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作者:[日] 城山智子

出版社:江苏人民

出版年:2010年3月

ISBN:9787214060297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内容简介

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一个全球性现象:每一个与国际金融与商品市场相联系的经济体都受到了冲击。本书不仅意在表明中国无法逃避资金流动和贸易急剧下降的后果,而且还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中国历史的新视角。大萧条是现代中国的分水岭。在以金本位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中国是唯一使用银本位的国家。国际银价的波动侵蚀了中国的货币体系,并破坏着中国的经济稳定。为了应对严重的通货紧缩,国家对市场从自由放任转向调控干预。用不同的外汇标准构建新的货币体系,要求审慎的政府管理;最终经济复苏与币制改革的进程导致了整个中国经济政治化。通过对大萧条冲击与其后经济复苏过程的分析,本书考察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关联下,国家—市场关系的转变。
城山智子,日本东京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曾为美国富布赖特、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现为一桥大学副教授,专攻现代中国经济史,特别是金融与银行、商业合同与法律、以及贸易港口城市之经济等。其博士论文为《萧条下的中国:1931—1937年间长江三角洲下游的地区经济》(哈佛大学,1999);最新研究成果为“负债中的公司:1895-1937年间长江三角洲下游纺织业财务安排之研究”(见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298-326)。目前,城山智子博士正在共同主持日本多所大学合作大型研究课题“帝国与网络:亚洲地区经济秩序”。

作品目录

出版说明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致谢
译者的话
导论
银本位的中国: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大众预期与金融危机
市场、政府和货币体系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两次危机及其后
本书结构
上卷
通货膨胀与自由放任的年代:1931年之前的经济趋势
第一章:银本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国
第二章:工业化的到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纺织业
第三章:公司负债:资本积累问题
下卷
萧条年代,1931—1937年:经济与政治的转变
第四章:农村崩溃
第五章:工业萧条
第六章:上海金融恐慌(1934—1935年)
第七章:应对危机:1935年11月的币制改革
第八章:成就与局限:经济政策与国民政府再考查
结论
译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