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非闇(1889一1959)是20世纪“京派”工笔花鸟画的杰出代表,与陈之佛并称为“南陈北于”,对中国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复兴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改变了中国工笔花鸟画长期衰微的局面。其工谨明丽、重色浓妆的工笔画风,继宋画之周密不苟,扬现代之审美时尚,对现代工笔花鸟画产生了重要影响,沿续其风格的画家甚众,称为“于派”。在晚年病重之时,于非闇陆续完成了两部书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承下来,这就是《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和《中国画颜色的研究》。
《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首先从整体上论述了学习花鸟画的意义、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院体花鸟画的缘起、花鸟画技法的衍变。进而具体到作者的学画体会:“我所研究过的古典工笔花鸟画”(除了经典名作,特别提到了宋人的丝绣),“我从临摹中学到的花鸟画”,“帮助我的一些古典文艺理论”,“帮助我用笔的书法”。在第三章中,于非闇特别对自己养花养鸟的体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论述,并对他的写生方法、创作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为难得的是,他现身说法,将自己学习花鸟画过程中所走的弯路及教训“和盘托出”,对于学画者无疑是难得的“金玉良言”。于非闇的作品色彩妍丽,经久不退,这与他对于工具材料的精研与讲究分不开。在第四章中,他特意介绍了自己使用过的纸和绢、笔和墨、颜色及其相关的制作方法。
本书虽然没有现在一般技法书惯常使用的具体作画步骤的图解,但通过作者如抽丝剥茧般细致的文字分析,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展示了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精髓,对于习画者和研究者都具有启示意义。
本书后还附录有于非闇的《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众所周知,中国画的颜色具有独特的性质和效果。千百年来,历代画家在制作和运用颜色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来由于文人画和水墨写意画的兴起,古籍对于传统色彩仅有零星片断的记载,更不要说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近代以来,随着一些西方颜料的传人和工业化的制作,一些传统的材料渐渐散佚、失传。现代的画家作画,墨、色多用现成制品,对工具材料不甚考虑,有粗制滥造之嫌。于非闇二十三四岁时业余从一位民间画家王润暄学习绘画,首先便学习制颜料,养花、斗蟋蟀。在此后研究工笔花鸟画的数十年中,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古训,于绘画材质精益求精,对于中国画颜色的研漂使用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正是他多年经验的系统总结,可谓旷古空前的专著。书中对中国画颜色的品种及性质、发展状况,中国墨的特色,古代和现代画家着色及研漂使用颜色的方法,包括如何用矾、用胶甚至如何使色牢不退都有详考备述。别有意味的是他同时注意到民间画工的审美观和使用颜色经验,并通过这种学习融入了民间绘画和刺绣的审美特色,其画风为大众所喜并非出自偶然。
于非闇的《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和《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曾分别在1957年、1955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过,但限于当时的印制条件,缺少必需的配图。2007年,北京画院曾编《于非闇》画册,附录了两篇书稿,也仅配有少量插图,加之该画册定价较高,不利于普及,一般读者无法窥见前人著作。故此次特推出简装的专集,并随文配有多幅精美的插图,特别是于非闇本人的作品,对于直观再现书中所提及的经典名作,再现于非闇工笔花鸟画的神韵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材料。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工笔花鸟传统技法及中国传统颜色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 16开平装,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于非闇为20世纪北方“京派”工笔花鸟画的杰出代表,其工谨明丽、重色浓妆的工笔画风,继宋画之周密不苟,扬现代之审美时尚,对现代工笔花鸟画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是画家对自己学习工笔花鸟画经验教训的总结。首先论述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院体花鸟画的缘起、花鸟画技法的衍变,进而对养花养鸟、绘画工具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是研究中国传统绘画颜色、颜料的里程碑式作品。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画颜色的品种、性质及发展状况,中国墨的特色,古代与现代画家研漂颜料,使用颜色的方法等,书中所载相当多的颜料制备方法,在现今化工颜料的冲击下已经濒于失传
★本书随文配有多幅精美的插图,特别是于非闇本人的作品,对于直观再现书中所提及的经典名作,再现于非闇工笔花鸟画的神韵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材料
