种语言符合孩子的心理,更易于他们理解。如,该睡觉了,孩子却还想玩他的变形金刚,不肯上床。这时,家长就可以说:“变形金刚都陪宝宝玩了一天了,累得没有力气了。宝宝送它回家睡觉好不好?把变形金刚累坏了,可就没人陪宝宝玩了!宝宝乖,跟变形金刚说‘晚安’!”家长这样说话,不仅易于孩子理解,也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同时,这种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也会促使孩子说起话来变得丰富有趣。让孩子熟悉对话的规则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4岁的时候,就很能说了。但他们此时的表达,往往很“任性”,即想说的时候不停地说,不想说的时候谁也不理——这种与人交流的方式,往往会忽略旁人的感受。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对话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需要讲究规则的。要知道,基本的对话规则,是对话得以进行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可“规则”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孩子很难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掌握,这就需要家长的提示、讲解。【案例】回到家,嘟嘟就一直撅着嘴。爸爸关心地问:“嘟嘟,为什么不高兴?”嘟嘟满脸委屈地说:“在幼儿园时,明明欺负我!”听嘟嘟这么说,爸爸感到事情很“严重”,就赶紧把嘟嘟抱到自己腿上,关切地问:“来,告诉爸爸怎么回事!”嘟嘟一边掉眼泪,一边说:“我让明明擦黑板,他不擦!还瞪我……”要知道,嘟嘟在幼儿园里可是班长,负责帮老师“安排”班里的工作。班里的小朋友也都要听嘟嘟的“指挥”。可明明不听话,这让嘟嘟很没面子。爸爸听嘟嘟这么说,也一时搞不清是哪里出了问题,他只能试探地问嘟嘟:“你是怎么跟明明说的?”嘟嘟抽泣着说:“我就在教室前面喊‘明明,别偷懒,擦黑板!’他没理我,我再叫他,他就瞪我……”听到这儿,爸爸就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嘟嘟说话那么凶,别的小朋友当然不愿意理他了。爸爸想了想,摸着嘟嘟的头,说:“嘟嘟,爸爸渴了,先帮爸爸倒杯水,好吗?”嘟嘟听爸爸这么说,赶紧点点头,然后从爸爸的腿上跳下来,跑去给爸爸倒水。很快,嘟嘟就把水端来了。接过嘟嘟手里的水,爸爸突然问:“嘟嘟,你再学一遍,你是怎么跟明明说的?”嘟嘟站在那里,叉着腰学道:“明明,别偷懒,擦黑板!”爸爸故意将刚喝进嘴里的水吐了出来,瞪大眼睛说:“嘟嘟,你怎么那么凶?要是我,我也不理你!”“我凶吗?”嘟嘟不解地问。“当然凶了!吓我一跳!你想想,我刚才让你帮我倒水,是怎么说的。你又是怎么跟明明说话的?你那样做对吗?”爸爸语重心长地说道。听爸爸这么说,嘟嘟也觉得自己有错,后悔地问爸爸:“我这样说话,是太凶了。那我该怎么做呢?”见嘟嘟这么快就承认了错误,爸爸赶紧宽慰儿子道:“跟明明道个歉,以后说话不要那么凶,就没事了!”“真的吗?”嘟嘟有些不相信爸爸说的话。“当然了!”爸爸胸有成竹地说,“放心吧,明明不会那么小气的!”虽然爸爸这么说了,可嘟嘟还是有些担心。第二天早上,爸爸送嘟嘟去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看到了明明和他的妈妈。爸爸带着嘟嘟去和明明道歉,嘟嘟不好意思地说:“明明,对不起,我昨天太凶了……”没想到,明明却抢着说:“昨天妈妈批评过我了,是我不好……”听到孩子们这么说,两个家长都笑了。嘟嘟爸爸赶紧说:“好了,没事了,你们都是好孩子,快去上课吧!”嘟嘟和明明笑着,一起向幼儿园大门跑去。案例中,嘟嘟因为语气不得当,所以得罪了小朋友。嘟嘟自己呢,却对此浑然不知。幸亏爸爸及时发现了问题,并告诉嘟嘟错在哪里、如何改正,才没让嘟嘟继续错下去。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的实践,向孩子灌输对话的以下规则:1.对话的平等性“平等”,就是要告诉孩子,对话的双方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谁也不能剥夺别人说话的机会。如日常生活中,家长与孩子对话时,就应该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平等”的感觉。这样,孩子在跟其他人对话时,也能够在很和谐的气氛中进行。2.对话的开放性“开放”,就是要让孩子敞开心扉,告诉孩子对话的双方应该用心交流,谁也不能封闭自己的心灵。如,家长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和别人说话时要坦诚。3.对话的理解性“理解”,就是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有的时候,孩子并不能想到那么多。如,妈妈病了,孩子却吵着去动物园。这时,家长就应该提醒孩子:“你病的时候有多难受,妈妈现在就有多难受,你忍心让妈妈陪你去动物园吗?”4.对话的灵活性“灵活”,就是告诉孩子没有什么是固定的,对话时要随机应变。因为,就对话本质而言,是不可指示、不可预设的。 如,家长会告诉孩子:“你踩了别人的脚,要跟别人说‘对不起’。”孩子记住了,但只会在踩别人脚的时候说“对不起”。如果跑得太快撞了人,就不知道说什么了。这就是家长的失败。所以,家长要想办法,提高孩子对话时的灵活性。让孩子能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语言,解决问题。