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地图上遥远,书里很近;在影像间熟悉,却始终更像个传说。她明明白白存在,又清清楚楚地不同。她与大陆就像一个原点的两条射线,已在渐行渐远的轨道中走过了太多不同的风景。失却相同乳汁的同胞,还能否仅靠着血脉的连接亲切如初?剥除了好奇和想当然的猜测,我们究竟用过多少心力和情感,去贴近她的心跳呢?
《从台北到北京》会带你走进台湾,更会带你走近台湾人——在此你几乎可以触摸到一个台湾女子梦的蒙太奇。她穿越过现代的北京和前世的北平,在陌生和出离中惊醒过,在残酷与伤害中破灭过,又在友善与希望间涅槃,成就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
或许当你意识到所谓“不可分割”不只是生硬的口号,更是两岸人心灵相通后的柔软与坚定时,才能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情怀吧。大陆与台湾的联通,原本就不是一个海峡的距离,而是你,和另一颗心的距离。
一个台湾女子关于两岸*真挚的情感解读,让13亿大陆人真正了解台湾人民的心声
◆ 大陆与台湾的联通,原本就不是一个海峡的距离,而是你,和另一颗心的距离。
◆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亲笔题写书名并作序
◆ 封新城(《新周刊》主编)、鄢烈山(《南方周末》评论员)、邹明(凤凰网总编辑)、师永刚 (《凤凰周刊》主编)、邱毅(台湾“立法委员”)等倾情推荐
◆凤凰网、《新周刊》《新京报》《南方人物周刊》等上百家媒体强力推荐,轰动两岸!
◆随书附赠“台湾印象”精美画册
一个台湾女子关于两岸*真挚的情感解读,让13亿大陆人真正了解台湾人民的心声
◆ 大陆与台湾的联通,原本就不是一个海峡的距离,而是你,和另一颗心的距离。
◆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亲笔题写书名并作序
◆ 封新城(《新周刊》主编)、鄢烈山(《南方周末》评论员)、邹明(凤凰网总编辑)、师永刚 (《凤凰周刊》主编)、邱毅(台湾“立法委员”)等倾情推荐
◆ 凤凰网、《新周刊》《新京报》《南方人物周刊》等上百家媒体强力推荐,轰动两岸!
◆ 随书附赠“台湾印象”精美画册
宫铃小姐这本书,述说了她作为外省人第二代那种无根、无奈而又期待的心情,进而引发她更细腻的观察、比较两岸各地方文化上的差异,整理了两岸间观念与习惯上的不同,实质上也解释了两岸交流间,若干争议背后的深层因素,非常发人深省。字里行间,道不尽做为“外省籍”台湾人的骄傲与委屈,更化不完两岸六十年来的恩怨情仇。
——台湾亲民党主席 宋楚瑜
“胡同台妹”宫铃以其媒体人敏锐的观察,加上多年在大陆工作与生活的经验,以其女性的细腻与多情,将许多生活周遭的小故事对比了两岸的不同思维,不但有趣,更能平易近人地让我们感受到彼此的不同。两岸的未来势必会更加往来热络,透过这本书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彼此的思维模式,进而彼此理解体谅,这是一本真正促进两岸交流的好书!
——台湾“立法委员” 邱毅
“这是一本关于距离的书——不是从台北到北京,而是从北平到北京。这是一本关于梦境的书——梦里是北平,醒来是台北,或者北京。胡同台妹的书让我心酸——她寻访大陆时总是与梦境衔接不上,而我站在台北街头时却感慨中国原来在这里。”
——《新周刊》主编 封新城
“胡同台妹”是我们大陆人的一面镜子。让我们看看,对同一件事,对同一片景,不同社会环境中长大的她,如何思维、如何评论,以加深彼此的理解与认同。如果两岸读者如作者所愿“彼此都能以一种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对方,更重要的是‘看自己’”,将有益于台海两岸官民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良性沟通,共享现世太平,共铸现代文明。
——《南方周末》著名评论员 鄢烈山
一部双城记,台北北京都是情。一个台湾女子,游走两岸,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似真似梦。多年来,我们都曾以为,黑头发黄皮肤的子孙,交流无障碍,可是当她深入大陆普通人的生活,却发现心里的隔阂已使两岸大不同。大江、大海依旧,容颜未改,祈愿心的距离不会因此疏远。读完此书,你会感到一颗暖暖的台湾女子的心。
——凤凰网总编辑 邹明
知道才能开始了解,谦卑才会真正关怀。这本书字里行间透露的是一个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女性,从真实面道出许多我们不自觉的动作,以善意为出发点进行解读,希望促成两岸人民美好的相互了解与关怀。我想,唯有“知道”彼此在不同社会环境下所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才能真正让彼此跨越藩篱,成为名符其实的手足同胞!这是一本两岸之间真正以民间为起点的书,值得在两岸目前的新局中,让我们更能了解彼此的读物!
