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阅读书坊--妖媚的城市

轻阅读书坊--妖媚的城市

作者:王唯铭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2001-05-01

评分:5分

ISBN:7806463259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轻阅读书坊--妖媚的城市 节选

旗袍、高衩与暧昧的信号

先让我们鼓掌叫好:“旗袍文化”正以尼亚加拉瀑布的方式覆盖着这座变幻莫测的城市。
君不见,多少沉鱼落雁的美女与多少大倒胃口的丑妞正将旗袍一一披挂上身,以此表达一种个性的存在与张扬;君不见,多少活色生香的旗袍专柜与楚楚动人的旗袍小店日下正逐一霸占着城市的街巷,以此强调一种理应垂死的东西正经历着凤凰涅槃式的再生。然而,在漫天飞舞的“旗袍文化”中,我们心旌荡漾地目击了这一幕:
在一条似是而非的马路上,走来一个含混不清的女子。她有着一张模棱两可的脸蛋,一副捉摸不透的笑容,唯有身着的织锦缎旗袍让我们可以下一个确切的定论,并使我们的视线无可奈何地聚焦在它的高衩上。
对制衣行业的技术主义者来说,这样的高衩不免有些哗众取宠;对时装界的审美主义者来说,这样的高衩不免有些比例失调,而对于一个以品味女人作为一生事业的城市老克勒来说,这样的高衩等同于女人的温暖爱欲,等同于这种爱欲的一次微妙喷发。
是的,作为历史的记忆、传统的复苏,*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时尚文化象征的旗袍,本来自有它的意义。然而,这种意义现在被部分地消解掉了。因为,此刻人们的目光持久地逗留在旗袍的高衩处,不由自主地被那脱颖而出的两条丰润、纤细的长腿所吸引,并在无可奈何的迷恋中痛苦地考验着自己的意志力。
换言之,今天不少旗袍正将自己的分衩提升到蛊惑人心的高度,它使得女人的某种自然属性得以暖昧地强调,让一种肉欲的气息弥漫在我们的视野之中。高衩旗袍正发出着一种妖媚的信号,诉求着暖昧、露骨的性感,催产着让人灵魂出窍的欲望。
但一个信仰坚定的社会决不会因为一件高衩旗袍而土崩瓦解,而一个富有自律精神的民族也不会因为两条丰盈美腿而神魂颠倒。说到底,高衩旗袍也许让你痛不欲生,但你不会为它泪流满面。

%

轻阅读书坊--妖媚的城市 作者简介

王唯铭,就是你接着将宽宏大量地翻阅的这本书的作者。
许海峰,生于上海。1991—1994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读完艺术摄影专业。在上海西区的一家科研所干了三四年的半专职科技摄影。1999年进青年报社做了摄影记者。没获得任何摄影奖项,因为每次都错过报名时间。现在,每天用相机为上海这座城市写着影像日记。

轻阅读书坊--妖媚的城市 目录

自序
第1辑 她们的身体与欲望
跳“一元场”的男女们
裸露在这个夏季的女人
不要伪装的女人
喜欢“坏男人”的女人
热衷“大家戏”的女人
推崇“热水瓶结构”的女人
被“差头司机”所包的女人
迷恋“奢侈品”的女人
不断调换手机的女人
渴望独立的女人
悠闲而斑斓的女人
用“盐水袋”来美丽人生的女人
旗袍、高衩与暖昧的信号
旗袍只属于长腿美女
风情女子如烟而去
风尘女子堕入风尘
但愿情调之花永远盛开
弱的女红与它的拯救
要“骨感”,不要“肉感”
第2辑 妖魔化了的社会
今天你IN了吗
比跳舞机更简单的身体
带着奶瓶招摇在大街的女孩
洗白的牙齿与退化的时尚
玩偶,而不是偶像
蟑螂以及那份小情趣
优雅的酷与“匪徒”般的美
“游侠”的快乐和悲哀
一种“东西”妖魔般起舞
比蛇还妖的女人
叫作“哈韩族”的那些上海小子们
第3辑随风而去或刻骨铭心
我真的了解上海夜生活吗
消失在大气层中的“老贵族”
感觉雀巢咖啡
随风而去的“丢邦”
月下挽弓的男女
运动鞋:青春岁月中的青春时尚
“老克勒”:一个正在消失的上海
别了,华亭路
速度新贵粉墨登场
向“金城武同志”学习、
岁月·时尚·象征——是什么指供了时代的流行
第4辑 那些中产阶级的趣味
昂贵的鼻子与超前的奢侈
TANI:对“后雅文化”的一次呼应
看这样的美腿“颠覆”一个世界
中产阶级和他没有历史感的房子
低调的“李安娜”与嚣张的“路易·威登”
“意大利”也俭朴起来了
有罪的并不是名牌
购物空间正闪烁不定
GUCCI:掠夺感官的阴郁斑斓
唐舞、唐装及其他
祝羽西如愿以偿
酒是用来喝的,而不是用来说的
桀骛不驯的空间与桀骛不驯的吴亮
夜生活中的世界主义者
第5辑 在时尚和优雅背后
“青春大使”与青春文化
“窥视”是一种永远的黑暗
期待我们的格瓦拉
假如此时我们能够拥有一点宗教气息
二十一世纪会有怎样的一幅性图景
拥有反省力的女人*可爱
让我们谈具体的上海女人
自由是*重要的,也是唯一的
离异的女人不能停止生命的歌唱
毛利人:出卖与自愿出卖
被颠覆的T型舞台
马桶正获得可疑的尊荣
中式棉袄:作秀与起哄
乌托邦式的华丽冲动
这个“东东”真不是东西
五元场只是一面破烂的人道主义大旗

轻阅读书坊--妖媚的城市 作者简介

王唯铭,就是你接着将宽宏大量地翻阅的这本书的作者。
许海峰,生于上海。1991—1994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读完艺术摄影专业。在上海西区的一家科研所干了三四年的半专职科技摄影。1999年进青年报社做了摄影记者。没获得任何摄影奖项,因为每次都错过报名时间。现在,每天用相机为上海这座城市写着影像日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