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分两部分。
**部分是何方党史笔记的集结。它不是单纯从亲历、亲闻写起,而是从大量的史料出发,旁征博引,梳理了毛泽东与张闻天关系的演变,客观地澄清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这段关键性的历史,具体而微地表述了自己多年的观察心得与体会。
第二部分是作者对师友纪念文章的汇集。新中国成立后,何方长期担任张闻天的助手,先后担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和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是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从他的怀念文字中,可看出张闻天、胡耀邦、刘英、李一氓、宦乡、李慎之、陈乐民、孟用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学者的伟大的精神追求与人格风范。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首次披露。
1.著者权威:何方,当代著名学者,重大事件亲历者,大彻大悟思想家。本书史料扎实,逻辑周密,在恢复历史真相方面有大面积突破,振聋发聩的新鲜见解也触目可见。从延安走来的一代人,正在舞台上谢幕。像何方这样思想高瞻远瞩,人格特立独行,笔下雄风不减,行文必求新意的人,确乎已经不多了。
2.契合时机:①适逢党史90周年前夕,对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这段时间的党的高层交往,尤其是毛泽东与张闻天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恰为难得;②2010年是张闻天诞辰110周年。
3.内容经典:何方曾长期做张闻天的助手,驻苏使馆研究室主任,外交部办公厅主任、本书是以亲历者的身份将自己跟随张闻天的过程以及其中的故事--阐述开来,非常有价值。③本书还对胡耀邦、李一氓等中共高层以及自己身边的、对当前史学与国际问题学者进行了追念,感人的文字下,是一个生动朴实的历史场景。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何方谈史忆人
《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张闻天及其他师友》内容分两部分。**部分是何方党史笔记的集结。它不是单纯从亲历、亲闻写起,而是从大量的史料出发,旁征博引,梳理了毛泽东与张闻天关系的演变,客观地澄清了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这段关键性的历史,具体而微地表述了自己多年的观察心得与体会。、第二部分是作者对师友纪念文章的汇集。新中国成立后,何方长期担任张闻天的助手,先后担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和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是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从他的怀念文字中,可看出张闻天、刘英、李一氓、宦乡、李慎之、陈乐民。孟用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学者的伟大的精神追求与人格风范。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首次披露。
插图:按照毛泽东的定义,“为首”就是召开会议。①可是遵义会议后的几年里,毛泽东并没有召开和主持过政治局和书记处的各种大小会议。遵义会议是在大家要求下,经政治局黎平会议决定,由总书记博古主持召开的。说遵义会议是在毛泽东领导下举行的,只是延安整风后一些人使用的一种抽象说法。如果意思是指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举行的,也许还说得过去,但谈不上领导,因为他既未召开和主持,也未作报告和结论。至于遵义会议后几年的中央会议,则都是由张闻天召开和主持的,据张培森统计,前后多达137次。所以在纪念张闻天85周年诞辰前夕,王震还特意向邓力群提出建议,“请你、乔木、胡绳同志考虑,能在修改党史时,将张闻天任中央书记(特别是长征结束后)主持会议的史实载人史册”,说“许多同志似不知张闻天任中央书记多年这一历史事实。历史要真实”。杨尚昆1997年3月22日同刘英谈话中,提到遵义会议这段历史也说,“看来要给张闻天拨乱反正”。《毛泽东年谱1893~1949》对于出席和参加、主持和召开中央会议有较严格的区分,遵义会议以前和以后参加中央各种会议一律用“出席”,1943年3月中央机构调整后则一律用“主持”。这是讲求分寸和实事求是的。只有一次例外,即1936年12月13日写的是:“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西安事变问题。”
何方,陕西临潼人,1922年生。我国著名外交、党史与国际问题学者。1938年赴延安进抗大学习,毕业后留校。1945年延安外语学院俄文系毕业后,去东北工作。1950年跟张闻天转入外交战线,专门研究国际问题。1951年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1955年调回外交部任专员、办公厅副主任。1959年受到错误处理。改革开放后复出,即参加中央国际问题写作小组工作。1980年筹办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并出任所长八年。1988~1995年任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是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苏(俄)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他曾与李一氓、宦乡向中央建议,改变对时代的判断,从“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变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放弃“三个世界”理论,对外交、内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999年离休后,仍笔耕不已。只是把研究重点转入中共党史。何方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名誉博士,在日本也享有颇高的学术声望。2006年,他被评为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
发明的故事 本书特色 《发明的故事》以通俗的语言叙述了关于人类一些*基本的发明故事,由《万能的人类》和《上古的人》两部分组成。在**部分《万能的人类》里,房龙用...
