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传》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提出并批准立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组织编写。编写组倾十年之功,在查阅大量历史档案和文献的同时,对传主本人进行了几十次访谈,先后访问了二百多位革命老战士,并走访了传主当年战斗过的革命遗址,遵循“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传如其人”和指导思想,再现了徐向前元帅戎马一生的光辉业绩。书稿经国防大学审定。邓小平为本书题写书名。
《徐向前传》:《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是一项反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光辉业绩的宏伟工程。它的主人公包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元帅、将领,参与新中国创建大业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个方面的著名爱国人士,贡献突出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劳动模范,以及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这些传记的意义远远超越记述个人生平的范围,它们是新中国开国史、建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史、创业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徐向前传》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提出并批准立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组织编写。编写组倾十年之功,在查阅大量历史档案和文献的同时,对传主本人进行了几十次访谈,先后访问了二百多位革命老战士,并走访了传主当年战斗过的革命遗址,遵循“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传如其人”的指导思想,再现了徐向前元帅戎马一生的光辉业绩。书稿经国防大学审定。邓小平为《徐向前传》题写书名。
插图:1924年初。徐向前投考黄埔军校时,还不满23岁。这时,黑暗沉沉的中国,四分五裂,散沙一盘,军阀连年混战。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张作霖失败,退往山海关以外。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盘踞河北、河南和湖北等省,完全控制了北洋军阀政府。南方孙中山领导的广州革命政府刚刚诞生,在苏联的影响和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中同到底会走向何处?年轻的徐向前这时想得并不多。家境贫网,他原来的愿望,是能当一名教员,生活能有个出路。可是,自3年前从国民师范毕业后,在山两阳曲县太原第四小学和河边村川至中学附属小学先后教书两年半,向学生讲述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进北京、辛亥革命、巴黎和会等事件,遭到校长的干涉,教员的职务被辞退了。父母为他的前途焦急,要他托托人情,再找个教书的地方。求亲告友挣个教书匠,徐向前不做了。他气愤之下,跑到太原自谋生路。太原,是阎锡山统治的地盘。这个在辛亥革命期间窃据山两都督职位的军阀,先是投靠袁世凯扩充军队,袁世凯死后,又依附段祺瑞,把山西变成了封建王国中的一个王周,闭关自守,经济、文化落后;机关、工厂和学校,被官吏、地方豪绅把持着,岂能容得徐向前这样一个贫民子弟!寒冬里,大雪纷飞。徐向前身着一件长袍,每天徘徊在街头巷尾,真是谋生无路,报国无门。一天,在太原街头,遇到国民师范学校的一个同学,神秘地对他说:“你愿意去上海吗?”徐向前问:“到那儿去做什么?”他说:“听说广州国民政府军官学校在上海招生。”当时,徐向前的哥哥在太原军队中工作,认识一个姓郭的军官,愿意保举徐向前去应考。得此门路,徐向前甚为高兴。于是他又去找另外几个失业的同学串联。几天后,联络了10几个人。青年人的热情和谋生的愿望,使他们结合起来。虽然谁都说不出前途如何,但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借此机会,到大上海走一趟也很不错。有人说:“今生今世,能到上海看看,死了也甘心!”2月问,他们自筹路费,买上火车票,离开了太原,奔向上海。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帮助下,为建立革命军以挽救中国的危亡而创办起来的。它也是孙中山总结历史经验的硕果。孙中山搞了多年的革命,一次次失败,俄国的十月革命成功,他才悟出一个道理,要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应该走俄国人的路,建立可靠的革命武装。他对1917年的十月革命,十分钦佩。曾致电列宁,提出:“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1921年,以列宁为代表的共产国际,派代表马林到中国,在桂林与孙中山举行了秘密谈判。这次谈判,促进了孙中山作出改组国民党及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决心,更坚定了孙中山建立革命军队的信念。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张太雷等4人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去考察党务和军事,并参观苏联的红军和一些军事学校。不久,在孙中山领导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定,建立“陆军讲武堂”,并正式命名为“国民军军官学校”,同孙中山任校长。苏联曾给了孙中山一些武器和钱。苏联官员对孙中山说,要搞一支革命的军队,靠旧军队是不行的。什么滇军、湘军、赣军、桂军、鄂军都靠不住。原定的“国民军军官学校”还没开办,孙中山又决定建立“陆军军官学校”。委任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长”,并指定以广州黄埔岛上的旧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的旧址为校址。这时,适逢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参加大会的国民党员和以个人身份参加大会的共产党代表,都受到委托,回到各地选拔优秀的进步青年去考陆军军官学校。看来,那位在太原阎锡山部队的姓郭的军官,所以保荐徐向前一行10几个人考黄埔,也是事出有冈。黄埔军校招生的具体简章,徐向前到上海以后才看到,应考的条件和手续,规定有许多条。如政治思想条件、学历条件、身体条件,要求都很严。什么“能了解国民革命须速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什么“旧制中学毕业及与中学相当程度之学校毕业”,还要求什么“营养状态良好,强健耐劳,无眼疾、痔疾、肺病、花柳病等疾害”。考试有笔试和口试。笔试要考作文、政治和数学,口试要“观察对于三民主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志趣、品格、常识、能力等项之推断,及将来有无发展之希望”等等。招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省都分配了名额。上海考区是一个比较集中的点。当时的上海,一方面是阔人、洋人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横行霸道;一方面是苦力、贫民衣食无着,面黄肌瘦,当牛做马。给徐向前强烈的印象是:贫富十分悬殊,社会极不合理。应考前,他在美术学校一个姓赵的老乡家中复习功课。这家的两兄弟,帮助他做了些考试前的复习准备。后来听说这兄弟俩个都成了“孙文主义学会”的成员。3月中旬,在上海环龙路一号进行了初试。考试前,徐向前的心情比较紧张,政治方面,看了一些报纸和书,还比较有把握,作文也不怕,只有数理化怕不行。
晚清80后:看晚清80后如何逆袭黑白默片的大时代? 本书特色 《晚清80后》选取了载沣、袁世凯、蒋介石、冯玉祥、鲁迅、弘一大师、黄侃、钱玄同、吕碧城、宋霭龄等1...
