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传奇史

明清传奇史

作者:郭英德 著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年:2001-05-01

评分:4.9分

ISBN:7806432361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明清传奇史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文化名称,往往相当紊乱而又相当模糊。一方面,一个文体名称,大多不仅仅指称一种文休,还可以指称多种不同文体;换句话说,不同文体往往可以有相同内涵的文体名称。另一方面,一个文体名称,即使当它指称一种文体时,也具有相当广泛的涵话性;换句话说,一种文化往往有着相当广泛而复杂的外延。有鉴于此,我们对明清传奇史的研究,便于能不遵循孔子“必也正名乎”的古川,首先从辨体开始。

明清传奇史 本书特色

本书展示了传奇戏曲在明清两代由萌生到衰变的全过程,因此是传奇戏曲的一部分完整的生命史。广义的传奇指民间说话所讲述的各种奇异故事。狭义的传奇是指民间说话中小说家的一种题材类型。

明清传奇史 目录

绪论 明清传奇和明清传奇史
**编 从戏文到传奇(明成化初至历十四年,1465-1586)
**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二章 传奇体制的确立
第三章 昆腔新声的崛超
第四章 传统主题的变异
第五章 时代主题的先声
第二编 传奇的风行(明万历十五年至清顺治八年,1587-1651)
第六章 晚明社会与剧坛风气
第七章 汤显祖的文化意义
第八章 沈理璟和吴江派
第九章 传奇文体规范的成熟
第十章 曲海词山,于今为烈
第三编 传奇的繁盛(清顺治九年至康熙五十七年,1652-1718)
第十一章 文化思潮与传奇繁盛
第十二章 传奇文体规范的再构
第十三章 李玉和苏州派
第十四章 李渔和风流文人
第十五章 文人之曲
第十六章 南洪北孔
第四编 强弩之末的传奇(清康熙五十八年至嘉庆十十五年,1719-1820)
第十七章 社会审美需要的嬗递
第十八章 传奇内容的道德化
第十九章 传奇艺术的诗文化
第五编 漂泊无依的传奇(清道光元年至宣统三年,1821-1911)
第二十章 风云变幻的剧坛
第二十一章 文人传奇的余绪
第二十二章 传奇文化的消解
附录 明清戏曲研究书目举要
后记

明清传奇史 节选

中国古代的文化名称,往往相当紊乱而又相当模糊。一方面,一个文体名称,大多不仅仅指称一种文休,还可以指称多种不同文体;换句话说,不同文体往往可以有相同内涵的文体名称。另一方面,一个文体名称,即使当它指称一种文体时,也具有相当广泛的涵话性;换句话说,一种文化往往有着相当广泛而复杂的外延。有鉴于此,我们对明清传奇史的研究,便于能不遵循孔子“必也正名乎”的古川,首先从辨体开始。

明清传奇史 相关资料

书摘正因如此,改编旧剧在这时成为剧坛热点。再从纵向演变看,若以郑若庸为界,则在他以前,改编与创作的比例约为2:l;在他以后,则为1:1。由此可见,时至嘉靖、隆庆年间,文人士大夫的传奇创作技巧已渐趋成熟,这正是传奇剧本体制渐次定型的必然结果。到了万历以后,创作新剧就成为不可抑止的时代潮流了。从改编旧剧到创作新剧,这是传奇创作史的发展规律之一。第二节剧本体制的规范化传奇戏曲体制的确立,仅就其艺术形式而言,包括剧本体制的规范化和语言风格的典雅化两个方面。在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这两个方面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发展状况。中国古代任何文学艺术样式文人化的第一个步骤,往往是文学体制的规范化,戏文的文人化也不例外。明中期从戏文到传奇的演变,在艺术形式上最明显的迹象,就是剧本体制的规范化。(~)戏文剧本体制的三种样式明中期的文人戏曲作家,最初是从整理、改编宋元和明前期的戏文入手,吸取北杂剧的优点,探索、总结和建立规范化的传奇剧本体制的。现存的宋元和明前期戏文剧本的明刻本,大多标有“重校”、“重订”、“新刻”、“新刊”、“新镌”等字样。这些戏文的整理、改编者,有的姓名已不可考,有的姓名则得以留传或可以考证,他们大抵都是文人曲家。如《九宫十三摄谱》卷首《寻亲记》下注云:“今本已五改:梁伯龙、范受益、王陵(按,当即王镀)、吴中情奴、沈予一。”梁伯之逸响,而屡困于艺场。于是退而深惟曰:“吾身不用,何可以名没世而不称也?

明清传奇史 作者简介

郭英德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副主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试委员,北京市自学考试委员会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文学史课程考试委员等职。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