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上下卷

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上下卷

作者:尚永亮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0-11-01

评分:5分

ISBN:9787307081512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上下卷 目录

导论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元和诗歌及研究进路
一、接受荚学的基本理路及其在中国的具体实践
二、元和诗歌在诗史上的重要性及其整体特征
三、元和诗人群的诗派特点与相关辨析
四、元和诗歌的研究现状与基本构想
**编中晚唐五代时期
**章韩孟诗派在中晚唐的传播与接受
**节概述
第二节韩孟诗派的形成和自我接受
一、以韩愈、孟郊为中心的艾游群体之形成
二、韩孟诗派的自我接受
第三节元和诗坛的横向比较
一、韩孟诗派与“元和体”之关系
二、张籍的意义
三、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与韩孟诗派

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上下卷 本书特色

《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套装上下卷)》是武汉大学术丛书之一。

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上下卷 节选

《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套装上下卷)》内容简介: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背景,由于多种多样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同一作家、作品在接受视野中形成了不尽相同的面目,这种面目是由不同读者塑造而成的。正如国内的译介者所言,接受美学的一大功绩是对读者的发现。此外,接受美学还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大部分的创作群体或个体,其创作的价值并不是在产生之时就全部显现出来的,有不少是在作者身后才被逐渐发现,甚至是被附加的,而这种发现和附加是一个过程——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对研究对象的把握也不应是孤立和静止的,更不能是断章取义、主观臆断的;而应该用动态的、历史的眼光去考察。由此,读者在文学史中的作用得以突显,一种由作者、作品、读者三方构成的动态文学史观得以形成。

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上下卷 作者简介

尚永亮,1956年生。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柳宗元研究学会会长、湖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等。曾先后赴日本各占屋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法国巴黎第七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逢甲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进行学术访问和讲学,并兼任海内外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汉唐文学和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出版专著10余部,主编多部丛书和教材,发表学术沦文170余篇。承担国家、教育部、陕西省、湖北省、“211工程”社科基金项目及横向课题多项,其论著及参编教材先后获教育部、陕西省、湖北省、北京市人文社科研究一、二、三等奖及国家图书奖、中南五省区人民出版社优秀图书奖10余项。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