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丹编著的《女性潮汐(民国民报撷珍)》讲述了:民国女性是怎样生活的?她们曾经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她们当时是怎样看待自己而男士们又是怎样看待她们的?这些疑问就像我们想知道自己的母亲、祖母或曾祖母年轻时是什么样儿一样,来得亲切而自然。当您打开这本《女性潮汐(民国民报撷珍)》,看到我们从民国几大报纸的文艺副刊、社会纪实等专栏勾勒出的有关民国妇女生活的文章,您也许会感慨良多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曾挟着冲击旧的“诗教”文化的狂飙,给中国大地带来思想的解放和“人”的觉醒,也为现代文艺的春天的到来廓清了传统的氛围。汪丹编著的《女性潮汐(民国民报撷珍)》透视民国时期女性世界,解读女性人生。
民国女性是怎样生活的?她们曾经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她们当时是怎样看待自己而男士们又是怎样看待她们的?这些疑问就像我们想知道自己的母亲、祖母或曾祖母年轻时是什么样儿一样,来得亲切而自然。当您打开这本小书,看到我们从民国几大报纸的文艺副刊、社会纪实等专栏勾勒出的有关民国妇女生活的文章,您也许会像我们一样感慨良多的。
在以帝王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男人们无论被压迫在哪一等,总还是有比他更卑微的妻子做他的奴隶。妇女们遵从着三从四德的礼教,两千年来未曾有过大的变化,男子视为当然,女子自己也视为当然。
只有到了民国,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妇女地位这个根本问题,才在中国破天荒地提了出来。各大报刊杂志纷纷刊登有关女性问题的论文、杂文,当代妇女纪实、访问录及妇女自述、散文、杂感等也纷纷登场亮相,一时间,妇女问题成了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这本《女性潮汐》就是在这一基础上编辑而成的。它汇集了民国时期天津《大公报》、上海《民国日报》、《申报》及北京《晨报》这四种在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大报中的相关文章,以散文、杂文、随笔、杂感、纪实、通信、讲演为主,兼及一些有特色有深度的论说文,真实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后二三十年中民国社会妇女的生存、思想、情感状态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女性潮汐历程。
本书共分四大部分:一、女性生活;二、女性生命感悟;三、女性问题杂谈;四、女子解放探索。
我们所以以“生活”开头,是想让不太熟悉民国社会的朋友们能先从感性上对民国女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具象的了解。这里面包括了民国时期的妇女们虽身为民国国民而仍受封建家庭压迫的哀婉诉说;也包括了身为职业妇女的新女性对自己新生活的平实陈述。总之,它收取了民国时期妇女们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片断,无论是自述、他述抑或采访录,读来都如向面对谈,就像听邻家的姐妹、大嫂在讲她们自己的故事,真实感人。
在“女性生命感悟”中,我们把一些男人对女人、女人对自身生命音符的审美(审丑)的散文、杂文、随感汇集成章:有审读母亲一生的;有审读妻子心态的;有审读自己婚姻生活的;也有审读女士们的脸以及她们为什么好打扮的……总之,虽五花八门,却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发现女性,它可以称作是一部“发现女性”的交响乐章。这种发现有两层意思:即发现女人和男人是同等的人;发现女人和男人是不一样的人。有人曾说“五四”时期对层发现比较关注,对第二层发现注意较少。但当您读完姚印写于40年代中期的《一幅素描——审读妻子》之后,您会发现他对妻子内心世界的关照,早已步入第二个层次,无愧为一篇发现女性性格及内心世界的佳作。可见自“五四’’以后.对女性的发现和认知还是在不断深化着的。
“女性问题杂谈”收录了民国时期有关妇女问题探讨的杂文及小论文,它们广泛涉及妇女的经济、婚姻、贞操、独身、禁娼、自杀及教育等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在“五四”之前和“五四’’期间已有人谈过,但当“五四”的热潮冷却后,人们对这些问题明显地有了较为客观、冷静的再思考。像娜拉出走与妇女经济独立这样的话题,人们已从昔日近乎百目的崇拜与近乎狂热的倡导转向对娜拉出走后生活的担忧、设计及对妇女是否具有经济独立实力的理性分析上。另外,如果您还记得妇女生活纪实部分的内容,再反观这一部分的文章,您会觉得它们即或是老生常谈,也有谈下去的必要,因为其中涉及的许多问题就是在今天,我们也未必解决得很好。
小时候,住在幽僻的村间。每年初冬,祖母总要到十几里外,那热闹的市镇上去住一阵子的,我是大孙女,所以有机会跟她一同去。钻进那顶狭窄的轿门,靠在祖母裙膝旁,一路上抬进城去,是件挺威风的事。
在没有到达祖母娘家的石库门前,必定要走过一条异样的石板路:长长的石道旁,竖立着一座石柱搭成的东西,门不像门,楼不像楼,顶上一块长方的石块上还凿刻着好些字迹,以前一定是飞过金的,可是日子一久,日晒雨打的,到现在也看不出写些什么?每隔十数步,就是一座,这样连续不断地排在石道旁,总有几十来座模样,那是什么呢?……于是祖母就告诉我:这些叫做“贞节牌坊”,一座牌坊就是纪念一个伟大的女人的。女人们如果可以得到这座东西,非但对自身是件了不起的光荣,并且可以光祖耀宗,流芳百世,直到永远永远……。
