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传》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提出并批准立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组织编写。编写组倾十年之功,在查阅大量历史档案和文献的同时,对传主本人进行了几十次访谈,先后访问了二百多位革命老战士,并走访了传主当年战斗过的革命遗址,遵循“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传如其人”和指导思想,再现了徐向前元帅戎马一生的光辉业绩。书稿经国防大学审定。邓小平为本书题写书名。
《徐向前传》:《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是一项反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巩固、发展、繁荣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光辉业绩的宏伟工程。它的主人公包括: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其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元帅、将领,参与新中国创建大业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个方面的著名爱国人士,贡献突出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劳动模范,以及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这些传记的意义远远超越记述个人生平的范围,它们是新中国开国史、建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史、创业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
《徐向前传》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军委提出并批准立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组织编写。编写组倾十年之功,在查阅大量历史档案和文献的同时,对传主本人进行了几十次访谈,先后访问了二百多位革命老战士,并走访了传主当年战斗过的革命遗址,遵循“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传如其人”的指导思想,再现了徐向前元帅戎马一生的光辉业绩。书稿经国防大学审定。邓小平为《徐向前传》题写书名。
插图:1924年初。徐向前投考黄埔军校时,还不满23岁。这时,黑暗沉沉的中国,四分五裂,散沙一盘,军阀连年混战。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张作霖失败,退往山海关以外。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盘踞河北、河南和湖北等省,完全控制了北洋军阀政府。南方孙中山领导的广州革命政府刚刚诞生,在苏联的影响和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改组了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中同到底会走向何处?年轻的徐向前这时想得并不多。家境贫网,他原来的愿望,是能当一名教员,生活能有个出路。可是,自3年前从国民师范毕业后,在山两阳曲县太原第四小学和河边村川至中学附属小学先后教书两年半,向学生讲述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进北京、辛亥革命、巴黎和会等事件,遭到校长的干涉,教员的职务被辞退了。父母为他的前途焦急,要他托托人情,再找个教书的地方。求亲告友挣个教书匠,徐向前不做了。他气愤之下,跑到太原自谋生路。太原,是阎锡山统治的地盘。这个在辛亥革命期间窃据山两都督职位的军阀,先是投靠袁世凯扩充军队,袁世凯死后,又依附段祺瑞,把山西变成了封建王国中的一个王周,闭关自守,经济、文化落后;机关、工厂和学校,被官吏、地方豪绅把持着,岂能容得徐向前这样一个贫民子弟!寒冬里,大雪纷飞。徐向前身着一件长袍,每天徘徊在街头巷尾,真是谋生无路,报国无门。一天,在太原街头,遇到国民师范学校的一个同学,神秘地对他说:“你愿意去上海吗?”徐向前问:“到那儿去做什么?”他说:“听说广州国民政府军官学校在上海招生。”当时,徐向前的哥哥在太原军队中工作,认识一个姓郭的军官,愿意保举徐向前去应考。得此门路,徐向前甚为高兴。于是他又去找另外几个失业的同学串联。几天后,联络了10几个人。青年人的热情和谋生的愿望,使他们结合起来。虽然谁都说不出前途如何,但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借此机会,到大上海走一趟也很不错。有人说:“今生今世,能到上海看看,死了也甘心!”2月问,他们自筹路费,买上火车票,离开了太原,奔向上海。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帮助下,为建立革命军以挽救中国的危亡而创办起来的。它也是孙中山总结历史经验的硕果。孙中山搞了多年的革命,一次次失败,俄国的十月革命成功,他才悟出一个道理,要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应该走俄国人的路,建立可靠的革命武装。他对1917年的十月革命,十分钦佩。曾致电列宁,提出:“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1921年,以列宁为代表的共产国际,派代表马林到中国,在桂林与孙中山举行了秘密谈判。这次谈判,促进了孙中山作出改组国民党及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决心,更坚定了孙中山建立革命军队的信念。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张太雷等4人组成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去考察党务和军事,并参观苏联的红军和一些军事学校。不久,在孙中山领导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定,建立“陆军讲武堂”,并正式命名为“国民军军官学校”,同孙中山任校长。苏联曾给了孙中山一些武器和钱。苏联官员对孙中山说,要搞一支革命的军队,靠旧军队是不行的。什么滇军、湘军、赣军、桂军、鄂军都靠不住。原定的“国民军军官学校”还没开办,孙中山又决定建立“陆军军官学校”。委任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长”,并指定以广州黄埔岛上的旧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的旧址为校址。这时,适逢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参加大会的国民党员和以个人身份参加大会的共产党代表,都受到委托,回到各地选拔优秀的进步青年去考陆军军官学校。看来,那位在太原阎锡山部队的姓郭的军官,所以保荐徐向前一行10几个人考黄埔,也是事出有冈。黄埔军校招生的具体简章,徐向前到上海以后才看到,应考的条件和手续,规定有许多条。如政治思想条件、学历条件、身体条件,要求都很严。什么“能了解国民革命须速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什么“旧制中学毕业及与中学相当程度之学校毕业”,还要求什么“营养状态良好,强健耐劳,无眼疾、痔疾、肺病、花柳病等疾害”。考试有笔试和口试。笔试要考作文、政治和数学,口试要“观察对于三民主义了解之程度和性质、志趣、品格、常识、能力等项之推断,及将来有无发展之希望”等等。招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省都分配了名额。上海考区是一个比较集中的点。当时的上海,一方面是阔人、洋人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横行霸道;一方面是苦力、贫民衣食无着,面黄肌瘦,当牛做马。给徐向前强烈的印象是:贫富十分悬殊,社会极不合理。应考前,他在美术学校一个姓赵的老乡家中复习功课。这家的两兄弟,帮助他做了些考试前的复习准备。后来听说这兄弟俩个都成了“孙文主义学会”的成员。3月中旬,在上海环龙路一号进行了初试。考试前,徐向前的心情比较紧张,政治方面,看了一些报纸和书,还比较有把握,作文也不怕,只有数理化怕不行。
翁同龢 内容简介 自幼寒窗,26岁中状元。为同治帝师10年,官至二品。署理刑部右侍郎,公断“杨乃武小白菜”案。为光绪帝师20余年,群臣“亲如父子”。任军机大臣,...
