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以宗教社会学的重要概念“世俗化”为写作突破口,并鉴于全真教在中国宗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将全真教作为透视中国传统社会宗教世俗化的代表性个案,探寻全真教与社会的互动,进而了解社会作为一个实体与一个教派兴衰之间的双向作用。中国传统社会宗教的世俗化主要体现为其世俗性特征的展现过程,这种世俗性是与超越性相对而言的。任何宗教都有超越性,但本书更加注重宗教与世俗世界的相关性。全真教社会思想的世俗性和全真教如何被社会接纳并走向兴盛是本书的两项重要内容。全真教的传播表达了其世俗化的走向,王重阳等代表人物的社会思想则是保证世俗化成功的内在推力。
夏当英编著的《中国传统社会宗教的世俗化研究》从社会学角度,透视了全真教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超越性与世俗性的结合,认为世俗性是理解全真教的行为与教义的基本逻辑起点,揭示其超越性内化并指向世俗化,从而得以为统治者接纳与支持,并以此构建了全真教兴起的社会基础;加之教团管理与社会现实环境的调适,使之在金元时期走向鼎盛。在研究方法上,作者特别注意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与历史学、宗教史、哲学史研究的区别,努力挖掘全真教思想的社会学意义,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独立见解,对于拓展对全真教研究的社会视角,推进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向纵深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
夏当英,1972年生,安徽当涂人。1991—1998年于安徽大学哲学系攻读学士、硕士学位,1998年留校任教。200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社会思想史与宗教社会学研究。先后在《孔于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发表沦文多篇,合著有《道家与中国哲学》“魏晋南北朝卷”和“宋代卷”两部。
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 本书特色 《卢梭评判让:雅克:对话录》系这一重要著作首次译为中文,是理解卢梭生平和理解其思想的重要依据,也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对话体...
律宗大义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制戒因缘、律藏的结集和形成、戒律在中国的弘传和发展、佛教戒律概述、佛教戒律原理、重戒守律振兴佛教六章。律宗大义 目录 总序**章 制...
黄遵宪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选编黄遵宪著述,分为公牍、文录、函电、笔谈、《日本国志》按语和诗词六部分。收录内容包括主旧金山和新加坡总领事、湖南长...
不抑郁的活法实践版 本书特色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没有人会时时刻刻都是愉快的。 但是您千万要注意,如果连续十天出现以下情况,您就有可能是被“...
本书是以造像记为中心对5、6世纪北方民众的佛教信仰进行研究的学术专着,作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发掘材料,独述己
黄绾集 本书特色 张宏敏编著的《黄绾集》为“阳明后学文献丛书 ”的一种。以明嘉靖刊本《石龙集》二十八卷为主, 补充了《久庵先生文选》、《知罪录》、《明道编》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7辑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本书特色 相对论作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当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这一。爱因斯坦作为人类历*伟大的科学家,...
缘满-在相爱的世界 本书特色 《缘满:在相爱的世界》花开见寂,雪落听禅。李连杰与他“无明”对答。林青霞见他袈裟飞!缘分让我们在一起相处、生活。置身在陌生的世界,...
康德著作全集第2卷:前批判时期著作Ⅱ(1757-1777) 本书特色 康德,1724年出生在德国。他年轻时就几乎熟悉了自然科学各门学科的发展现状,成了一位学识渊...
西来孔子艾儒略-更新变化的宗教会遇 本书特色 艾儒略为意大利籍耶稣会士,明朝末年追随利玛 窦中国传教。后进入福建地区开拓教务,与当地中国 人建立良好关系,尔后终...
读易随笔 本书特色 《读易随笔》是作者在《周易》的学术研究中,有感而发,写成的随笔集,本书行文语言通俗易懂,义理阐述深入浅出,极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全书共分为3个...
视读哲学 本书特色 《视读哲学》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用如此短的篇幅让你对本文哲学史有个整体的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要归因于《视读哲学》的叙述形式,它让...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
魏晋玄学论稿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中国社会历史条件,具体阐明魏晋玄学思潮产生、发展乃至没落的过程及其规律,至今仍是一部学术价值突出、影响深远的重要著作。魏晋玄学论...
经典与解释-阿尔喀比亚德 本书特色 “盛世必修典”——或者说,太平盛世得乘机抓紧时日修典。对于现代之后的中国学术来说,修典的历史使命当不仅是续修中国古代典籍,同...
道家窖藏武功摄生秘笈-附赠DVD 本书特色 道教文化博大精深,乃华夏文明精粹之所在,千年文化之珍贵遗产。其核心教义为修道养生、济世利人;菁华之处在于丹道摄生。内...
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 内容简介 《工程哲学引论》一书是现代哲学体系中具有开创性的崭新著作,属于马克思所说的关于改变世界的哲学。本书以对波普尔三个世界的理论...
恶的象征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运用现象学和释义学方法,描述了恶的原始象征系列以及成因,探讨了神话的动态联系及由此产生的哲学思想。作者将哲学家甚少关注的界域,诸如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875年4月至1883年5月的著作。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资本主义...
诗艺与政治-经典与解释-38 本书特色 《诗艺与政治》(作者娄林)是“经典与解释”集刊的第38辑。论题部分有三篇文章,纳斯鲍姆的《阿里斯托芬与苏格拉底论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