总之,孩子的语言表达需要天分,但更需要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如,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能有地方说;家长更要为孩子灌输正确的表达观念,让孩子说得合规则、有水准。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能说、会说的好孩子。给父母的贴心提示为了提高孩子的应变能力,家长可以多为孩子设置场景让他们边表演边说。如,妈妈扮演一位帮助孩子过马路的阿姨,爸爸扮演陌生人问路等。然后让孩子想该怎么说、怎么做。如果孩子不会说或者说得不正确,那么家长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把正确的对话方式演示给孩子看。通过这种形象的表演与示范,孩子可以更好地学会应对各种突发场面。过分满足孩子需求,会延迟孩子语言发展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语言发展相对比较缓慢。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生活环境的不同,也会造成语言能力高低的差异。很多时候,家长太勤快,孩子就会变懒——如果家长把孩子照顾得太好,让孩子没有“需求”可“要求”,就会让孩子“无话可说”,无形中就阻碍了孩子语言的发展。【案例】文文快两岁了,他是个非常“安静”的小男孩儿。因为,文文除了会喊“爸爸”、“妈妈”外,其他什么也不会说。如果有什么需要,他就用手比划。爸爸带文文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证明文文的听力正常。经过多方求医,爸爸才明白,文文不讲话的原因,是文文很少与人互动,缺少语言的刺激。原来,文文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很少有时间陪他。而负责照看文文的爷爷、奶奶,又都太疼孙子,总把文文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但老人家毕竟年龄大了,精力有限,没有太多的体力陪文文说话、玩。不过幸好文文内向,不像一般孩子有粘人的习惯。即使没人陪他玩,他也不哭不闹,就静静地坐着看电视。老人觉得很省心。可时间长了,问题就出来了,爸爸妈妈发现:大人和文文说话,他会静静地听,也好像明白其中的意思,但就是不开口说话。看着和文文年龄相仿的孩子都跟个小大人儿似的,能和家长聊天了,可文文却还是那么“惜字如金”,爸爸妈妈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案例中,家庭的环境直接阻碍了文文语言能力的发展。这导致文文在将近2岁时,还仍未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这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生活中,家长要适当对孩子“狠”一点儿。就是绝对不能在孩子未充分表达需求前,就把东西送到孩子面前。这是为了给孩子制造表达的机会,说出自身的需求。对于孩子的需求,家长可以装作没听懂,这样可以促使孩子进行更完整的表达。刚开始时,孩子可能只会通过几个简单的词汇,如“苹果,吃”、“水,瓶”等来表达自己的欲望。慢慢地,就会发展成简单的句子,如“吃苹果”、“我要水”等。最后,再引导孩子说出完整的句子,如“我想吃苹果”、“妈妈,我想喝水”等。这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需要语言的积累。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表达清楚后,再满足孩子的欲望,不要因为一时的心软而前功尽弃。有的时候,家长也可以故意把孩子特别喜欢的食物或玩具,放在他们“能看到,却拿不到”的地方,给他们创造表达的机会。要知道,很多对话是需要“契机”的,而这种“契机”,很多时候是需要家长创造的。总之,家长要开动脑筋,让孩子有机会练习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达到成熟运用的境界。给父母的贴心提示让孩子练习“要”东西,是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表达能力。但不能养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的毛病。对于那些不能给孩子的东西,家长要坚决拒绝,但要给孩子讲明不能给他的原因,而不是简单的拒绝。当然,也要让孩子知道,不能随便跟外人要东西。因为这是不礼貌的。除此之外,家长也可以适当地向孩子提一些要求,如,对孩子说:“宝宝,帮我拿个苹果!” 。家长可以通过这种演示,向孩子展示正确的方法,让孩子知道想要东西时该怎么说。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是家长最好的镜子,你展现给他什么,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展现。不要常用“儿语”与孩子说话所谓“儿语”,就是指在孩子刚开始学说话时,为了方便孩子记忆,便将孩子容易发的音重叠后使用,如“球球”、“灯灯”等。在婴儿期和孩子说“儿语”的目的,是便于引起孩子的注意和模仿,以刺激孩子及早说话。如,教孩子把“脚”叫做“丫丫”、把“狗”叫做“汪汪”等,这些词汇好像更形象,更适合孩子掌握,能够促使孩子多说。但是,早教专家们并不主张一直跟孩子说“儿语”。因为,过多和较频繁地使用“儿语”,可以说是能力低的一种表现。