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近代诸子学的兴起》乃民国时期“诸子学”史料汇编,辟为四编:民国“诸子学”兴起的缘由;西学视野下的民国“诸子学”;民国“诸子学”的方法、评论与论争:民国“诸子学”的主要成就。该书较为详实地再现了民国时期“诸子学”研究的学术成就和理论方法,对于当代的国学研究,颇有助益。
民国诸子学不惟因其特殊性而彰显的思想价值,更在他们关心的问题及困扰他们的难题,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落实与解决,这构成了传统文化研究关注的核心命题。
本书乃民国时期“诸子学”史料汇编,辟为四编:民国“诸子学”兴起的缘由;西学视野下的民国“诸子学”;民国“诸子学”的方法、评论与论争:民国“诸子学”的主要成就。
下乡之后,不知不觉之间便整整住了五个月,白果树的叶子逐渐翻黄,气候寒冷了下来,又到了要作进城打算的时候了。但我所想写的东西却还没有完毕。我想写《名辩思潮的批判》,企图把先秦诸子关于名辩的思想综合起来加以叙述。我不想把所谓名家的惠施、公孙龙诸人孤立起来看,也不想对于墨家辩者毫无批判地一味推崇,那种非辩证法的态度是我在整个研究中所企图尽力摒弃的。这工程比较艰剧,但我不能再推延了,很想火迫地把它完成,因为时局一天一天地严重了起来,敌人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企图快要如愿,似乎不能容许我再有多的余暇来,在旧纸堆中出没了。十一月六日我一个人进了城,准备参加第二天的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的庆祝。在城里住了九天,研究工作是完全停顿了。十九日往北碚看舍予兄,来回又耽搁了三天。认真“开始写《名辩思潮的批判》”是二十九日。在这时桂、柳相继沦陷,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然不可终日的情形。逃难呢?上山呢?大家都在那儿认真考虑着。我在这时候却于十二月四日又把全家搬进了城。有的朋友感着奇怪,他问我:“别人都在下乡(逃难)的时候,你怎么又搬进城来了?”我的回答是:“敌人不会来的。”我的这个预言倒当真猜中了。(理由很简单,日寇和蒋政权是狼狈为奸的,他何必来?)进城后的第三天,我又开始继续写作,是关于庄子的部分。但来访的友人很多,“仅一着手,即有人来,进行很不顺畅”。八日“独山克复消息传出”,群情稍见稳定。接着上司下司亦有相继克复的消息。外界传言:“西犯之敌,人数极少,只御单衣短裤,盖准备南下广东,误向西来者。”这样重庆的生活经过一番甚嚣尘上之后,似乎又像洒了水的一样了。然而我自己的生活却是相反,日日为人事繁忙,倒弄得甚嚣尘上,很难得安静下来了。文章一天写得一两页,一两行,或甚至一两字。艰涩得比钻石磴似乎还要费力。就这样一直拖延到一月中旬(是那一天,日记里失记),才勉强完了卷。
%宋洪兵,1975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师。出版专著《韩非子政治思想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在《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下乡之后,不知不觉之间便整整住了五个月,白果树的叶子逐渐翻黄,气候寒冷了下来,又到了要作进城打算的时候了。但我所想写的东西却还没有完毕。我想写《名辩思潮的批判》,企图把先秦诸子关于名辩的思想综合起来加以叙述。我不想把所谓名家的惠施、公孙龙诸人孤立起来看,也不想对于墨家辩者毫无批判地一味推崇,那种非辩证法的态度是我在整个研究中所企图尽力摒弃的。这工程比较艰剧,但我不能再推延了,很想火迫地把它完成,因为时局一天一天地严重了起来,敌人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企图快要如愿,似乎不能容许我再有多的余暇来,在旧纸堆中出没了。十一月六日我一个人进了城,准备参加第二天的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的庆祝。在城里住了九天,研究工作是完全停顿了。十九日往北碚看舍予兄,来回又耽搁了三天。认真“开始写《名辩思潮的批判》”是二十九日。在这时桂、柳相继沦陷,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然不可终日的情形。逃难呢?上山呢?大家都在那儿认真考虑着。我在这时候却于十二月四日又把全家搬进了城。有的朋友感着奇怪,他问我:“别人都在下乡(逃难)的时候,你怎么又搬进城来了?”我的回答是:“敌人不会来的。”我的这个预言倒当真猜中了。(理由很简单,日寇和蒋政权是狼狈为奸的,他何必来?)进城后的第三天,我又开始继续写作,是关于庄子的部分。但来访的友人很多,“仅一着手,即有人来,进行很不顺畅”。八日“独山克复消息传出”,群情稍见稳定。接着上司下司亦有相继克复的消息。外界传言:“西犯之敌,人数极少,只御单衣短裤,盖准备南下广东,误向西来者。”这样重庆的生活经过一番甚嚣尘上之后,似乎又像洒了水的一样了。然而我自己的生活却是相反,日日为人事繁忙,倒弄得甚嚣尘上,很难得安静下来了。文章一天写得一两页,一两行,或甚至一两字。艰涩得比钻石磴似乎还要费力。就这样一直拖延到一月中旬(是那一天,日记里失记),才勉强完了卷。
宋洪兵,1975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师。出版专著《韩非子政治思想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在《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灾异的书写 本书特色 由法国作者莫里斯·布朗肖所著、魏舒翻译的《灾异的书写(布朗肖作品集)(精)》在一书中讲述了作者晚年思考的“奥斯维辛”,但他独特的思考在于把...
