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话(中国文坛怪杰之1)》内容简介:代大文学家郑振铎先生,在他着手编辑的《世界文库》的发刊缘起上说:“伟大的文人们,对于人群的贡献,是不能以言语形容之的,他们是以热切的同情、悲怜的心怀,将他们自己的遭遇,将他们自己所见的社会和人生,乃至将他们自己的叹息、微笑、悲哀、愤怒、欢悦,一点也不隐匿,一点也不做作,他们并不在说教,在教训,他们只是在倾吐他们的情怀。但其深邃的思想、婉曲动人的情绪、弘丽隽妙的谈吐,却鼓励了慰藉了激发了一切时代一切地域的读者们。”这是说一个文学家,怎样把他婉曲动人的情怀,从弘丽隽妙的谈吐中,发为伟大的作品,而鼓励了慰藉了激发了一切时代一切地域的人们,成功了对人群的贡献;这个贡献是由美的方面,通到真的方面和善的方面。科学家的贡献,是由真的方面,通到善的方面和美的方面的,但是他的情怀并不婉曲动人,谈吐也并不弘丽隽妙。
《疯话(中国文坛怪杰之1)》:世界有两种多而不厌的——钱财与爱情。有几种方法,能使女子爱你。这九种万法,无一种不以谎言为要素。因为信假不信真是女子的习性。深通书理的男子,决胜不过深知男子的女子。男子所愿娶的女子共有两种;一貌美有才的,一是貌美无才的!妇女若是肯嫁爱她们的。不嫁她们所爱的,世上的婚姻,就快乐多了!
今文观止-诗歌赏析 本书特色 当中国诗歌走到了近代,已经是脱胎换骨了。本书所选之作,均是脱胎换骨之作品,开启了中国新诗的新纪元。今文观止-诗歌赏析 内容简介 当...
陈春剑-工笔花鸟画作品选 内容简介 中国画精品系列丛书之一.陈春剑的工笔花鸟艺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他的众多作品曾多次获奖.本 ...陈春剑-工笔花鸟画作品选...
晚唐皮陆诗派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对晚唐皮陆诗派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对皮陆诗派的生平事迹、文学思想、诗歌创作、散文创作、松陵唱和、风格异同、后世接受与影...
中国当代文学史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严肃认真、涵盖广阔的当代中国文学史。翻读以后,使我们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自豪。我们当代文学这株常青树正是如...
生活小窍门(续集1200例) 本书特色 为了进一步普及生活科学知识,为广大读者服务,作者新近又收集整理出部分生活小窍门条目,仍按烹调、果饮、服饰、用品、卫生、医...
联席主编青山周平建筑师,1980年出生于日本广岛,2003年以“最佳毕业设计奖”毕业于大阪大学,并获第10届UNION造型设计大奖赛二等
广告设计美术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实用美术字丛书之一。收录了一些广告设计美术字。书中的字体设计,装饰手法、绘写技巧都做到了手笔的纯熟和精到。字体美观大方,艺术力极...
红楼的草根儿们 内容简介 焦大是怎样一路落魄下来的?外来粗俗不堪的刘姥姥像只母蝗虫般到处乱蹦哒,她的内里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俏晴雯是贤袭人害死的吗?袭人是一个伪善...
《经济学语境下的法律规则》讲述经济学与法律有何关联?假设立法者提议对待械抢劫者处以终身监禁,各种报刊评论文章会对立法者严
小说写了一个唱汉戏的女艺人“水上灯”的传奇人生。1920年早春的汉口,五福茶园老板水成旺领着小儿子水武正在街头看杂耍,踩高跷
古文鉴赏辞典(上册) 本书特色 本书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文学艺术的角度,鉴赏、评价中国古文的辉煌成就,帮助读者了解其发展和流变,以科学的态度...
亚圣思辨录-----孟子与中国文化 目录 序“元典文化丛书”的说明一孟子其人其书1. 孟子生平2.《孟子》简介3. 孟子地位的历史变迁二“心性”说与儒学的“内圣...
本书以十篇论文探讨了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历程中重要转变之原因。作者一方面从传统的研究成果及材料中汲取精华,另一方面又能不囿于
本書為「五四」七十周年的紀念文集。「五四」為近代中國最波瀾壯闊的一次運動。它的範圍包括了社會各層面,它的影響至今不衰。自
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 内容简介 罗根泽先生是近现代著名的兼跨文史两方面的学者。他于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及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曾先后在河南大学、天津女子...
告别花都 内容简介 跨世纪文丛是新旧世纪之交诞生的,她融汇了二十世纪文学、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变异的新成果,继往开来,为开创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的新格局,贡...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12月生于南京。1955年中学毕业后至宁夏银川干部文化学校任教。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
中国文学.com-e时代百科全书 本书特色 “既然身处e时代,那么就用e时代的目光去审读它!”——e时代宣言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中国文学.com》中国文学....
中国悲剧观念的现代转型 本书特色 悲剧是起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戏剧类型。20世纪初以来,随着西方悲剧及其观念的引入以及中国现代悲剧创作的发展繁荣,“中国悲剧”成为学...
她们是为我们演绎生死爱恨的女子她们是与我们的青春交错而过的女子曾经制造和牵挂了一代人的喜怒哀乐已经生生嵌入我们对生活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