所以,在孩子1岁半左右时,就要尽量减少或停止使用“儿语”,否则很可能会影响孩子语言和个性的发展。【案例】让孩子学说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说话需要三十多块肌肉的配合才能完成,让孩子学会发一个音,旁边的大人就要废上半天的功夫。所以,为了能让女儿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意思,我和孩子说话时,就多采用“儿语”,如,孩子吃饭要用“勺勺”、出门要穿“裙裙”、上车要买“票票”等。一开始,还觉得女儿这么说话很可爱,所以即使孩子大一些了,也没做太多的纠正。但很快,麻烦就来了。等孩子到了快上学的年龄,因为说惯了“儿语”,再让她用正确的词表达,才发现这比登天还难。后来,等有了小女儿后,我就吸取了教训,坚决不和孩子说“儿语”,坚持和小女儿说规范标准的语言。果然,小女儿满了1岁8个月后,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她就能从说两个字的词,进步到说十四五个字的长句子了。小女儿的进步,给了全家人一个惊喜。显然,小女儿其实早已积累了很多,只不过在语言爆发之前,她空腔用于发声的肌肉力量还不够好。一旦她开口说话,便会因为之前听到的都是规范标准的语言,所以小小年纪用词就会很规范准确,而且表达能力也高出同龄孩子一大截。小女儿的语言发展让我明白:语言是有积累的,即使孩子暂时没有开口说话,他们也能预先储备很多词汇信息,就如同贮满水的管子,只待“阀门”打开便奔涌而出。案例中,这位妈妈在权衡利弊后,坚决采用规范标准的语言同孩子进行交流,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阶段性,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根据这一规律,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促使孩子的语言能向更高的阶段发展。【案例】孩子1岁左右时,经常发出一些重叠的音,如“抱抱”、“饭饭”“打打”等“儿语”。这个时期的孩子,只能发出这些简单的音,家长不妨将计就计,为的是不挫伤孩子表达的积极性。但当孩子大一些的时候,他们就能发出多种读音,家长就不能再纵容孩子了。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儿语”表达方式,要训练孩子尽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来了一辆汽车,不要跟孩子说“嘀嘀来了”,应该说“汽车来了。”然后再看见汽车后,可以问孩子“这是什么?”然后让孩子告诉你“这是汽车。”只要有家长正确的引导,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加强,“儿语”现象很快会成为过去。有些家长认为“儿语”很有趣,不仅不纠正孩子,连自己也要用“儿语”与孩子对话,这样做,很可能会拖延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如果一直让孩子这样“幼稚”下去,对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给父母的贴心提示有的孩子发音能力弱、词汇量小,如果不用“儿语”就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此时,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用动作辅助自己的表达。当然,为了让孩子知道语言是可以“表演”的,家长可以先表演,让孩子猜家长在做什么,然后再让孩子加入到家长的“表演”中来。如家长先给孩子表演一个吃桔子的动作,然后让孩子猜家长在做什么。孩子猜对后,会特别兴奋,表达的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只要家长略加指导,大多数孩子都能一边学着家长的样子,一边说道:“先在篮子里面拿一个桔子,剥了皮,取出一瓣桔子,放在嘴里吃掉了。”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表达就会连贯起来。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边说边做”。为了让孩子能够说得完整,家长可以先让孩子把动作做一遍再说,或者干脆边说边做。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孩子的表达更有条理,也更生动详细。留意孩子的自言自语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3岁,就会出现自言自语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会表现得比较明显。如,孩子会一边画画,一边说:“这是房子,房子里住着熊爸爸、熊妈妈……”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独白”,是一种孩子的语言的自我调节机能。孩子可以通过自言自语这种行为,调节自己,帮助自己驱除孤独感。因此,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更何况,孩子自言自语非常有助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案例】妞妞是个不太合群的小姑娘,最多只能和两三个小朋友一起玩。如果一起玩的孩子多了,妞妞就会显得不适应。为此妈妈一直很担心。最近,又发生了一些让妈妈更发愁的事情。妈妈发现,妞妞一个人时,经常会自言自语。妈妈仔细听,发现妞妞总讲一些以前发生过的事、别人说过的话。