接着,她还絮絮不断地说下去:“……那第四座和第十八座,特别高大的牌坊是我姑母和一位姊姊的。”原来她姑母在未婚前,订好的丈夫,忽然在妓院里得了暴症死亡了,她就成个“望门寡”,抱牌位做亲,嫁过去,领养一个承继儿子,就这样忧愁地过了一辈子。她姊姊呢,因为丈夫死亡,也就绝食殉节而死。所以族里的人,就为她俩建筑了这二座牌坊。
祖母叙述了这些凄艳的故事往往会显露出那无限羡慕的眼光,抬起头,向轿外那林立的石柱注视着,她轻轻地说:“记着,孩子,做女人吃一世的苦,都不要紧,能得到个贞烈的名节——一座光光辉辉的牌坊就什么全给补偿了!”以后我长大了些,每次祖母进城的轿子里,裙膝旁又换了一位幼小的女孩伴着她——聆听那凄凉的故事。虽然很久,我没有走过这条鬼气逼人的怪阴森的石道了,但是我记得,那石柱下被杀害了的每一个绝艳的青年女尸,她们在从前,在冷静的黄昏和雨夜,俯着头,流干了泪,滴尽了血,为着一个仅仅爱上了她一点儿的男人到死……。
自私的贞节牌坊所有的、新旧的传统的落伍思想在炮火中全倒了,塌了——凄艳动人的传奇,该是属于前一个世纪的“光荣的痕迹”。
现在,这一代中国妇女该走上的是一条光明的路,她们挺着胸,带着微笑,穿过这用松柏绿彩扎成的凯旋之门,祖国的凯旋门——健康地进行着,为了她们自己,和更多的人群在迈进!
《应仁之乱:日本战国时代的开端》内容简介:日本室町幕府末期,诸大名动员数十万兵力,以京都为战场,分东军、西军相互厮杀长达十
作品目录第一册醉园诗存二十六卷附诗存闰集一卷 蒋萼著第二册遁阿诗钞四卷 杨葆彝著寄盦诗稿一卷 孙汝怿著醉月居诗钞一卷 叶世熊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最后一课(精装) 本书特色 都德著李玉民译的《*后一课(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
徒步在未知的路上-走过的路都是故事 本书特色 在那美好的旧时光里,徒步在未知的土地上,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从一座大山到另一座大山。不知道到晚上会在哪儿、跟谁...
林海音文集3-爱情的散步 本书特色 她的小说和散文,往往都以家庭为背景,包括小孩、女人、婚姻的描写,由于平日细心观察,对于各种琐碎的情节,均能准确地表达出来。林...
《新月集(英汉对照)》内容简介:本书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大的影响,在世界各地被译为多种文字版本,是最早被译为中文版
《中产家庭如何保卫财富》内容简介:本书包括婚前、婚内、离婚、遗嘱继承与涉外婚姻五大部分,精选典型案例,每小节都由婚姻或继承
《企业融资全流程实战》内容简介: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后,创业成为时下最热的话题。与此同时,融资作为创
幌马车之歌续曲 本书特色 本书向我们呈现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牺牲的三位台湾青年李苍降、蓝明谷、邱连球的生命故事。他们出生于日据统治下的殖民地台湾...
苏东坡诗联巧吟妙对故事 本书特色 纵观苏东坡之诗词联文,样样精通,得心应手,随意娴熟,是古今文人多所不及的。刘永清编著的《苏东坡诗联巧吟妙对故事》选编了127篇...
《余光中》为丛书之一,精选了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余光中先生一生创作诗歌上千首,其中,《乡愁》一首流传最广。其实,他
商市街 本书特色 《商市街》萧红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萧红是鲁迅给予高度评价的作者,甚至一代文豪...
《安徒生童话全集》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安徒生所创作的166个童话和故事,其中包含了的《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
《苏轼诗词选》内容简介:本书精选苏诗词,加以精炼注释,参酌采用旧注的成果,择善而从,对旧注的错误也有所驳正。注释文字活泼,
再别康桥 本书特色 他才气横溢,他天马行空,他毕生追求着自由、美和爱,他的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本书为徐志摩原创诗歌全集,不但收录了曾结集出版的四...
外国诗歌百年精华 本书特色 本书在广阔而丰饶的外国诗歌田野中,采撷了*能代表地十世纪世界诗歌创作主潮的精华之作。共选了六十五个国家三百多位诗人的四百多篇诗作。这...
万能少女旅店 本书特色 问题餐厅、青年诊所、少年博物馆、*少女旅店…《*少女旅店》是一部满满少女心的爱情故事集。这里没有旅店,只有少女。作者夏不绿...
刘醒龙自选集 内容简介 刘醒龙,代表作有小说《凤凰琴》《痛失》《弥天》。有多种小说在英语、法语、日语和韩语地区翻译出版。新近出版有三卷本长篇小说《圣天门口》,并...
项美丽在上海 内容简介 美国姑娘项美丽大学毕业后不堪忍受千篇一律的单调生活,辞职到欧洲游荡,并结识了在非洲生活的朋友,一起去生活了一年多。回国后她结识了《纽约客...
情感和体验 本书特色 智者的沉默是一口很深的泉源,从中汲出的语言之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必含有很浓的智慧。相反,平庸者的夸夸其谈则如排泄受堵的阴沟,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