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正月起,陆续在“中央社”特约专栏发表了七篇文章,表示个人向来的意见,认为高鹗续书证据不能成立。从晴雯的头发说起,一直说到俞平伯及近人对此说的怀疑。只因高鹗续书的话已经为一般人所接受,翻案文章,必有读者疑信参半,所以不惮辞费,说明原委。况且《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本有结构、有想象力的奇书,其后四十回真伪之辨,非常重要。这七篇文章,比较为一般读者而写的,把这论辩的要点指出来。文虽陆续发表,大体上有互相印证之处。《平心论高鹗》一文长六万言,曾登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九本,一九五八年发表,是比较给专家看的考证文字。这是一篇比较有系统的、全面的研究。对于*近新书的材料的研究,大略可见于《跋曹允中文》、《论大闹红楼》及《俞平伯否认高鹗作伪原文》三篇。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文学史的维度:廖可斌学术论集》 本书特色 本书以“文学史的维度”为核心概念,收入的文章大致分为三组:*组是对文学史研究维度问题的一些理...
军队基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简明读本 内容简介 军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对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军正处在新的历史变革时期,军队广大共产党...
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评 本书特色 《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重建政治批评》张扬着作者一以贯之的锐利文风,视角、立场与勇气是作者的力量所在,重申文学和文化批评的...
诗与思-1 本书特色 《诗与思》是著名诗人于坚主编的一部以“新诗”为主要内容,包罗中外前沿诗作、诗评、诗论的文集。辑录了韩东、欧阳江河、于坚、陈培浩、何小竹、顾...
內懲院,王族人人談之色變的責刑之地。而在六個月前曾尊為太子的詠棋,如今卻淪落至此。最是無情帝王家,鬥敗者下場淒慘,這他都
武林中鼎鼎有名的冷血谷主收了个奶娃娃做徒弟?!从一时鬼迷心窍收了个笨徒弟开始,他就悲剧了……小徒儿长得跟瓷娃娃般可爱,却
诗的复活-诗意现实的现代构成与新诗学-美国现当代诗歌论衡及引申 本书特色 《诗的复活(诗意现实的现代构成与新诗学美国现当代诗歌论衡及引申)》为作者晏榕首部...
名門バランタイン家の跡取りとして常に完璧を要求され続けてきたカルロスは、最も多感な少年期の最後を過ごした寄宿制の学校で、
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 内容简介 内容丰富,几乎包含三曹所有相关重点。骨架均匀,分类明确。如果说《建安文学概论》还在摸索阶段,到《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已基本成熟,能...
中国古典诗歌写作 本书特色 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中国古代的韵文如赋、词、曲等,狭义则仅包括古...
陆青阳以为自己这辈子就是人人口中的废柴,此生已经与修仙无缘,虽然不甘心,也只能就这么了此余生。没想到,一把匕首的出现,一
下一個地鐵站出口,會有人在等你嗎?海約(楊千嬅飾)雖然是個盲女,但生性樂觀;在她的想像中,世界是繽紛有趣的。她在戲裡幫助
《天津商会档案汇编》第五辑(1945--1950) 内容简介 本书为《天津商会档案全宗》(1945.8-1950.6)所存商家诉状、公文训令、函电、议事录、账册...
某公司总经理宋一坤突然被捕。没有人想到这是他为了保全实力,自己把自己策划人狱。年轻聪颖的女记者夏英杰受朋友之托前去探监,
宋词百阕 内容简介 唐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词(全称曲子词),又名诗余、长短句,始于唐,盛于宋。词本是配合曲调演唱的歌辞。应该说是随着当时音乐的发展...
本書所選小說是中國大陸年青作家趙振開的優秀作品。趙振開生於一九四九年,在中國國內及海外以筆名「北島」寫詩而知名,獲許為中
百弊放言插图本 本书特色 旧中国的政治,人人皆知其腐败;旧中国的社会,人人皆知其黑暗。然而,若问其究竟如何腐败?究音如何黑暗?其原因如何?手段如何?结果又如何?...
关于时间的研究最近有了眉目,我发现,时间在大部分情况下只呈现两种局面:一、白昼;二、黑夜。时间大致上没有超出这两种范畴。
憑我出色的臉孔和顯赫的家世,勾心鬥角的商場撕殺,只是任我悠遊、翻攪的一池春水。榮家的敦厚長子──榮與將燃起我從未有過的豪
翰苑易知录-中国古代文学演讲集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是华夏各民族心灵的反映。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等之所以获得后人的广泛尊重与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