后来,妈妈一听到妞妞自言自语,就赶紧制止她,或者找妞妞说话岔开话题。遗憾的是,根本没有效果,妞妞像着了魔一样,依旧自言自语。3岁半以后,妞妞这种自言自语的现象更严重了。她独自玩或走路时,都会自己跟自己唠叨。妈妈担心极了,真害怕妞妞得了自闭症。为了这,妈妈还带妞妞去看了医生。医生全面了解了妞妞的情况后,对妞妞的“病情”进行了解读:原来,妞妞的自言自语,很大程度是想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因为语言能力的限制,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才会讲以前发生的事、重复别人的话。比如妞妞总重复老师说的“杜宇怎么这样呢”,其实妞妞是想说“我很生气杜宇对我这样做,我不喜欢杜宇这样做”,但妞妞的自我力量太弱小了,她不敢这样明确地表达,所以只能重复老师说过的话。另外,医生建议妞妞妈妈在家里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如在妞妞重复其他人的话的时候,妈妈可以温和地问妞妞:“你是不是很生这个小朋友的气啊?”这么问的目的,是要引导孩子最后自己说出来“我很生气”这几个字。通过这种训练,孩子慢慢就会表达自己,而不用重复他人了。案例中,妞妞的自言自语着实把妈妈吓坏了。请教了医生之后才知道,妞妞的这种现象,是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表现。只要家长引导好,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妈妈这才放了心。孩子的自言自语可以分为很多种形式,家长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给孩子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和提示,强化他们的语言能力。有时,孩子在遇到问题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就会产生一些“问题语言”。如孩子画画的时候,可能会一边找水彩笔一边说:“我的水彩笔到哪儿去了?”孩子在给花涂颜色前,会犹豫不决地说:“哪种颜色的花好看呢?”……孩子此时的自言自语,不是真的要在家长那里寻求答案,而只是下意识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以此种方法来唤起、强化自己的记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尽量不要搭茬儿,让孩子自己去想、去说就可以了。有时,孩子会一边游戏一边把自己的动作编成故事讲出来,我们把这种语言称为“故事语言”。如孩子玩过家家,会一边给娃娃穿衣服,一边说:“宝宝乖,妈妈给你穿衣服……”家长尽量不要打断孩子的故事,尽量让孩子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是非常有好处的。当然,孩子的想象力是有限的,为了让孩子能够多说,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构建一些想象空间,让孩子继续说下去。如等孩子给娃娃穿完衣服,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的时候,家长可以建议孩子给娃娃做饭、带娃娃散步等。这些都是很有益的提示。总之,孩子的自言自语是其思维发展所经历的重要阶段,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家长一定不要剥夺孩子自言自语的乐趣。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6岁以后,这种自言自语的现象会逐渐消失。但如果到了8~9岁时,孩子还常常自言自语,那家长就要注意了。因为这就不正常了,可能是一种病态,要及时带孩子到相关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给父母的贴心提示通过孩子的自言自语,家长也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因为,孩子的自言自语是来自他们内心的语言,是对他们情绪的最好表达。对于孩子情绪上的波动,家长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给予引导。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自言自语都是正常的。如,有的孩子电视看多了,会得一种叫做“儿童电视孤独症”的心理疾病,这种病症的主要表现为:孩子看电视上瘾,且看电视时不让他人打扰;不停地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甚至将自己当做剧中人;不能正常地应对日常生活,文不对题地自言自语等。此时孩子的自言自语,就是一种病态的表现了,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消除孩子对电视的迷恋。为了让电视发挥有益的作用,家长可以在孩子看完电视后,让孩子复述电视节目的情节。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孩子从电视中跳出来,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分析、表达和判断能力,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引导孩子说完整的话2岁前的孩子说话是不完整的,他们往往用一两个词语表示一句话的意思,如,孩子说 “袜子、袜子”,随着不同的情境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意思,他可能是想说“我要穿袜子”,也可能是要说“袜子掉了”等等,家长要根据孩子说话时的动作、表情来理解孩子的意思。