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学并非源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是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有四种关键因素使中世纪欧洲为新科学做了准备:(1)希腊-阿拉伯的自然哲学著作于12、13世纪被泽成拉丁文;(2)中世纪大学的发展;(3)基督教面对世俗学问所作出的调整。(4)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转变。《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语言流畅,内容平易,适合对科学史和西方文化史感兴趣的人士阅读。本书由爱德华·格兰特著,张卜天译。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学并非源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是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本书由爱德华·格兰特著,张卜天译。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学并非源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是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有四种关键因素使中世纪欧洲为新科学做了准备:(1)希腊-阿拉伯的自然哲学著作于12、13世纪被泽成拉丁文;(2)中世纪大学的发展;(3)基督教面对世俗学问所作出的调整。(4)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转变。《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语言流畅,内容平易,适合对科学史和西方文化史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插图:波内图斯这里提到的被印人的力是中世纪晚期最重要的物理概念之一。早在数百年前,在反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受迫运动的解释的过程中,这个概念就已出现。亚里士多德把外部空气当作受迫运动中连续起作用的推动力在古代晚期就已遭到质疑。菲洛波诺斯注意到,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与物体直接接触的空气能够引起物体的运动并使之维持一段时间,那么仅仅通过搅动石头后面的空气就应该能够使石头开始运动,而这明显与经验相抵触。因此,菲洛波诺斯拒绝把空气作为推动力,而是认为初始的推动者赋予石头或抛射体一种无形的推动力,这种力才是使石头持续运动下去的原因。既然这种被印人的力可以充当推动力,石头或物体为阻力,受迫运动的条件便得到满足,周围的空气对这一过程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贡献。事实上,空气是连续运动的阻碍。菲洛波诺斯的结论是,受迫运动在虚空中要比在介质中更容易发生,因为虚空中没有任何外部阻力能够阻碍这种被印入的力发生作用。穆斯林学者又进一步详细阐述了菲洛波诺斯的解释。他们称这种被印人的力为“倾向”。阿维森纳是支持“倾向”理论的主要穆斯林学者之一,他把“倾向”看作初始推动力的一种中介,当初始推动力不再起作用时,“倾向”还能继续在物体中起作用。阿维森纳区分了三种类型的“倾向”:精神的、自然的和受迫的。撇开与我们讨论无关的第一类不谈,他试图用自然的和受迫的“倾向”来分别为亚里士多德区分的两种相应运动提供因果解释。
作者:(美国)爱德华·格兰特(Edward Grant) 译者:张卜天爱德华·格兰特(Edward Grant),1926年生,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荣誉退休教授,1992年获得科学史研究的最高奖萨顿奖。其代表作有《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无事生非:从中世纪到科学革命的空间和虚空理论》、《行星、恒星和天球:中世纪的宇宙》、《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中世纪的上帝与理性》等。他还主持编译了《中世纪科学原始资料集》。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浙江卷五 本书特色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浙江卷五)》介绍了上林湖越窑青瓷、奉化水蜜桃、宁波蔺草编制品等15个地理标志产品的整体情况、独...
基础生态学-(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儒泳院士及具有多年生态学教学经验的3位教授共同编写的...
新疆鸟类分布名录 本书特色 新疆是我国面积*大的省区,占去国土面积六分之一,鸟类资源极其丰富、独特,种类居全国之先列。经过作者马鸣30多年的野外调查,积累和记录...
普通化学学习指导 内容简介 “普通化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自2007年起,已纳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科目。 做适量典型、有一定难度的...
人类自肇始以来,就开始了对他们的栖息地——地球——进行探索。本书正是从古代文化开始,从地质学角度出发,论述了人类从古至今
《天体运行论》内容简介:这套丛书中收入的著作,是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诞生以来,经过足够长的历史检验的科学经典。为了区别
磁性液体理论及应用 本书特色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对此技术有兴趣人员的参考读物。磁性液体理论及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共...
剑桥科学史:第四卷【18世纪科学】 本书特色 《剑桥科学史》由剑桥大学出版社授权,大象出版社独家引进,同步翻译出版。本卷共36个部分,介绍了18世纪科学发展的详...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 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聚落结构的综合性理论。认为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聚落)在职能、规模和空...
力学 本书特色 本书简洁、系统地阐述了力学的基本内容,较好地反映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教学中精、新、活的独特风格。本书内容精练,物理概念准确清晰;作者着力于用现代...
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I 本书特色 《triz:打开创新之门的金钥匙ⅰ》是国际triz协会一级认证培训教材。共12章,内容包括:绪论、经典triz和现代triz...
Thescientificstudyofnetworks,includingcomputernetworks,socialnetworks,andbiologi...
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花岗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 本书特色 秦江锋和赖绍聪所著的这本《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花岗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选择秦岭造山带不同构造单元上典型花岗岩体...
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公元前722年-公元220年 本书特色 《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公元前722年—公元22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公元前7...
植物科属大辞典 本书特色 18世纪的瑞典博物学家林奈编写出版了当时已知的5983种植物的《植物种志》,建立了植物“性”分类系统,提出了东亚一北美地区的间断...
地理学是什么 目录 **篇 了解地理学一地理学的历史与发展1地理学的今与昔 2“地理”之名的来历 3古典时期的地理学 4中世纪时期的地理 5 地理大发现及其对地...
非平衡统计力学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10章,包括:非平衡统计力学概述、趋向平衡理论、线性响应与线性输运过程、经典系统的动理学方程、量子系统的动理学方程、宏观变量与...
达尔文主义可以分为新、旧两种。旧达尔文主义(或“经典达尔文主义”)的内容不仅包含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为代表的生物学思想
王菲,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Austin)博士后,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原子与分子物理。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
科学的历程 本书特色 本书将思想史与社会史熔于一炉,系统疏理了世界科学技术史,其间渗透了编史观念和科学观念的全新理解。它们在自然观、方法论上表现出各自的特色;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