《人类大瘟疫》内容简介:进入20世纪后,随着医学和技术的进步,人类曾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准确预测流行病的暴发了,有些人甚至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内容简介 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是时,国势颓危,列强环伺,传...
蠡园惊梦 本书特色 本书真实地记叙了无锡王家百年来闯荡上海滩的精彩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二十世纪上半期,民族资产阶级“乱世出英雄”的种种传奇——王尧臣、王禹卿兄弟原...
《惟创新者胜》内容简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入历史窗口期,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高速
中国历史评论-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特辑-第十一辑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评论》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迎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史学会推动和支持下,联合山东...
大月氏-寻找中亚谜一样的民族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推论出月氏和贵霜王朝都是以阿姆河流域为根据地的同一游牧民族集团。他们中的一部分在纪元前3...
古城往事 本书特色 流转千年的古城之歌,风流已被雨打风吹去…… 虽然昔日的辉煌已成过往,即使明天的命运充满渺茫,轧轧逼近的历史车轮,或许终将摧毁那些残破的古墙,...
文史 1999年第二辑 目录 由鯀陻洪水论舜放四凶(上)《释名》校箋两漢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傅所见西塔里数(上)漢唐间东北地區農牧生産述略下(下)唐代鸿臚寺及其外...
救亡图存东北魂:东北救亡群体与西安事变研究 本书特色《救亡图存东北魂--东北救亡群体与西安事变研究》简介:在西安事变前后,东北救亡群体的抗日救亡思想和实践活动对...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系统介绍了大数据的相关知识,分为大数据基础篇、大数据存储与管理篇、大数据处理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地图集》(1~~8)出版后在国内外均受到关注和好评,其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中国...
《纸上威尼斯》内容简介:这是一部16世纪的威尼斯出版史,影响波及政治、宗教、文化、地理、医学、音乐等领域,见证了威尼斯出版业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8年卷(总第6卷) 本书特色 近30年来,中国历史研究的新气象,一是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引导下,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二是开拓了许多新的...
历史深处: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本书特色 1911年,注定的变局;传统士人,共同的宿命。名节、责任、抵抗、变通……到底何处是归途?两千多年未有之大变...
《西方传教士与晚清西史东渐(以1815至1900年西方历史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讲述了:晚清以来西学东渐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现
博识大明-续写的史记 本书特色 《续写的史记(文化名家读史录):博识大明》:历史给散文以骨钙,散文还历史以性灵,于是,在历史和散文的嫁接处,盛开了美不胜收的奇葩...
魏晋风流:一本书读懂魏晋文明 本书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代既有动荡、战乱的一面,又有经济、文化、民族融合等方面的重大发展。这是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踏雪寻...
民国娼妓-脂粉浸染的历史 本书特色本书主要描写了民国时期京城的八大胡同、上海滩 十里洋场、江宁的秦淮河畔、广珠的珠江河畔四个地区发生在妓院的娼妓故事,全面立体地...
西方美学史(第一卷)古希腊罗马至中世纪美学 内容简介 四卷本的西方美学史由汝信主编,主要成员周国平、凌继尧、金惠敏等都是当前学术界*前沿的实力派学者。本书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