而3岁后的孩子基本就可以说完整的句子了,如果这时孩子依然用一两个词表示一句话的意思,家长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孩子说完整的话。【案例】晚饭后,妈妈拿出了一叠白纸和一支蓝色的水彩笔,要教扬扬画小房子。妈妈画的小房子可漂亮了,扬扬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要把妈妈的笔抢来自己画。嘴里还喊着:“笔,笔……”妈妈皱着眉,看着扬扬,假装奇怪地问:“你要做什么?”扬扬因为画画心切,所以赶紧说:“要笔,画画!”其实,即使扬扬不说,妈妈也明白他的意思。只是妈妈想通过这种方式,训练扬扬完整表达的能力。妈妈采用这种方式引导扬扬已经很久了,只是一直看不出什么成效。这次记住了,下次再说,还是“半截话”,妈妈为此很发愁。妈妈本想让扬扬再说一遍,怎想扬扬眼疾手快,一下把笔抢走了。扬扬一抢到笔就开始画。没画几笔,扬扬抬起头,看着妈妈说:“妈妈,这个笔好臭,不好闻。” “哇!扬扬,你好棒啊,居然会说这么完整的话了。妈妈真高兴!”妈妈兴奋地说。扬扬看到妈妈这么乐,也笑得把眼睛眯成了一条线。案例中,妈妈有意识地培养扬扬说完整的话,最终取得了效果,是一件十分让家长欣慰的事情。作为家长,要时刻有训练孩子说话的意识。这样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取得进步。其中,要引导孩子说完整的话,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措施:1.纠正孩子以动作、表情代替语言的习惯,要求孩子用完整的话语表达在有些人家里,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家人都围绕孩子转。孩子需要什么东西,只需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周围的人立刻会满足他的要求。对于这样的孩子,想要他说完整的话,家长必须严格要求。如,孩子指着草莓说:“我要!”家长要装作不解地问他:“你要干什么?”孩子说:“要草莓。”家长引导孩子说:“原来宝宝要吃草莓啊!”并要求孩子完整说出“我要吃草莓”,然后再拿给他吃。2.与孩子做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说完整的话如,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神奇的口袋”游戏,在口袋中装进若干玩具,妈妈与孩子一起轮流摸,每摸到一样玩具必须说出“我摸到了什么”、“我们可以用它干什么”等。如果摸到一只小猪储蓄罐,则可以说:“我摸到一个小猪储蓄罐,我们可以用它来存钱。”如果摸到皮球,就可以说:“我摸到了一只皮球,我们可以拍皮球。” 3.让孩子看情节简单的图片,并进行描述启发孩子让他讲述图片的内容,如,教孩子看图说:“这是一只叼着胡萝卜的小白兔。”当孩子叙述不完整时,家长可以补充有关的词句,让孩子复述。给父母的贴心提示一般情况下,孩子在4岁前就应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进行表达,如“妈妈吃饭”、“踢足球”等。5岁左右的孩子,基本上能对大部分简单句进行正确理解,还能用完整的句子讲述自己的经历或是图片上的内容。这时,家长除了要注意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外,还应注意对孩子表现力的培养,如鼓励孩子说话时逐步做到大声、清楚、富于表情等,并用于表述自己的意见等,让孩子的语言不仅完整,而且生动。多与孩子说悄悄话,提高孩子说话的兴趣生活中,家长和孩子说悄悄话的机会是很多的。如,家里有人休息时,家长和孩子说话时就可以悄悄地说。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孩子说话的积极性,还可以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不能打扰别人休息”这种基本礼仪。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哪里做得不够得体,家长也可以采用悄悄话的方式提醒孩子。这样做,不仅可以为孩子留住面子,也可以让孩子学会善意地提醒。善于模仿的孩子,会非常愿意采用这种方式表现、表达。总之,悄悄话的神秘感更易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多说。生活中,家长还可以把“说悄悄话”当做一种游戏,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神秘色彩,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颜秉宏 拥有16年资深幼儿教育经验,对于幼儿智力开发的教育有过专业性研究和实践,参与编写过多部幼儿教育的教材书,在博锐智教育机构对于儿童语言类教材的编著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皮皮兔的快乐课堂-全10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全美广泛使用的品格教育教材★既幽默风趣,又有教育意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养成良好品格...
