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学(第20辑)》宗旨是向国内学术界介绍世界各地汉学研究的历史、成果和*新进展,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域。同时积极推动国内学术界对域外汉学的研究,努力倡导国内学术界与海外汉学家的对话,使“汉学”和“国学”展开一种良性的互动,在一种跨文化的对比研究中,提升汉学研究的水平。
汉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汉学史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汉学是中国人反观自身文化的一面镜子。
《国际汉学》在日益商业化的中国坚守着自己的学术阵地和学术思想。15年孜孜追求,20辑篇篇华章。《国际汉学》的存在与坚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华文化复兴的期待,对3000年未有之变局形势下中国文化重建的信心。
后记
2010年5月21日是西方汉学的奠基人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为了表达对这位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伟人的敬意,世界各地的学术界都在开会:4月的台湾辅仁大学会议、5月的巴黎会议与维也纳会议、10月的旧金山会议、年底的意大利的会议等等利玛窦的文化价值在哪里呢.,就在于他开启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尽管当时的西方世界并未认识到利玛窦的价值,并在东亚以外的地区仍在做着一些极其糟糕的事。但今天西方的知识界大体认耐了文化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道理为了纪念这位西方汉学的奠基人,我们将在《国际汉学》第21辑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以纪念这位西方汉学的奠基人。
汉学文献研究始终是本刊的重点,因为,学术之推进,学术之发展和深入,首先是对其学科文献的基本梳理。《国际汉学》从创刊以来,每辑都有极为重要的汉学基本文献的翻译文章,本期也是如此。梅谦立的《(易经>在西方的**次介绍和翻译》,余三乐所翻译的南怀仁的《康熙朝欧洲天文学的回归》、年轻学者箩莹的《殷铎泽西译<中庸>小议》都是首次在中文学术界刊出,文献和研究价值极高。
北京外国大学的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依托北外拥有全国*多外语的优势,对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展开研究,因而《国际汉学》每辑也都能发表一些只能在本刊看到的重要的非通用语种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如本辑李梅老师所翻译的捷克汉学家奥特日赫??施瓦尔尼的《普实克的潜在力量》、丁超老师所翻译的罗马尼亚汉学家鲁齐安·布拉加的《论道》、匈牙利汉学家郝清新、绍莱特的《中国哲学、宗教著作的匈牙利语翻译》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本辑的两篇汉学家访谈也很有特点,一篇是对当代美国汉学家康达维的采访,一篇是对法国当代汉学家何壁玉的采访,两位汉学家都是中国文学的研究者,前者研究汉赋,后者研究中国近代文学,两篇采访互为呼应,使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汉学界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大体概况。
从知识论上梳理中国文化外传之轨迹、人物和著作,构建各国的汉学史,这是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心对域外汉学把握的一个重要维度,本刊从选辑开始每辑将开辟一个“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专栏,这既是我所主持的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的一个学术成果发表的园地,也是我们一贯的学术追求。
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从建立起就将域外汉学的研究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重建看做一体两面的工作,我们不仅仅将域外汉学作为一个亟待开拓研究的领域、一个亟待完善的知识体系去研究和把握。同时,我们也将其作为理清中国近代思想和文化发展,重建当代中国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工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工作是与当代的国学研究在学术理念上有许多相通之处的,是和当下中国学术界对国学的兴趣,中国文化的重建密切相关的。
5月我参加了两岸清华大学所举办的“杜希德与20世纪汉学典范的大转移”学术座淡会,会上汤一介先生.李学勤先生、乐黛云先生、陈来先生、张国刚先生都谈到了这一点,认为国际汉学是今天我们国学重新恢复的重要参照系,因为近代以来国学之兴起是与西方汉学进人中国学术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清华国学院院长陈来先生甚至认为近代之国学是“汉学之国学”,意在说明近代中国学术之发展是与域外汉学互动之结果,近代以来国学的恢复和发展已经不可能只在本土知识的构架中发展和重构。
基于对汉学和国学这样的认识,5月底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与台湾中研院文哲所、德国波鸿大学联合召开了“欧美汉学界对中国哲学的诠释:以罗哲海为中心”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中研院的李明辉先生、清华国学院的陈来先生、华东师大杨国荣先生、国际儒联的单纯先生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著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我们试图通过对德国汉学家罗哲海的《轴心时期的儒家理论》一书的讨论,将对域外汉学的研究与当下中国文化的重建工作连为一体,在世界思想和历史的范围内重新认识中国文明的地位,中国文化所具有的普世性价值。
回想起来,我们已经是第二次召开这样的汉学与国学互动的国际学术会议了,1999年在我们出版了英国著名汉学家葛瑞汉的《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家》后,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与国际儒联、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大象出版社联合召开了“二程哲学国际研讨会”,当时张岱年先生亲临会议,并做了重要的讲话。北京会议结束后,与会代表前往二程兄弟的故里河南参观访问。十余年后我们再次召开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价值的研讨会,这表明了我们的一贯的学术追求:在知识的考究中升华思想,在思想的追求中依据知识。
《国际汉学》到本辑已出版了20辑,一个没有正式刊号的学术辑刊走过了15年的历程,有了20辑的积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像《国际汉学》这样的民间学术辑不少,但能像《国际汉学》这样坚持到今天的为数极少。《国际汉学》在日益商业化的中国坚守着自己的学术阵地和学术思想。15年孜孜追求.20辑篇篇华章。《国际汉学》的存在与坚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华文化复兴的期待,对3000年未有之变局形势下中国文化重建的信心。在《国际汉学》第十辑出版时,当时担任主编的任继愈先生亲自为《国际汉学》第十辑志庆写下了“广交天下学友,共促文教繁荣”的题词。在本刊二十辑志庆之际,《国际汉学》的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汤一介先生又为我们题词:“汉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汉学是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汉学是中国人反观自身文化的一面镜子”,选题词是学术前辈对我们的期待,是我们为之奋斗之目标。
张西平
2010年6月lO日写于北京枣林路游心书屋
《国际汉学(第二十辑)》,本书宗旨是向国内学术界介绍世界各地汉学研究的历史、成果和*新进展,以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域。同时积极推动国内学术界对域外汉学的研究,努力倡导国内学术界与海外汉学家的对话,使“汉学”和“国学”展开一种良性的互动,在一种跨文化的对比研究中,提升汉学研究的水平。
国学常识 本书特色 《国学常识/大师经典文丛》编著者曹伯韩。这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晚清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名家辈出,产...