——《凤凰周刊》主编 师永刚
宫铃,网名胡同台妹,台湾人,祖籍安徽。
台湾资深媒体人,先后从事广播、报纸、电视与网络媒体,专职采访台湾时政与两岸新闻。2004年起,多次跨越两岸从事新闻报道工作。2005年,报道中国“两会”,获温家宝总理提问。曾随行采访胡锦涛主席与连战主席、宋楚瑜主席首次会面。2008年以“胡同台妹”为网名,深入接触大陆互联网,策划并执行大陆网民对话马英九,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南方周末》媒体致敬奖。多次担任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深圳卫视、黑龙江卫视等媒体特约评论员。
被《南方人物周刊》称为“大陆互联网上走的最远的台湾人”,期望能与网上的好友们,创造一个重视平凡人价值的“微亮时代”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解析(全8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红旗出版社出版,全书320万字,总达2947页★ 毛泽东以雄视千古的气度臧否人物,褒贬事件,给后世留...
著名摄影家孟昭瑞生前亲自整理的最后作品集【编辑推荐】孟昭瑞作为战地记者,深入抗美援朝战争第一线,在鸭绿江畔、上甘岭、板门
中国民众抗战画史 内容简介 民众,不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主体。一部壮烈的抗日战争史,也主要是中国广大民众抗战的历史。可是在以往的抗日战争史中,主要...
1946-1950-进军蓉城-国共生死决战全记录 本书特色 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改朝换代参与者的*后报告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内容简介:本书收入朱光潜先生的两本小册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及《谈美》。前者是他1925年留学英国后不
直击二战:血染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战役 本书特色 《血染伏尔加河――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直击二战者》系列丛书之一。阅兵仪式气壮山河,&ldqu...
《人生三悟:思路悟清、方法悟对、心态悟平》内容简介:一悟思路要理清。一个人成功的高度跟他的出身、学历、长相,谈吐以及为人处
一切为了上战场(一名海军武官的札记) 本书特色 《一切为了上战场》:一名海军武官的札记。军医情结篇,军旅生涯篇,域外风情篇,奥运情怀篇。一切为了上战场(一名海军...
中日安全与防务交流:历史.现状与展望 内容简介 《中日安全与防务交流:历史、现状与展望》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介绍和讨论了安全与防务交流的理论及其对安全环境...
延展与凝视:粤剧电影发展史述评 本书特色 该书力图把粤剧电影的发展历程全景式地勾画出来,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以一种宏观的视角,为粤剧电影的发生、发展、高潮、衰落...
B李昌平-再向总理说实话 本书特色 如果说李昌平的《我向总理说实话》《我向百姓说实话》《大气候》以“奇”获得千万读者,而《再向总理说实话》,则是一位“智者”站在...
自然权利诸理论起源与发展 本书特色 《自然权利诸理论:起源与发展》是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史学者理查德·塔克的代表作之一。自20世纪以来,特别是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以...
《用户至上:移动UI设计实战指南》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重点讲解移动UI设计方法的专业教程。全书共5章,第1章
M14:全能战斗步枪特性.装备和发展史 本书特色由勒罗伊·汤普森*的《M14--全能战斗步枪特 性装备和发展史(精)》全面介绍了M14步枪的研发和...
为什么是中国 本书特色 今日中国学人的历史责任就是为中华复兴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看到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集体陷入欧洲中心论的语境之中不能...
法计合韵: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本书特色 毛泽东说: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道理。刘伯承说:《孙子兵法》这部兵法,是研究指导战争*普遍规律的...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39随枣会战血染鄂西北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1939血染鄂西北:随枣会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地记述了1939年5月...
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 本书特色 胡熠著的《流域区际生态利益网络型协调机制/海西求是文库》在比较分析美、法、澳等国流域区际生态利益机制经验的基础上,立足...
1940年,当阿道夫•希特勒决心要把苏联作为政治和军事因素从欧洲清除掉的时候,他曾设想在一次为期十周的夏季决战中将它一举灭亡。
中国兵器史,ISBN:9787505727052,作者:周纬著目录 导言第一章石兵(角、骨、蚌、玉兵器附)第一节原始石器时代及旧石器时代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