小淘气尼古拉绝版故事3-新邻居 内容简介 尼古拉的淘气、调皮、没有恶意的“恶作剧”,独出心裁的“捣乱”,让你觉得这个清澈如水、童趣盎然、好奇心无处不在的男孩子就...
学会责任和担当-恰恰特快车图画书-5 本书特色 本书是“恰恰特快车图画书”系列的第5本。威尔森第二天要去送邮件,前一天却跟可可比谁更能熬夜;布鲁斯特已经到达...
阿罗房间要挂画 本书特色 在美国,有一位小男孩阿罗,在他天马行空的世界里,凭借着一枝彩色笔,画出了自己的无数梦想。阿罗随心所欲,阿罗心想事成,阿罗在他的世界里涂...
好乖乖童书馆:幼儿经典故事精选20种(全20册)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影响了两代人成长的优秀图画书。翻开这些书的时候,大人们会想到自己的童年,孩子们...
幼儿启蒙大图卡:拼音早教卡+0岁启蒙卡+识字大卡+0-3岁认知卡+0岁开智卡+0-3岁早教卡+数学大卡+英文早教卡 本书特色 大开本,大图片,大容量,图案美观,...
《探索成就师生的理想教育》内容简介:本书按“教育就是成就,成就学生,成就教师”的理念,从“学习成就师生的理论经验”“探索成
早识300字 本书特色 《小婴孩:早识300字》识字功能齐备,极具实用性。标准专业的字形、字音、字义、组词、英文能够帮助宝宝循序渐进地轻松掌握每一个汉字。《早识...
橘色的马 本书特色橘色的马凭半张相片寻找失散多年的兄弟,橘色的房子、跑得快的车子、黑色头发的狮子都一 一来相认,但都不是他的兄弟……后来,他遇见咖啡色的马,成为...
我会数一数 本书特色 学龄前的儿童在某个阶段,很喜欢用小手抠东西、戳洞洞,细心的妈妈们就会发现,这是宝宝到了细微小动作发展的关键期。本套《奇妙洞洞书》特为宝宝的...
世界地图-儿童涂色书 内容简介 《世界地图:儿童涂色书》旨在培养孩子的涂色能力,通过手指运笔的流畅、眼睛对色彩的领悟、大脑对画境的想象,逐渐促进儿童智力...
没有谁知道-幼儿情商培养图画书 本书特色 《幼儿情商培养图画书》系列共8册。书中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富有深意。阅读这些温暖的故事,小朋友可以提高情商,学会如何...
宝贝就是这样爱你(精) 本书特色 “我爱宝贝”系列包括:《宝贝,知道我有多爱你》和《宝贝,我就是这样爱你》共两册。因为爱,所以爸爸妈妈们...
我的秘密花园-德国儿童情景体验翻翻书 本书特色《德国儿童情景体验翻翻书》是一套含有翻页、折页和扭动转盘等精巧设计的玩具书,可以带领孩子们在玩耍中探索世界,发现奥...
鸟窝里的树(爱的教育图画书)--王一梅童话系列 内容简介 作家王一梅创作的童话,以故事的形式把孩子们引领进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发掘、体会情感的内...
弟子规大书-Baby book 本书特色 清英主编的《弟子规大书/babybook》代代相传的中华道德规范,朗朗上口的蒙学诵读经典,大字注音、精美彩图...
狐狸和兔子-马神医选徒弟-幼儿故事阅读和欣赏-大班-1 本书特色 《幼儿故事阅读与欣赏?大班1:狐狸和兔子?马神医选徒弟》讲述从前,有一只狐狸,有一只兔子。狐狸...
你会认时间吗?-(全2册)-内赠贴纸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海豚出版社出版★ 适读人群 :4-7岁★ 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教会孩子认识、读写、计算时间★ 图...
托尼.沃尔夫最美故事成长经典-2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未来出版社出版★ 意大利画家托尼·沃尔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而且是一位极具童心的画家,他能够将各种...
孟子-彩色注音版 本书特色 "蔡志忠国学启蒙系列",是漫画大师蔡志忠专门为小学生设计的一套国学启蒙读物,他用流畅简练的线条,幽默轻松的故事、简洁明了的语言诠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