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读者不断发展变化的阅读需求,本次由岳麓书社推出的《二二十五史精华》(图文本),精选底本,详加校勘,除对岳麓版《二十五史精华》原文少数错漏之处进行修订之外,本着忠实于历史的原则,结合正史内容选配了大量富含历史文化价值的图片。这些图片主要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名胜遗址、传世绘画、雕塑建筑、古钱图谱、玺印碑帖、历史地图、出土文物以及文物复原模型图版等,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以图辅文,以图证史,可谓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读者在轻松阅读本书的时候,既可以从全局上对中国历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又能欣赏到大量难得一见的珍贵图片,从而加深对历史原典的理解。因此,该书兼具学术价值与普及意义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32开精装,岳麓书社出版
★ 本书是上海教育书店一九三七年出版、由王无咎题耑《二十五史精华》的再版。原书采用清乾隆钦定的二十四史,而加以魏源的《元史新编》。这次新版,保留了二十四史,抽去《元史新编》而代之以《清史稿》
★详尽记述了从上古的黄帝到清末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灾害变异等史实,不仅真实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广阔画卷,更可作为了解和研究我国历史的参考文献
友情提示:本套书切口泛黄,但内页完好,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本书是一部旧籍,但又是经过重编重校的新版。
它的前身,是上海教育书店在一九三七年出版、由王无咎(守训)题耑的《二十五史精华》。王氏有序,落款是该年五月。大约出版不久即抗战军兴,因此原书流传不广。然而至今尚未有内容相似、编选更精的替代物,就使它还有重印的价值。
原书所谓二十五史,是取清乾隆钦定的二十四史,而加以魏源的《元史新编》。这次新版,保留了二十四史,抽去《元史新编》而代之以《清史稿》,仍为二十五史。虽然二十四史中的《元史》,由于明初成书仓卒,而有体例欠精,史实有误、译名不统一等缺点,因此后来出现了不止一种的改编或新撰之作,这是王氏在二十四史之外另加魏源元史的原因。但本书旨在提供一部纵观全史的读物,读者只泛览大要,不极钻细部,当不以某史有某些瑕疵为嫌。且平心而论,众多正史果何一能臻完美?虽以“史家绝唱”之《史记》,尚且不断有人非议,何况其余。因此,原来的二十四史既到《明史》为止,则于今日而举二十五史之目,自当补以*末王朝之《清史稿》,方为顺理成章。这样,就体例之善与内容之完而论,新版已大不同于原书了。
我国自古重史。传说黄帝已立史官,其后列朝、列国皆有史书。到西汉司马迁,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为一书,产生了我国**部通史著作:《史记》。到东汉班固,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又产生了我国**部断代史著作:《汉书》。这是我国正史的两大开山。晋时已两书并称,谓之“《史》、《汉》”。后来加《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在几个世纪的南北分裂中,正史完成者仅三数种。迄唐之兴,始补缺辑残,广修自晋至隋诸史,于是以《史记》、《汉书》、《后汉》、《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为十三史。至宋又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号十七史。明世以十七史加宋、辽、金、元四史,为二十一史。至清乾隆四年,《明史》既成,诏増《旧唐书》、《旧五代史》,称二十四史。旧史种类繁多,而书目皆以正史为首,则因其体虽有缺陷,然论系统之条贯与资料之丰富,究为各类史书之本。究源竟委,自当以此为始。
但二十五史合计三千七百七十六卷,一般读者既难通读,且亦无需,于是而有取于一个法芜存菁的精华本了。原序于此有一段说:“纵览全史,凡叙帝王后妃则曰纪,录公侯臣民则日传,记礼、乐、兵、刑、天象、地理、河渠、舆服、食货之类则曰志,明载系统、列表记事则曰表。其间篇幅之富,独推列传;而除一般者外,复据史实,分门别类,有忠义、孝友、卓行、隐逸、游侠、儒林、文苑、道学、循吏、酷吏、伶官、宦者、滑稽、货殖、党锢、列女、奸臣、逆臣、外夷之类。今是编采撷英华,纲举扼要,于各家作风,原有体裁,悉保存不失,而曼妙之叙述,凄厉之悲剧,滑稽诡异之故事,尤多入选。此精华也,荷以全史目之,始无不可。按原书编选虽未尽当,但这一段对正史体裁及这个精华本的作用,却说得非常明白,这就不用再辞费了。
本书的编校出版,实因当前国人的读史热潮而发意,由老中青几代学者编者的合作而完成。前辈周谷城、蔡尚思、谭其骧、王蘧常、钱仲联诸先生惠予题耑、题词,使本书为之生色。原书所据版本非佳,误植尤多,统计不下万数,赖有中华书局出版的各史标点本,得以据改,《元史》译名亦据以统一。以上皆当于此鸣谢。至于校读,则分别为:《史记》胡渐逵;《汉书》喻岳衡;《后汉书》梅季坤;《三国志》胡本昱;《晋书》夏剑铁;宋、南齐、梁、陈四《书》邓云生;《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何慎怡;《北史》、《隋书》朱悦;新、旧《唐书》胡遂;新、旧《五代史》胡渐達;《宋史》杨坚;辽、金、元三《史》包启新;《明史》潘运告、刘柯;《清史稿》朱子南。
《中国发展报告2018》内容简介: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实施“十三五”
中国古代交通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文化,可以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这...
