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但人本身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社会功能一直未变,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却越来越复杂罢了。借古鉴今,只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不仅是指官场,也包括职场、商场,乃至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本书的史例选取详实丰富,而论述评议则犹如画龙点睛,一针见血,相信一定能让广大读者收益颇丰。
在仔细揣摩了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之后,我发现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经常与他们宣称遵循的那些原则相去甚远,例如仁义道德,忠君爱民,清正廉明等等。真正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在更大的程度上是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这种利害计算的结果和趋利避害的抉择的反复出现和长期稳定性,分明构成了一套潜在的规矩,形成了许多本集团内部和各集团之间在打交道的时候长期遵循的潜规则。这是一些未必成文却很有约束力的规矩。我找不到合适的名词,姑且称之为潜规则。
——吴思
《一本书读懂潜规则:古代官场中的生存法则》内容简介:尽管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但人本身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社会功能一直未变,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却越来越复杂罢了。借古鉴今,只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不仅是指官场,也包括职场、商场,乃至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一本书读懂潜规则:古代官场中的生存法则》的史例选取详实丰富,而论述评议则犹如画龙点睛,一针见血,相信一定能让广大读者收益颇丰。
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为结束存在已久的藩镇割据局面并使之不再出现,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杯酒释兵权”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唐末,藩镇割据,各地节度使专权拥兵而上抗朝廷命令,朝廷对节度使的叛服无常则多是束手无策,因而导致“国擅于将”的局面。唐代宗以后,又出现了节度使由士卒拥立的情况,而且愈演愈烈,又形成了“将擅于兵”的局面。赵匡胤本人就是沿用前代惯伎,乘后周主幼国疑之机,以军卒拥戴的形式发动兵变,篡得帝位,建立宋朝的。因此,如何防止军卒重演故伎,对其他高级将领也搞黄袍加身篡夺政权的“把戏”,便成了宋太祖赵匡胤夜不成寐的一块心病。史书载,赵匡胤即位后,在诛灭了李筠、李重进叛乱后不久,即召谋臣赵普问计。赵匡胤说:“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赵普回答说:“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话还没说完,赵匡胤就已心领神会,连忙打断赵普的话,说:“卿勿复言,吾已喻矣。”唯恐被身边的人泄漏出去。时隔不久,宋太祖即开始动手收夺那些有拥戴之功的旧部的兵权。一日,宋太祖借晚朝的机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饮酒。三巡以后,宋太祖屏退左右之人,对这些故人说:“我没有你们的鼎力相助,也当不了皇帝,我会永远感念你们的恩德。可是做天子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石守信等人不知就里,忙问为什么。赵匡胤便接着说:“这不难知道,试问在座诸位,有谁不愿意做天子?”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如果有谁沾上了谋反的边,被诛灭九族那是跑不了的。石守信等人听了赵匡胤这番话,大惊失色,连忙向赵匡胤叩头说:“陛下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来?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怀有野心,想做天子?”赵匡胤说:“你们说得不对。你们虽然没有野心,但你们手下的人难道不会贪图富贵吗?一旦你们也被黄袍加身,你们虽然不愿意做皇帝,但这可能吗?你们难道已经忘了我是怎样被你们拥戴当皇帝的吗?”石守信等人这才恍然大悟,终于完全明白了皇帝是在担心他们拥兵自重。他们连忙向赵匡胤叩头,并哭着说:“我们很愚笨,没有考虑到这些事,请陛下可怜我们,为我们指条活路吧。”赵匡胤见他的一席话已经震慑住了石守信等人,便真心地劝他们说:“人生好比白驹过隙,飞逝而过,所好者也无非就是富贵,不过想多积钱财,自己娱乐,遗福子孙。
赵建,中文硕士毕业,历史研究及爱好者。给自己的评价是:到目前,依旧站在历史的边缘走走看看!坚信可以用笔杆子改变世界。已经有多部历史著作出版,并广受好评,现为自由供稿人。代表作品有:《权衡——中国古代官场的微妙之处》(与人合著)《权道》《读史有学问》等
《分裂的美国》内容简介:人文主义曾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整合了西方社会,但自20世纪60年代起,身份认同政治开始崛起,对人文主义发
历史需要细节 内容简介 每当我掩卷闭目之时,老外交官们的那种微笑中饱含着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灵活中蕴藏着的刚毅原则、沉稳中洋溢着的智慧风采、豪爽中展现着的国际主...
欧洲要塞-第三帝国-20-修订本 本书特色 第三帝国*辉煌的时代即将结束。在海上、空中,德国人的威风不再,陆上也只能节节溃退。盟军于1944年6月6日的登陆彻底...
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二) 内容简介 谁是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他们的言论对中南海的决策有何影响?这些享誉业界的高参们又是过着怎样的生活?作者采访的人物中,许多...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 内容简介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与南下的战略方针问题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毛泽东称之为他一生中“*黑暗的时...
持久的和平 本书特色 ……如果我们希望解决这场冲突,我们应该睿智地认清事实。……以色列人民渴望持久的和平,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愿意作出历史性的让步。……我欢迎...
战略中国 本书特色 《战略中国》:*受读者喜爱的报纸,*被人们关注的话题,*能代表中国的声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战略中国》汇集中外名家学者对中国崛起...
美国纪事 本书特色 中国百姓既熟悉又陌生的美国,它怎么了?从次贷危机到雷曼兄弟破产,美国人把全世界都“玩”进来了!当我们还津津乐道地回味更“黑”的奥巴马战胜了更...
有闲阶级论-一个阶级的历史演进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本书特色 目前对国内外文学作品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较多,也较为成功,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名著的简写或...
书生未敢忘忧国 内容简介 《书屋文丛》创刊十多年来,共发表三千多篇美文,记录了中国知识界在世纪之交开拓前行的足迹。从2005年起,《书屋》杂志编辑出版“书屋文丛...
1946-1950-横扫衡宝-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本书特色 权威的一手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张正隆式叙述! 著名作家张正隆继《雪白血红》《枪杆子1949》之...
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 本书特色 《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信息制度论·话语优势·制度绩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制度之争与制度认同 目录 前言**章 信息制度论一、信息制...
干部大讲堂-中央和国家机关司级局级干部专题研修课程选编-第8辑 本书特色 干部大讲堂丛书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专题研修班优秀讲稿中精选...
18世纪,随着燧发枪和刺刀这两项军事新发明在欧洲军队中的大量装备,火药武器终于彻底统治战场,常备军时代来临了。此后,手持燧
20磨一剑年,70岁高龄再出新作。齐锡生1991年曾在大陆出版了《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该书曾为人们重新了解这段军阀混战
公务员制度1848 本书特色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类行政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必学的课程指定教材,按照该课程2007年修订的自学考试大纲进行编写。教材...
当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基石:建设新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政治思想(1949年10月~1952年12月);嬗变: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政治...
《苏轼词选》内容简介:苏东坡(苏轼)一直是中国人喜爱的文人之一,他那些精彩的词作也一直在人们口中传诵。本书精选了东坡词作中
湘军崛起-近世湖南人的奋斗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湘军崛起(近世湖南人的奋斗史上下)》:晚清乱世,一群湖南人超时而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成就“同光中兴”...
在大漠那边-亲历林彪坠机事件和中蒙关系波折 本书特色 林彪为何要选择蒙古为出逃路线?为何中国对蒙古的外交交涉受到阻难?为何林彪、叶群的头颅现在莫斯科?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