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

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

作者:朱士光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1-05-01

评分:5分

ISBN:7224040592

所属分类:休闲旅游

书刊介绍

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 内容简介

本卷力图使读者能对黄河住、行文化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促使更多的学者、专家以及艺术家、文学家对黄河流域住、行文化进行多方位的研究与艺术再现。

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 本书特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引以自豪的母亲河。这条蜿蜒曲折数千公里、昼夜奔腾川流不息的大河,自远古蛮荒之时就哺育着两岸的华夏民族,孕育了*初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也由此产生并继而发展、光大,《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给我们介绍黄河文化的住和行方面的独特文化,是我们课外阅读的*佳选择!

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 目录

序一 季羡林 序二 钟敬文序三 柴泽民上篇绪论**章筚路蓝缕,以筑室庐

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 节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海内外炎黄子孙都引以自豪的母亲河。这条蜿蜒曲折数千公里、昼夜奔腾川流不息的大河,自远古蛮荒之时就哺育着两岸的华夏民族,孕育了*初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也由此产生并继而发展、光大,《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给我们介绍黄河文化的住和行方面的独特文化,是我们课外阅读的*佳选择!

黄河文化丛书:住行卷 相关资料

书摘黄土高原社会封闭性的超稳定结构,是自组织内部达到高度系统化、高度凝聚性的结果,从它成型的那一天起,就被纳入自然经济观念之中,从而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微观静态的生命意识,一是保守封闭的生命意识。具体而言,则又表现在浓重的土地观念、狂热的生殖崇拜和放达的现世精神三个方面。绵延无垠的黄土地,尽管荒凉薄瘠,但却是当地人生存需求的根基,系挂着人们神圣化的情感。用黄土筑就的窑洞,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就像依恋于黄土母亲怀中的一群孩子,是土地的一种延伸。于是,土地观念,不仅表现在耕地崇拜,也反映于窑洞崇拜方面。对于黄土高原人来说,简陋的窑洞,不只是“以俟风雨”的庇护所,更是安身立命、有所适从的心理寄托。人生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女嫁男娶之外,莫过于掘土成窑了,故有这样的俗语广为流传:“修下窑洞,等于攒下家当。”在拥有三十亩土地一头牛的同时,能与婆姨娃娃在温暖的热炕头上享受温馨亲情,便成为他们最为美妙的憧憬和奋斗目标。窑洞人浓重的土地观念,还从他们修筑窑洞的一系列禁忌和仪式中得以进一步显露。窑洞在什么地方修建、什么时候破土动工,都是极为讲究的,必须请阴阳先生选定地址,确定日子,丝毫含糊不得。有些地方还要给“土神爷”上香,求得恩准,动土时供其牌位。陕北有一句俗语说:“在太岁头上动土要遭难哩”。其意是指不能随便动土建窑。所谓太岁,民间传说是由土地神变化、藏身地下的精灵,拳头大小,状如蟾蜍,如果在挖土立基过程中碰到此物,全家人就会大难临头。解救的办法倒有一个,但也相当可怕,那就是由家中年长德高者煮食之,然后拥衾高卧,等待死神的召唤。传说固然荒诞不稽,但反映出土地神在窑洞人心头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神奇无比的威力。陕北、晋中等地民间修窑,大都要举行两大仪式,一是合龙口,一是暖窑。合龙口系新窑落成时举行的一种仪式。届时,窑面张贴大红吉庆对联,石匠大师傅腰系红布带,头带白色的羊肚子手巾,站立于窑脑畔上,即窑顶上,于鞭炮声中,将一上扎红绸、盛有两个大馍及众多小馍、枣子、硬币(过去用铜钱)的斗,从窑洞底面吊到窑脑畔,口念:“吊金头,吊银头,鲁班留下合龙口”的词儿,接着吟诵“谢天谢地,谢土神,谢家神”。念毕将斗中的一个大馍撂下去,新窑主人站在下面撩起衣襟承接。是时石匠大师傅又要念叨:“接得住,荣华富贵;接不住,富贵荣华”。之后,便将斗中的东西按不同方位撂下去,下面的男女老幼人人争拾,纷云: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