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文人研究

延安文人研究

作者:吴敏

出版社:香港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2010-1

ISBN:978962374463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吴敏生于1965年,祖籍湖南湘乡。1982-1989年在北大中文系读本科、硕士。2002年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黄修己教授。2004-2006年在复旦中文博后流动站,师从陈思和教授。现为广州华南师大文学院教授。有《试论40年代延安文坛的“小资产阶级”话语》等关于延安文学方面的论文和专著《宝塔山下交响乐:20世纪40年代前后延安的文化组织与文学社团》等。此外有性别文化研究的论文若干

作品目录

《文学探索丛书》总序

绪言 关于“延安文人思想转变”的文图
第一章 “公家人”群体的形成及其生存语境
第一节 “公家人”的生活体制和文化活动
1.文人成了“公家人”
2.理想化的“青春气”
第二节 王实味事件:文学与政治的冲突
1.“托派”恐惧症
2.王实味:“五四”思想文学的儿子
3."王实味事件"与“新”的读者群:文化人与军政人
4.王实味批判与“小资产阶级思想”
5.批判中的王实味以及王实味的同情者
6.1942年以后延安的文化活动管理以及文艺氛围点滴
第三节 延安的文人观、文学观与“小资”问题
1.中共的知识分子观、关于文化人的政策及其变化
2.思想资源:列宁、斯大林、高尔基谈知识分子
3.文艺家与“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情感、文学观
4.政界里的整风运动与文艺界里的“小资”问题
5.延安政策思想的实施方式
6.文学批评中的“小资”
第四节 文人与毛泽东的友情
第二章 周扬:探寻“艺术”与“政治”之间的通道
第一节 在“文学”与“政治”之间的思想徘徊
1.突张“政治”和研究“艺术的特殊性”
2.“政治”内涵的递变:从“民族解放运动”到“政党领导”
第二节 关于资产阶级文学和文学大众化
1.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现代文学的否定
2.对资本主义古典艺术和对中国五四文学“欧化”倾向的肯定
3.工农文艺是中国新文艺的方向
第三节 周扬的“小资观”
1.“作家走着他特有的艺术知识分子的步伐”
2.作家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
第四节 “突变”:周扬对王实味的思想批判
1.周扬《王实味的文艺观与我们的文艺观》与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王实味思想
2.周扬1942年前后文学批评活动的对比
第三章 何其芳:文人的“新社会梦”
第一节 书斋“画梦”和“埋葬”旧我(1931-1938)
1.“梦里”和“梦外”的两个世界
2.对于现实人生的激情
3.书斋“艺术”的焦虑
4.给自己的过去“送葬”
第二节 “梦化”延安与多重声调(1938-1942)
1.“新社会梦”与“趋新弃旧”
2.黏附心理和自卑情绪
3.择美避丑与两重声调
第三节 变异的“新社会梦”与“文学梦”(1942-1949)
1.带头忏悔与学习革命理论
2.改造自己,改造艺术
3.走向异化:何其芳194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批评
附录:何其芳作品版本校读记略——以诗集《夜歌》和论文《关于现实主义·序》为例
第四章 丁玲:沉重的“转变”脚步
第一节 知识者与环境“对立-互融”的表述
1.高高站立的知识者形象
2.融合于环境的知识者
第二节 突转:“缴纳一切武装”
1.批判王实味的“突转”
2.犹疑、沉重的“转变”:自我战斗的痛苦
3.《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缝隙”
第五章 政治涡流与延安文人的文化病症
第一节 文人生存语境的湍流漩涡
1.延安的政治文化力量
2.延安文人的“公家人“身份
第二节 延安文人的文化病症
1.文化自卑心理与衰弱的个性意识
2.衰微、褊狭的文学理性精神
(1)对”小资“文学的批判理路
(2)对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探讨和研究
(3)对于毛泽东《讲话》及其”群众化“理论
(4)对于同时期的”异质“文学倾向
(5)对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问题以及”政治“的内涵
(6)一极化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文化”缝隙“与痛苦的”二重人格“
结束语
附录一 延安时期的萧军:政治意识形态的自觉疏离者
附录二 延安文化活动记事及三文人创作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吴敏生于1965年,祖籍湖南湘乡。1982-1989年在北大中文系读本科、硕士。2002年在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黄修己教授。2004-2006年在复旦中文博后流动站,师从陈思和教授。现为广州华南师大文学院教授。有《试论40年代延安文坛的“小资产阶级”话语》等关于延安文学方面的论文和专著《宝塔山下交响乐:20世纪40年代前后延安的文化组织与文学社团》等。此外有性别文化研究的论文若干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