鼓楼钟声:宁波老城的生命印记 本书特色 本书属于宁波文化丛书第二辑,全书围绕宁波市*仅存的古城楼遗址、国家文物重点保护的古建筑鼓楼展开,对宁波主城的街巷、桥梁、...
农业学大寨始末 本书特色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的虎头山下。在互助合作运动中,贾进财和陈永贵,积极带领农民组织起来,走上集体化道路。1947年冬,陈永贵被吸...
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 本书特色 《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是出版社在成功推出《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简明世界历史读本》等作品之后,精心打造的又一针对一般读者的学术科普作...
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帝鉴图说 本书特色 《帝鉴图说(精)/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是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亲自编撰,供当时年仅十岁的小皇帝—&...
近代经世小儒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世势多变,各类人才,承受冲击淘洗,波逐浮湛者有如恒河沙数。世变莫测,风云险恶,适足摩荡英豪圣哲,砥柱中流,卓异自立,以膺此千古...
关山迢递-河陇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本书特色 《关山迢递:河陇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关山迢递-河陇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内容简介 李智...
与哈佛学者对话当代中国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于2005年1O月应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邀请作学术访问的研讨纪录。研讨主要涉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
《牛津通识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容简介:一战是人类历史上头一次真正波及全球的战争,其爆发的原因、战争的发展、舆论的变化,都
中国明清以来6个世纪人口的发展一直是从事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的学者及思考中国人口与历史、中央地方政权体制运作、人口与土地
《Python程序设计与算法基础教程(第2版):微课版》内容简介:本书集教材、练习册、上机指导于一体,基于Windows 10和Python 3.7构
楚国风云八百年 本书特色 《凤舞九天:楚国风云八百年》在尊重楚国历史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艺术加工,以“通俗讲史”模式,内容上贯穿楚国从立...
《设计师的海报招贴色彩搭配手册》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海报招贴设计的图书,其突出特点是知识易懂、案例趣味、实践性强、
中国历代社会研究 本书特色 由驹井和爱著的《中国历代社会研究/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是中国古代社会史方面的论文集,作者为日本学者驹井和爱,研究领域涉及车马狩猎文...
《智能机器人》内容简介:《智能机器人:从“深蓝”到AlphaGo》将全面介绍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历史、探究过程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
《五代十国风云录》里面的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宋朝建立前,在中原地区存在的五个政权,朱温建立的梁、李存勖建立的唐、石敬瑭建
雾中的阿居-基诺族的亲属制度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向读者展示基诺族的亲属制度运作的方式。基诺族是我国境内*后一个被政府承认的单一民族,它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基诺山...
灵现千年:宁波老江桥史话 本书特色 灵桥作为宁波的地标性建筑,历经浮桥时代和钢桥时代,在外形和和设计上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承载着宁波人民的乡情。本书从历史的角度,...
《冷战》,最扣人心弦的年度非虚构作品,让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受到了世界在毁灭边缘时的情形。这是你看过所有间谍恐怖小说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