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为知名女作家扫舍、蔡小容、王鹤的近作精选集,以图文形式集结了作者近年的散文随笔精品,内容涉及当代艺术、都市行走、两性关系、婚恋、阅读观影、名媛轶事……作者用知性触摸周遭世界,品味和感悟女性视觉中的生命和生活,和读者分享不同的知性看点,展现出风格各异的知性姿态。
彰显都市知性女人的智慧光芒和人格魅力。引领女性读者在纷繁浮躁的都市生活中,沉静自己的内心世界。
1.三位作者都是活跃在女性阅读界的实力作家
2.本系列内容各有偏重,生活性、学院性、艺术性兼备,满足了不同层面女性读者的阅读需求
3.书籍本身装帧精美,文图相得益彰,可供收藏
《小麦的穗》内容简介:女人老站在路边等待,等她想象中青枝绿叶的爱情,老也等不来。终于来了,原来是孩子,挥着小手欢天喜地地向她跑来……妈妈!妈妈!
懂得生活,才是真正的知性。每一天都感受着静夜和清晨的色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重现所感知的色调。这一辑的“知性女人系列”带来三本书——《小麦的穗》、《爱与伤奔涌不息》、《不一样的生活》;带来三位女性——蔡小容、王鹤、扫舍的生命观感。她们在生活的间隙写下文字,细水长流地积累着,读城市,谈艺术、书籍和电影,聊女人的故事,叙说她们的生活本相。
《小麦的穗》有一种学识凝聚的沉郁气韵。小容特有一种文字的敏感,由言语而及人事,寻找到一种理解世态人心的入口。她析解他人的文字,体谅他人内心的幽微之处,这一份私人阅读笔记,便多了一份通透与理解。
个人生活的叙事透露出一种生活的路径。对于当下的处境,她说:“剩下的是现在中年的你,世界静了下来,没人跟你说话——像年轻时那样说话,做伴的唯有多年累积的不如意,前路可期的加倍的荒寒,以及各种病痛。”然而,因为活得真实,生活自有一种底气。她对生活的描摹有一种摄影机的魔力,城市里头的剪影,记忆中的时光,都淡淡地呈现出来,笼罩着温暖昏黄的光线。她的笔下、心底里会关注着别人,在意他人的力量,然后融化为自己的力量。这样的真挚常常也诱惑着读者回味自己的经历和情感。
《爱与伤奔涌不息》有一种旁观者的冷静和犀利。因为长期的职业训练,叙述中有一种深味人事回环的敏感,一份体察苦心经营的老到。
这本书是借“她”之事,道一己之见,贯穿始终的是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追寻民国才女的倩影,回味她们跌宕起伏的人生,解读一个个时代弄潮儿在历史浮沉中的苍凉和苦辛。陈衡哲、杨绛、沈祖棻、庐隐、苏青……饱历人情冷暖,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走向。捕捉那些屏幕前的光耀和暗影,她们在镜头内外演绎的故事,又何尝不是充斥另一种对际遇的无奈和惘然。还有那些舞动在字里行间的女子,又是怎样的心思细腻,碰触着同为女人的神经,那些震颤最是动人心魄。时空变换,不变的是人心深处的根本追寻。
《不一样的生活》是华丽的,但它少了些许法国般的绚丽,而增添了上海的柔美与温婉。扫舍丰富的人生经历,支撑起她观察的高度,有一种静心思考的睿智,多了一份坚韧和绵密。
扫舍挚爱那些青砖黑瓦,爱到把它们藏进背包一起行走。从成都的街道写到上海的弄堂,她说“城市能伤我们,是因为我们对城市有爱,我们因为爱它而伤怀。要迷茫很久,我们才懂得城市对于我们,其实是一个漫长婚姻中的爱人”。她早已把生活嵌入城市,记忆的碎片洒落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生活的光影映照在街巷的斑驳灰墙上。
扫舍写她与画,与画家,与小物件的故事,却可以发现她追求艺术,更追求艺术的生活。正如她在意观展的习惯,享受在潘家园的游荡,在“789”的倾听,因为在她看来艺术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生活相连接的。她写电影,从细小的生活场景,到那些突然而至的冲击和血腥,始终关注着“个体的人对生活的态度”,关注人如何寻找自己的位置。
三位知性的女子摸索着生活的肌理,品砸生活中的人、事、物,固有迥异的角度,却有相似的旨趣。写艺术,写的是生活的另一面,是个人的欲望与梦想的出口。写城市,是理解一个城市的积淀与风格,觅得一种都市生活的从容和自如。写女性的时光,在于知悉生活的处境与心境,年华易逝,逝去的却不仅是容颜。
她们并不尝试消解与弱化一些真实,王鹤说“大大小小的困窘、失意、失衡、刺激,我们就算不是每天经历,至少也会随时听到、看到,它们不是生活的枝枝蔓蔓,可以随手砍削,它们就是生活本身,硬而重,体量也大,挪不动也绕不开。”她们定格的瞬间把人生生地拉进残酷的现实。然而,她们的文字却依然把人感动得一塌糊涂,因为我们都曾经历或亲见那些个操心劳力。生活中从来是有幸福涌动,也有遗憾晦暗,许多的经历品来不一定都会回甘。动人心魄的是历练得来的透彻与智慧,对生活中的知人阅世。王鹤喟叹“人人都在各自的困境中挣扎,有时候是扳不过身边的“局”,有时候,则拗不过自己的心。”
知性是对细节的体会,是对隐藏其中的幸福的追寻。那其实是女性生命的本能。小容说,“从前,现在,都是有意义的,即使不完美,即使现在比从前完美。抽掉任何一截,都残缺了一部分,因为我们认真书写的生命,并没有哪一截是浪掷过去的。”
蔡小容,英美文学硕士,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写作的前十年使用笔名麦琪,出版有散文集《爱与咳嗽不能忍耐》、《用耳朵喝酒》、《流金》、《寻找我们的传奇》,在《十月》发表自绘插图本长篇小说《日居月诸》、中篇小说《柳生》。作品见于《天涯》、《人民文学》、《文学自由谈》、《读库》、《美文》等,近有散文集《小麦的小人书》问世
生活滋味 内容简介 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本书收集了作者的151篇小散文、小随...