图说孔子 内容简介 身逢乱世的孩子,不甘沉沦,以济世化民为已任,主张天下大同,建设小康社会,提倡先贤举能,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富民教民,平均财富,博施济众,创立...
《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内容简介:你可以从本书中读到《玩具总动员》《飞屋环游记》等电影精彩的制作故事,了解皮克斯各项具体
作家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具民族性的诗人——克雷洛夫;普希金的“护身符”;俄国文学中*为费解的人物——果戈理等。作家的故事 目录 序言:玩味与解...
请不要忘记这个最后的征人-切·格瓦拉传(精装版) 本书特色 50年前,切·格瓦拉这个神话般的自我流放的战士(他被所有帝国主义者视为不共戴天之敌)被枪杀了。然而,...
《九篇雪》内容简介:李娟惊艳文坛成名作。你生活的每一处都会融进你的生命!即使在最艰难绝望之处,也会结出鲜艳的果实。《九篇雪
由三联书店前总经理、《读书》杂志前主编沈昌文口述,张冠生整理/记录的《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一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真实记录
《韩鹏杰说:这才是江湖》内容简介:读史使人明智,读江湖史使人清醒。《道德经说什么》作者、西安交大教授韩鹏杰,为你还原真实的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 本书特色 在明朝的历代帝中,亡国之君崇祯朱由检的个人素质并不算太差,他好学勤政、严于律已,也非常能干。但他生不逢时,正好赶在...
萧红新传:文学洛神的一世飘零 本书特色 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为凄苦的一位,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传奇经历的一位女作家。用...
寂寞中的愉悦:嗜书一生的孙犁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金梅先生,研究孙犁作品四十多年,并亲炙其教诲。对孙犁的读书生活,他既在高处观察,又在近处打量,举重若轻,举轻若...
陈诚回忆录-建设台湾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陈诚的女婿余传韬特邀史学家章开沅作序★ 《陈诚回忆录:建设台湾》是《陈诚回忆录》系列丛书之一,...
李方桂(1902-1987)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开创者之一。1924年由清华学堂赴美留学,先后爱教于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著名语言学大师;
萨德的名字已成为“虐恋”的同义词,有些人认为他仅是个魔鬼和罪人而已,另一些人却推崇他为文学天才,还有些人认为他是个替自由
安徒生的童话人生 本书特色 幼时*盼望的事情是父亲出差,倒不是想趁他老人家不在的时候在学业上偷懒,而是因为每次父亲出差,都会给我带回许多书。那个年代的儿童读物远...
《水彩速写》内容简介:水彩是便携易学的手绘工具之一。本书向读者全方位展示水彩的特性以及使用技法,以旅行为载体,分步骤解析室
《自己动手写网络爬虫》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网络爬虫开发中的关键问题与Java实现。主要包括从互联网获取信息与提取信息和对Web信息
周恩来自述 内容简介 这是**本以自述的形式出版的关于周恩来的书。周恩来既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一个极富人格魅力的人,他用朴实的语言回忆青少年时期的刻苦求...
黑塞画传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真诚的书。这里没有任何东西被美化或者被虔诚地改写。在毛尔布隆的神学课堂和神经病疗养院之间的黑塞;在纳粹统治和流亡报纸之间的黑塞;在民...
《周恩来与他的世纪》这本书的作者用倒叙的手法,以公正的态度,独特的视角把一代伟人周恩来的一生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本书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