《应用社会学(第三版)》内容简介:社会学是一门经世致用之学,应用社会学特别体现了社会学的这一本质特征。应用社会学作为社会学
科学诗人凡尔纳 本书特色 已故的作家及其作品的生命……这是个着实令人好奇的问题。过去的一位作家、一部作品是如何在我们中间生存的呢?儒勒·凡尔纳既不是一个谜团,也...
南侨回忆录 本书特色 《南侨回忆录》于1946年初版,1979年后多次再版。这是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至1945年躲避日寇、在印尼避难时所写的回忆录,他在没有任...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 本书特色 泱泱古国,浩瀚中华。从茹毛饮血的远古到封建文明高度繁荣的明清,中华民族缔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湮没了黄尘古道,远去了鼓角铮鸣,岁月涤...
《日本早期的人口、疾病与土地》内容简介:威廉·韦恩·法里斯,基于税籍与户籍、律令、其他原始资料以及新近获取的日本文献,首次
一九六五年后的彭德怀 内容简介 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彭德怀元帅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本书真实地记述了曾经弘帅过千军万马的一代名帅彭德怀,在1965年9月被毛泽...
国学大师丛书-熊十力评传 本书特色 《熊十力评传》:《国学大师》你绕不开的一座高峰国学巨匠,百年经典,新眼指路!大师们以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文化增添了瑰丽...
唱片中的布鲁纳(CD+书) 内容简介 《唱片中的布鲁克纳》除了对这几位在世界音乐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音乐家的生平,作品作了详尽的介绍评价之外,还在以下几个方面花了...
吴大澂和他的拓工 本书特色 吴大澂于同治七年戊辰(一八六八)中进士后,曾入李鸿章幕,后授翰林院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又曾两赴吉林,屯边、练兵、勘界,一八...
刘少奇的峥嵘岁月 本书特色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
徽州宗族论集 内容简介 《徽州宗族论集》辑录的学界关于徽州宗族问题的*新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该问题的研究现状,从中不难窥出作者几十年来的研究足迹。《徽州宗...
学语致用-李光耀华语学习心得 内容简介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李光耀资政华语导师访谈录、数码利器全新寓意、以英辅华去除障碍等内容。学语致用-李光耀华语学习心得 目录 ...
走进巴金四十年 内容简介 巴金,一个时代的文化地标。他的晚年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度过的?这个文化名人晚年的*大愿望是什么?他对我们这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提出过哪些建议...
赛金花本事 本书特色 刘半农(1891-1934),近现代史上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赛金花本事》以采访晚年赛金花所述为背景而写,汇...
茅以升传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足以影响孩子一生的科学家传记丛书,用科学家感人至深的成长故事,点燃孩子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引ling他们走进科学之门。茅以升...
《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是介绍数学史和数学艺术的经典著作,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学发展的历程,从古希腊的几何学,历经牛顿
希特勒传-给历史留下长长阴影的战争狂人-图文典藏本 本书特色 1.法国历史协会*高奖项、2009年政治传记大奖获得者凯尔索迪教授心血打造,还原史上*恐怖独裁者的...
我在中国那些年-陈纳德回忆录 本书特色 1937年,陈纳德以一位退休上尉的身份来到中国,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飞虎队队长。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的航空队共击落、炸...
世界名人英文传记:斯蒂芬·霍金 本书特色 ·美国Facts On File公司为英语学习者量身定做,读一流英文原作,看一流人物传记。·词汇量在2000左右便可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