美好的七年 本书特色 过去七年间,埃特加•凯雷特有很多担忧:儿子列夫出生在恐怖袭击的中心特拉维夫;父亲生病了;他经常做关于伊朗总统的噩梦;还有一个穷追...
倪焕之——中国文库 内容简介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对我...
生命的追问-[修订本] 本书特色 《生命的追问》(修订本)以散文的形式回忆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亦虚亦实,文字很美。“假如我能站起来吻你,世界该有多美啊!”“即使...
从丙午到流亡 内容简介 《从丙午到“流亡”》所记均是“文化大革命”时作者亲见。正如作者所言:那些的大事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不是“革...
李白诗选:图文典藏本:[中英文本] 目录 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长干行金陵酒肆留别夜下征虏亭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长相思蜀道难行路难春夜洛城...
中华诗词经典-(全七卷) 内容简介 本套书包括:《中华诗词经典**卷》、《中华诗词经典第二卷》、《中华诗词经典第三卷》、《中华诗词经典第四卷》、《中华诗词经典第...
曹雪芹画传 本书特色 周汝昌,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天津人也。生于1918年,是当今年龄*高,资历*深,著作*富的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书法家和诗人。...
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中唯一的描摹世情之作,《金瓶梅》因其记录下层社会生活情态,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及独特现代性,而在近三十年蔚为
人世绘 内容简介 记忆中的胡适年到75岁,1999年春能率大陆作家代表团到台湾去作文化交流,这曾使我有一种似在梦中的感觉,到台湾后,五十年前去台湾的一些熟识的前...
塞纳河畔 本书特色 作者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女作家。这本回忆录讲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亡巴黎的俄国作家的坎坷经历与浓烈乡思,如茨维塔耶娃、吉皮乌斯、梅列日科夫斯基...
东京梦华录 内容简介 本书为宋代孟元老撰写的笔记体散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风俗人情的著作。原著共十卷,约三万字。内容涉及地理风物、礼仪制度、经济和商业贸易、...
2007中国年度诗歌 本书特色 漓江年选,品质悦读,恒久珍藏。荣荣《男左女右》、邵燕祥《拉萨蚂蚁》、北野《宁夏》、江一郎《一对恋人走在乡村公路上》、绿原《假如你...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1932年在清华大学结识后来的夫人杨绛,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年与杨绛完...
诗说唐朝:那些诗人那些事儿(全四册) 本书特色 畅销书作家 西周私塾创始人西岭雪 携双重身份推出新作沿诗人的岁月沉浮品煌煌大唐的绣口诗章抚摸千花万珠下的韵律轮廓...
7749-四十九个我试过/听过/想过的创作练习 本书特色 书稿繁体版于2011.7.15由香港亮光文化出版上市,是作者**本谈创意、谈创作的挚情散文,由清新的故...
精彩摘录当他写完“遗书”二字后,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无甚交代的,他没有遗产,有的都是麻烦。——引自第104页“风筝一自由
心灵的故乡上 内容简介 《心灵的故乡》,将带你到100个分散于这个星球之上,*令人震撼的地方做一次朝圣之旅.从史前布列塔尼的卡内克到爪哇岛的佛教波罗浮屠寺,从大...
萧红集 本书特色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但她的生命,却短得像一篇短篇小说。与其生命相比,她的创作时间更短,只有10年时...
完美的假定 内容简介 理想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担承。作家没有思想,就如同人没有灵魂。在这部散文随笔中,作者似乎随意而为,无所拘束,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