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校释》以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为主,参考石本、敦煌本、旧钞本、佚本、正统道藏本诸刻本共一百余种,从事校勘。
《新编诸子集成:老子校释》是建国后对诸子著作的系统清理,相对于民国时期出版的《诸子集成》来说,后出转精,是目前最好的古代哲学资料。本书以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为主,参考石本、敦煌本、旧抄本、佚本、正统《道藏》本诸刻本共100余种,从事校勘。本书系据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重印。全书将分两辑出版。第一辑所收子书舆舊本诸子集成略同,是一般研究者经常要阅读或查考的书。每一种都选择到目前为止较好的注释本。極少数尚无注释本的,另行注释。有的书兼收数重各種各具优长的注本。为保持體例基本一致,除个别书外,一般只收用文言或浇近文言撰冩的注本。各书正文、注文一律加以新式标点,校正版刻或排印错误。第二辑收集第一辑之外的其它子书。其中大部分没有现在注本,凡有必要進行注释的,應加注释;其余的选择较好的版本运行点校。这一辑中有不少是残缺或散佚的书,整理時區别不同情况,有的选取较好的现成辑本,有的要运行补辑或重辑。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全两册) 本书特色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深入系统的分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的历史,根据大量史料、经过认真翔实的考证,总结出...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本书特色 本书讨论了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所呈示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如存在、此在、时间、真理、艺术、语言以及存在之作为历史等。整体上展...
美之在-柏拉图《泰阿泰德》.《智术师》与《治邦者》 本书特色 雅典似乎一直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美,正如耶路撒冷满腔热情地献身于正义;柏拉图把各个种的自然称作该种的形...
伦理学视域中的尊重 本书特色 《伦理学视域中的尊重》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特别是在当代西方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一般意义上对“尊重”概念进行探讨、做出界定,并从...
以赛亚·伯林的遗产 本书特色 以赛亚·伯林到底给人类留下了什么?世界**级学者解析以赛亚·伯林核心思想了解20世纪*杰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权威必读之作。?以赛亚·...
梁启超:儒家哲学 本书特色 本书是梁启超晚年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一部力作,他在书中提出了不少新颖深刻的见解。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二书求...
神奇圣人王阳明-2 本书特色 王阳明参透世事人心,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创立阳明心学,终成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之一;曾国藩研习阳明...
吴小如讲《孟子》 本书特色 吴小如教授是北京大学著名文学史专家,毕业从事文史研究,著述荦荦。作者通过逐章讲解《孟子》全书,既尊重先贤讲疏而又有自己的研究心得,言...
观念图志 本书特色 漫画本来是不是需要或者基本不需要文字说明的。我一直坚持这个传统感觉,总觉得一旦需要文字帮忙,就证明图像水平不高。但是有一些碰巧知道做哲学的赵...
论语力(含VCD光盘) 本书特色 作者将全部首印版税通过中华红十字基金会捐给四川灾区随书赠送:于丹,孔健精华讲座光盘。张瑞敏,周厚健,李彦宏,范敬宜,唐国强,姜...
墨学十论 内容简介 故谓思想文化实乃一个民族进步的关键所在,只要有思想文化的活跃滋长,民族精神可以起衰继绝,民族血脉可以雄劲康健。而文化的发达,首在继承。唯有继...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Recentevents—fromstrifeinTibetandtherapidgrowthofChristianityinChinatothespectac...
Thisisabookaboutthebigquestionsinlife:knowledge,consciousness,fate,God,truth,goo...
僧眼看台湾-宝岛佛教六十日参学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位大陆青年佛子的台湾游学笔记,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台湾的一切。其中*引人入胜的,是他对...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本书特色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金刚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人世间时的本来面目与讲话实录,全文5176字,字字蕴含佛法精髓,句句都是...
一提起佛教,自然就聯想到素食,對中國人而言,所謂的「出家人」就是「吃齋」的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除了濟公等少數傳說中的人
本书辑录《饮冰室合集》未收之梁启超佚文,体例依从《饮冰室合集》,分为两编:散篇文章入“文集集外文”,有单行本者入“专集集
理想国 内容简介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
东坡禅话-禅的智慧 内容简介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文化人物。《东坡禅话》即从“近禅而知佛”的角度,刻画了苏轼的文化面貌。作者从“水天知佛蕴”、“梦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