于非闇(1889—1959),20世纪工笔花鸟画的杰出代表,现代瘦金体书法大家。早年随王润暄学画。1912年,入满蒙高等师范学堂。1930年起,任教于华北大学美术系、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兼任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1935年,始画工笔花鸟,初学陈洪绶,继而研究宋元诸家,对赵佶工笔花鸟画法用功尤深。1949年后,历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画院副院长。代表作有《玉兰黄鹂图》、《红杏山鹧图》、《和平鸽图》、《临写生珍禽图》等。著作有《非闇漫墨》、《于非闇工笔花鸟画选》、《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等。
《杂的文》内容简介:韩寒首部杂文集。这本书集合了以韩寒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为基础的杂文,评论时事、人文、电影、艺术、赛车等等
《摆渡在有-无之间的哲学》内容简介:所谓第一哲学问题,也就是哲学中最基础、最恒常,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那些问题。本书是作者近二十
易道书法 内容简介 “粗看是个反体字,细瞧实乃正体”。根据《易》理之说创造的一种具有艺术魅力的全新字体——《易道书法》问世。《易道书法》是由原法制日报社副社长,...
吴昌硕篆书心经-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四0 本书特色 吴昌硕,浙江安吉人,初名俊、俊卿,中年以后更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别号缶庐、老缶、苦铁等,清末民初书画...
《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即是对族氏铭文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首先界定了族氏铭文的概念和《商周青铜
拍电影是一回事,剪辑电影又是另一回事。《电影剪辑:电影人和影迷必须了解的大师剪辑技巧(图文版)》正是你“必读”的剪辑备忘录
中国书法简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从书法历史的角度出发,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书法艺术的渊源及发展流变。在传统书法史构架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考古新材料、吸收了*新的学术研...
颜真卿楷书百家姓 内容简介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令世界瞩目,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内容多在历代儿童教材中得到了宣传,千百年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名家讲中国戏曲(插图本) 本书特色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的《名家讲中国戏曲(插图本)》精选了《文史知识》杂志创刊三十余年以来各位名家有关中国古典戏曲的精品文章20篇...
团购:书画家必备6册 本书特色 ★ 32开硬精装,印刷清晰,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原本影印名家真迹,精选各类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单字与精品★ 规模庞大,收字丰富,...
青少年学二胡 内容简介 《青少年学二胡》是一本根据青少年学习特点编写的二胡教材,对训练培养少年儿童如何掌握二胡演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方面进行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
李阳冰三坟记-中国碑帖名品-[六十三] 内容简介 《中国碑帖名品》是针对当代读者学习需求而推出的一套理念全新的丛帖。丛帖在总结该社不同时段字帖出版的资源和经验基...
本书以历代《清明上河图》为主要研究素材,从“市井”的角度,将日常生活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图像城市
阶梯涂色第4阶:劳动时间 (专为3-6岁幼儿准备的绘画入门书) 内容简介 1.一套特别的涂色书《阶梯涂色》系列丛书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以及儿童时期对色彩和图案的...
白先勇说昆曲 本书特色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昆曲有着独特的魅力。本书为你讲述了白先勇与昆曲之间深厚的...
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 本书特色 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亲自写下的人生故事有人跟我说,偶尔也拍些不同的东西吧。我说,我是“开豆腐店的”。做豆腐的人去做咖喱饭或炸...
本书以建筑师的视角对2010上海世博会的展馆从设计理念、概念草图、效果图、施工图、实景以及内部装饰效果等进行介绍,力求为读者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象牙金银器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象牙雕刻素以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品种花样、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浓郁的民族风格及鲜明的地方特色而著称于世。自80年代...
艺术哲学-从哲学的高度理解艺术.提升你的艺术品味 本书特色 目前对国内外文学作品的简写或改编的尝试较多,也较为成功,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名著的简写或改...
本书系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发起编纂的一套图文并茂介绍世界一流艺术馆美术馆的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对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