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学并非源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是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有四种关键因素使中世纪欧洲为新科学做了准备:(1)希腊-阿拉伯的自然哲学著作于12、13世纪被泽成拉丁文;(2)中世纪大学的发展;(3)基督教面对世俗学问所作出的调整。(4)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转变。《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语言流畅,内容平易,适合对科学史和西方文化史感兴趣的人士阅读。本书由爱德华·格兰特著,张卜天译。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学并非源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是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本书由爱德华·格兰特著,张卜天译。
《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是一部经典的科学史著作。它考察了中世纪科学的成就,并从哲学、宗教、体制等方面令人信服地表明,与流行的看法相反,近代科学并非源于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而是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有四种关键因素使中世纪欧洲为新科学做了准备:(1)希腊-阿拉伯的自然哲学著作于12、13世纪被泽成拉丁文;(2)中世纪大学的发展;(3)基督教面对世俗学问所作出的调整。(4)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转变。《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语言流畅,内容平易,适合对科学史和西方文化史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插图:波内图斯这里提到的被印人的力是中世纪晚期最重要的物理概念之一。早在数百年前,在反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受迫运动的解释的过程中,这个概念就已出现。亚里士多德把外部空气当作受迫运动中连续起作用的推动力在古代晚期就已遭到质疑。菲洛波诺斯注意到,如果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与物体直接接触的空气能够引起物体的运动并使之维持一段时间,那么仅仅通过搅动石头后面的空气就应该能够使石头开始运动,而这明显与经验相抵触。因此,菲洛波诺斯拒绝把空气作为推动力,而是认为初始的推动者赋予石头或抛射体一种无形的推动力,这种力才是使石头持续运动下去的原因。既然这种被印人的力可以充当推动力,石头或物体为阻力,受迫运动的条件便得到满足,周围的空气对这一过程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贡献。事实上,空气是连续运动的阻碍。菲洛波诺斯的结论是,受迫运动在虚空中要比在介质中更容易发生,因为虚空中没有任何外部阻力能够阻碍这种被印入的力发生作用。穆斯林学者又进一步详细阐述了菲洛波诺斯的解释。他们称这种被印人的力为“倾向”。阿维森纳是支持“倾向”理论的主要穆斯林学者之一,他把“倾向”看作初始推动力的一种中介,当初始推动力不再起作用时,“倾向”还能继续在物体中起作用。阿维森纳区分了三种类型的“倾向”:精神的、自然的和受迫的。撇开与我们讨论无关的第一类不谈,他试图用自然的和受迫的“倾向”来分别为亚里士多德区分的两种相应运动提供因果解释。
作者:(美国)爱德华·格兰特(Edward Grant) 译者:张卜天爱德华·格兰特(Edward Grant),1926年生,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荣誉退休教授,1992年获得科学史研究的最高奖萨顿奖。其代表作有《中世纪的物理科学》、《无事生非:从中世纪到科学革命的空间和虚空理论》、《行星、恒星和天球:中世纪的宇宙》、《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中世纪的上帝与理性》等。他还主持编译了《中世纪科学原始资料集》。
地震预报的力学问题 本书特色 《地震预报的力学问题》由丁文镜著,是作者在总结了多年开发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编写的,以实际项目为中心,全面、翔实地介绍了JSP开发所...
信息试错机:引爆复杂性的成长与突破 本书特色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自身信息的试错机。对竞争者来说,变得更聪明、更复杂总是有好处的。但是随着复杂性的提高,确定性往...
林中漫步:231种植物的手绘自然笔记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正规的植物图鉴,通过精美的植物绘画,记录下了231种植物的生长习性我们平常甚少会仔细观察植物的发芽。不论...
实验动物解剖图谱 内容简介 本图谱共有彩图910幅,文字约35万字。为满足科学实验及教学需要,在设计编排上本书是以局部解剖为主,系统解剖为辅,力求做到图像清晰,...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论述遥感原理及其应用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著作。全书共15章,包括三大部分内容。**部分:第1至第2章为遥感基...
中国上古天文 内容简介 上古之中国,既有天文学,所谓“钦若昊天”,求明了天地自然之现象,而从顺之,以引导日常生活。研究中国上古天文,本身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并...
二十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物理学在二十世纪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改变了世界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20世纪物理学(第2卷)》就是由
本书集中反映了20世纪世界上最具影响的100个科学瞬间。其内容既涉及过去一百年里的重大基础科学理论和重大应用技术成果。书中对这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含光盘 节选 从经典理论入手,由浅入深,先基础后应用,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从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有机整合,将经典与现代、基础与前沿融合...
《宇宙逍遥》是著名物理学家、“黑洞”的命名者惠勒的新作,其中既有作者对实在论等哲学问题的独特思考,也有对爱因斯坦、玻尔等
淮北平原区水文实验研究 本书特色 王振龙等编著的《淮北平原区水文实验研究》内容凝聚着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三代水文水资源科技工作人员5...
面向复杂优化问题求解的智能优化方法 本书特色 《面向复杂优化问题求解的智能优化方法》首先从一般优化问题求解的角度,论述了优化问题的研究意义、优化研究中的基本概念...
结构地震差动输入-理论.模型和方法 本书特色 《结构地震差动输入——理论、模型和方法》第1章为基本计算方法简要概述;第2章?第4~6章?第8章和第9章系统阐述多...
在吴以义编著的《从哥白尼到牛顿--日心学说的确立》中,作者凭借其扎实的科学史功底,广泛征集史料,旁征博引,系统地阐述了从哥
大学物理学 第3册,电磁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清华大学教材《大学物理学》的第三册,讲述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静止和运动电荷的电场,运动电荷和电流的磁场,电场和磁场...
第四世界(一种新时空的创造和探索) 本书特色 《第四世界:一种新时空的创造和控索》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第四世界(一种新时空的创造和探索) 目录 导论**章 世界的...
Inthenextfiveyears,excimerlasersurgerywillbecomethenumber-onegrowthareaforalloph...
本书旨在用完美的数学、经济学、物理学和哲学知识,引领我们进行一次穿越时空且充满刺激性和愉悦感的生活真相探秘之旅。书中,兰
材料力学-II-第5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书第5版保留了原...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福建云霄县。1985年考人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0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