爱玲说 本书特色 《爱玲说》从张爱玲的小说、散文与中英互译、晚年的“落难”等方面一一论说“祖师奶奶”的性情与文学,文字清新可读。刘绍铭教授以后学身份与晚年的张爱...
文渊阁-文人的骨头 本书特色 '故宫秘境丛书'描写了故宫的七处'隐秘角落':武英殿、慈宁花园、昭仁殿、寿安宫、文渊阁、倦勤斋、景阳宫。 所谓的'秘境'是对大多数...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本书特色 阿兰·科尔班著的《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按时间顺序,从古至今,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微微阐述与“树”结缘,懂得“...
美国浮世绘 本书特色 本书为“裸眼丛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由上海三联书店精心筹备、着力推出的“裸眼丛书”,是一套开放型丛书(无题材限制、无部数限制),只要是反映...
藏学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藏学研究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八章,分别论述了藏族的语言文学、考古、历史、宗教、文学、艺术、医药、天文和历法等学术领域的主要内容以及国内外...
传统文化研究:第十五辑 内容简介 《传统文化研究(第15辑)》自九十年代初创刊至今已出版了15辑,重在通过对吴文化的研究,彰显苏州地域特色的历史轨迹和文化个性,...
江户一日 本书特色江户时代,对外国人来说,可能是仅次于战国时代,有代表性的日本历史。正如中国的宫廷剧和穿越剧喜欢以清朝为背景,各类日本大河剧(历史剧)也喜欢讲述...
汉语语法学史稿(修订本) 内容简介 该书是关于汉语语法学这门学科的产生、发展、变化的研究著作。修订本增加了该学科近期新研究成果,对原书内容作了适当补充和调整,该...
惯用语一千条 本书特色 惯用语是活在群众口头上的一种洗练、含蓄的语言,属于熟语范畴。它由定型的词组构成,一般通过比喻途径,表达虚指的意义。其表意能力,却超越了构...
卡梅隆˙迪亚茨(Cameron Diaz)美国著名女演员,1972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市。21岁初次亮相大银幕即大受好评,20年来始终处于好莱坞第一梯队...
手工艺卷-中华文明历史长卷-至精至好且不奢 本书特色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传统手工艺则在中华文明中留下色彩浓重的一笔。纸墨笔砚、丝绸、...
张涌泉卷-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为《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丛书中的一种。收集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数十篇。张涌泉为浙江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主...
行业经典对联3000副 本书特色 《行业经典对联3000副》由国元令编著,本书从多种对联书籍、报刊中摘录了3000余副经典对联包括行政部门、人民团体、电...
从遮羞板到漆齿文身(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巡礼) 本书特色 本书以介绍和描述各种日常的、原始的、奇异的、引人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资料及其文化的内涵为主旨,所写均有所...
西欧的中国形象 本书特色 《西欧的中国形象》**部分为“概念的界定”,是为了确定西欧中国形象的性质,设立解读西欧中国形象的立场。第二部分为“历史形态”,则是对西...
《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内容简介:本稿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编,根据党政干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采用政论分析评说的编写模
地下城:吸血鬼+狼人+亡灵+僵尸(套装共4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黑白图文,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由著名设计师未氓装帧设计★ 国际权威学者鲍勃·库仁亲赴各...
新国标标点符号使用手册 本书特色《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2011)主要起草人沈阳先生审定《新国标标点符号使用手册》并作序推荐。兰宾汉编著的本书重点对...
2011-咬文嚼字-合订本 本书特色 一个好的刊物,要静得下来。要坚守自己的立场,坚持自己的风格,坚信自己的追求。外面的世界也许很精彩,但我们珍惜自己的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