《韩诗外传集释(繁体竖排版)》由韩婴撰,许维遹校释。清人考订全书的以赵怀玉的校和周廷寀的注为最着。这两部书,在一年内相继印
物演通论 本书特色 《物演通论》糅合东方“天人合一”之思想与西方“逻辑思辨”之方法于一体,提出和论证了“递弱代偿法则”及其“系统现象形态”:·宇宙演运即造成物类...
理想国·英文 本书特色 与柏拉图的其他对话一样,《理想国》一书语言优美,极富文学价值。因而,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在提问与回答、定义与反驳的过程中锻炼哲学思辨的能力...
孟子旁通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于1976年应台湾《青年战士报》之邀,以轻松浅显的方式公开讲解《孟子》七篇,广受欢迎。其讲稿后经其弟子友人整理出版,本书即为南先生...
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 本书特色本书是从实证主义观点出发对量子力学系统做出哲学解释的代表作,也是作者赖欣巴哈的一本主要著作,写于1942年。作者从实证主义的立场出发...
哲学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英国哲学家罗素是当代西方*知名和*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也是*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之一。他在数理逻辑的...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本书特色 1.*引进台湾经典译本,畅销40余年;2.陈丹青极力推崇的哲学著作,他曾说:“这本书救了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3.《...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论辩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实践检验真理标准问题;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关于唯物辩证法问题;关于主客体研究;关于实践唯物主义讨...
中国道教史 本书特色 ◎道教是中国人初始的宗教信仰道教是原滋原味的中国本土宗教,代表了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认知与理解。是扎根于中国人骨子里信仰。◎道家文化是中国文...
呻吟语 本书特色 《呻吟语》,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在当...
自我选择至上:柳鸣九谈萨特 本书特色 爱“宣传自由的萨特”的人爱之入骨。赞他热爱“正义和权利”、“自...
《张晓风的国学讲坛》共分5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我们的方块字,我们每日每时都在读它写它,几千年来它似乎早已尘满面鬓如霜,而作
老子他说 本书特色 《老子他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
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本书特色 《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对十余部史书、古籍中所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代许多有影响的典型事件,从计谋和社会心理两个角度作了深透的分析...
经学奠定中国文化的基型,因而也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线。本书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徐复观先生晚年的重要论学名著,包括《中国经
人生之鉴 本书特色 人来到这个世上,从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组织的培育,到自己的社会实践,都是围绕着怎样做人、如何做事,说到底人生在世得让自己能活出个人样来。...
我的佛教观 本书特色 本书是池田大作和野崎勋、松本和夫两位佛学大师之间的对话记录,涉及佛典的结集、阿育王、东西文化的交流、大乘佛教的兴起、法华经的精神等内容。我...
南华经解 本书特色 作者宣颖,字茂公,清朝人,《南华经解》自序中说是句曲人。在清代和史籍中,少见其生平活动的记载。2000年台湾万卷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了钱奕华《宣...
本书所收内容,已发表的均保持发表时的原貌。经作者修改过的论者,则采用最后的修改本。未刊稿主要依据作者手迹录出。本集所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