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犹太教

古犹太教

作者:马克斯·韦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0-9

评分:8.4

ISBN:978754950044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作品目录

总序一 余英时
总序二 苏国勋
绪论 韦伯
第一篇 以色列誓约共同体与耶和华
第一章 前言:犹太宗教史的社会学问题
第二章 一般历史条件与气候条件
第三章 贝都因人
第四章 城市与吉伯林姆
第五章 以色列农民
第六章 格耳林姆与族长伦理
第七章 以色列法律集里的社会法
第八章 契约
第九章 耶和华同盟及其机关
第十章 圣战、割礼、拿细耳人与拿比
第十一章 同盟战神的接纳及其特征
第十二章 非耶和华的崇拜
第十三章 安息日
第十四章 巴力与耶和华,偶像与约柜
第十五章 牺牲与赎罪
第十六章 利未人与律法书
第十七章 祭司阶层的发展与耶路撒冷的崇拜独占
第十八章 耶和华信仰对狂迷之道的斗争
第十九章 以色列的知识阶层与邻邦文化
第二十章 巫术与伦理
第二十一章神话与末世论
第二十二章俘囚期前的伦理及其与邻邦文化伦理的关系
第二篇 犹太贱民民族的形成
第一章 俘囚期前的预言
第二章 俘囚期前的预言的政治取向
第三章 记述先知的心理学与社会学特质
第四章 先知的伦理与神义论
第五章 末世论与先知
第六章 仪礼隔离的发展与对内对外道德的二元论
第七章 俘囚期、以西结与第二以赛亚
第八章 祭司与俘囚期之后的宗派复兴
第三篇 法利赛人
第一章 作为教派宗教性的法利赛主义
第二章 拉比
第三章 法利赛派犹太教的教说与伦理
第四章 艾赛尼派及其与耶稣教说的关系
第五章 犹太人的仪式性隔离的强化
第六章 离散犹太人里的改宗运动
第七章 基督教使徒的宣教
附录一 古犹太史年表
附录二 大卫与所罗门时代的巴勒斯坦地图(前10世纪)
译名对照表
索引
· · · · · ·

精彩摘录

若与印度的种姓制度来参对比较,便能得到最佳的理解。那么,就社会学而言,犹太人到底是什么?——一个贱民民族(EinPariavolk)。意思是,正如我们所得知于印度人的:一个在礼仪上——无论就形式或事实而言——与周遭社会环境区隔开来的客族(Gastvolk)。犹太人对周遭环境所抱持的态度的所有基本特征,都可以从他们这种贱民存在里推衍出来:特别是早在(中世纪的)强制隔离之前他们就已自愿性地生活于犹太人区(Ghetto),以及他们对内道德与对外道德的二元分法。不过,犹太人在以下三种重要的情境上有别于印度的贱民部族。(1)犹太人是在一个没有种姓的周边环境里的一个贱民民族

——引自章节:第一章前言:犹太宗教史的社会学问题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