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氛围

建筑氛围

作者:[瑞士]彼得·卒姆托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0-9

评分:8.7

ISBN:978711209247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1943年生于巴塞尔,曾受过家具木工的训练,在巴塞尔艺术与工艺学校和纽约普拉特学院分别接受设计师和建筑师训练。从1979年开始在瑞士哈登斯泰因开办自己的事务所。瑞士意语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主要建筑作品:罗马考古挖掘防护展示馆,库尔(Chur),1986年;圣本尼迪克特教堂,苏姆威格(Sumvitg),1988年;老人之家,库尔-玛桑斯(Chur-Masans),1993年;瓦尔斯(Vals)温泉浴场,1996年;布雷根茨美术馆(Kunsthaus Bregenz),1997年;瑞士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柏林“恐怖地带”(Topography of Terror)文档中心,1997年建成部分于2004年由柏林政府拆除;科伦巴(Kolumba)艺术博物馆,科隆,2007年;圣克劳斯兄弟田野教堂(SaintBruder Klaus Field...

()

作品目录

序言
建筑氛围
现实中的魅力
建筑本体
材料兼容性
空间的声音
空间的温度
周围的物品
镇静和诱导之间
室内外的张力
密切程度
万物之光
充作周围环境的建筑
结合一致
美的形式
图片致谢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1943年生于巴塞尔,曾受过家具木工的训练,在巴塞尔艺术与工艺学校和纽约普拉特学院分别接受设计师和建筑师训练。从1979年开始在瑞士哈登斯泰因开办自己的事务所。瑞士意语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主要建筑作品:罗马考古挖掘防护展示馆,库尔(Chur),1986年;圣本尼迪克特教堂,苏姆威格(Sumvitg),1988年;老人之家,库尔-玛桑斯(Chur-Masans),1993年;瓦尔斯(Vals)温泉浴场,1996年;布雷根茨美术馆(Kunsthaus Bregenz),1997年;瑞士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柏林“恐怖地带”(Topography of Terror)文档中心,1997年建成部分于2004年由柏林政府拆除;科伦巴(Kolumba)艺术博物馆,科隆,2007年;圣克劳斯兄弟田野教堂(SaintBruder Klaus Field...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当一个建筑成功打动我时,是因为建筑氛围。如果去除广场,我的感受就消失了。在一座建筑中可以作不同材料的组合,以至于不能起反应,另一个方面,有些材料放在一起太接近,因为会毁掉这些材料。对我们来说,最最重要的是引发一种自由移动的感觉,一个漫步的环境,一种新近——更多的是诱导人们,而不是把人们指来引去。我想要看到什么——对我稍后会使用该建筑的他人而言——我什么时候会在室内?而我想要别人看到我的什么?它们可以对广场说:我真的很高兴坐落在这个广场上。它们或许又会说:我是这里最美丽的建筑——你们全都看起来丑死了。我才是大腕。建筑物是可以说这类话的。我正谈论的是东西的尺寸/体积/重量感。你们知道一种又长又窄的门?你们知道一种索然无味的门吗?你感觉到的室内就像是一个你认不出的隐藏体块。我所钟爱的想法之一是:把建筑物作为一个纯粹的阴暗体块来设计,之后,把光放进来,就像在凿空黑暗一样,仿佛光是渗入的一种新体块。我所喜欢的第二个想法是:要系统地着手材料及表面的照明工作,要观察它们反射光的方式。换句话说,要依据它们反射方式的了解来选择材料,要基于这些了解来把所有东西组合起来。这是我的工作中第一处超然的层面:尝试着将建筑设想为人性环境。我必须承认:做出别人喜爱的东西,会使我感到非常快乐。你起初绝对想象不到成果会是这样。最终东西来起来不美——而我在这儿故意地说它美,倘若你愿意的话还有讲美学的书——如果形式不能打动我,那我就会回到起点,从头再来。最后几个方面:建筑本体材料兼容性空间的声音空间的温度周围的物品镇静和诱导之间室内外的张力密切程度万物之光充作周围环境的建筑结合一致美的形式

——引自第75页


“氛围是我的风格。”——威廉·特纳于1844年对约翰·拉斯金如是说

——引自章节:序言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