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丹编著的《女性潮汐(民国民报撷珍)》讲述了:民国女性是怎样生活的?她们曾经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她们当时是怎样看待自己而男士们又是怎样看待她们的?这些疑问就像我们想知道自己的母亲、祖母或曾祖母年轻时是什么样儿一样,来得亲切而自然。当您打开这本《女性潮汐(民国民报撷珍)》,看到我们从民国几大报纸的文艺副刊、社会纪实等专栏勾勒出的有关民国妇女生活的文章,您也许会感慨良多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曾挟着冲击旧的“诗教”文化的狂飙,给中国大地带来思想的解放和“人”的觉醒,也为现代文艺的春天的到来廓清了传统的氛围。汪丹编著的《女性潮汐(民国民报撷珍)》透视民国时期女性世界,解读女性人生。
民国女性是怎样生活的?她们曾经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她们当时是怎样看待自己而男士们又是怎样看待她们的?这些疑问就像我们想知道自己的母亲、祖母或曾祖母年轻时是什么样儿一样,来得亲切而自然。当您打开这本小书,看到我们从民国几大报纸的文艺副刊、社会纪实等专栏勾勒出的有关民国妇女生活的文章,您也许会像我们一样感慨良多的。
在以帝王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男人们无论被压迫在哪一等,总还是有比他更卑微的妻子做他的奴隶。妇女们遵从着三从四德的礼教,两千年来未曾有过大的变化,男子视为当然,女子自己也视为当然。
只有到了民国,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妇女地位这个根本问题,才在中国破天荒地提了出来。各大报刊杂志纷纷刊登有关女性问题的论文、杂文,当代妇女纪实、访问录及妇女自述、散文、杂感等也纷纷登场亮相,一时间,妇女问题成了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这本《女性潮汐》就是在这一基础上编辑而成的。它汇集了民国时期天津《大公报》、上海《民国日报》、《申报》及北京《晨报》这四种在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大报中的相关文章,以散文、杂文、随笔、杂感、纪实、通信、讲演为主,兼及一些有特色有深度的论说文,真实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后二三十年中民国社会妇女的生存、思想、情感状态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女性潮汐历程。
本书共分四大部分:一、女性生活;二、女性生命感悟;三、女性问题杂谈;四、女子解放探索。
我们所以以“生活”开头,是想让不太熟悉民国社会的朋友们能先从感性上对民国女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具象的了解。这里面包括了民国时期的妇女们虽身为民国国民而仍受封建家庭压迫的哀婉诉说;也包括了身为职业妇女的新女性对自己新生活的平实陈述。总之,它收取了民国时期妇女们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片断,无论是自述、他述抑或采访录,读来都如向面对谈,就像听邻家的姐妹、大嫂在讲她们自己的故事,真实感人。
在“女性生命感悟”中,我们把一些男人对女人、女人对自身生命音符的审美(审丑)的散文、杂文、随感汇集成章:有审读母亲一生的;有审读妻子心态的;有审读自己婚姻生活的;也有审读女士们的脸以及她们为什么好打扮的……总之,虽五花八门,却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发现女性,它可以称作是一部“发现女性”的交响乐章。这种发现有两层意思:即发现女人和男人是同等的人;发现女人和男人是不一样的人。有人曾说“五四”时期对层发现比较关注,对第二层发现注意较少。但当您读完姚印写于40年代中期的《一幅素描——审读妻子》之后,您会发现他对妻子内心世界的关照,早已步入第二个层次,无愧为一篇发现女性性格及内心世界的佳作。可见自“五四’’以后.对女性的发现和认知还是在不断深化着的。
“女性问题杂谈”收录了民国时期有关妇女问题探讨的杂文及小论文,它们广泛涉及妇女的经济、婚姻、贞操、独身、禁娼、自杀及教育等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在“五四”之前和“五四’’期间已有人谈过,但当“五四”的热潮冷却后,人们对这些问题明显地有了较为客观、冷静的再思考。像娜拉出走与妇女经济独立这样的话题,人们已从昔日近乎百目的崇拜与近乎狂热的倡导转向对娜拉出走后生活的担忧、设计及对妇女是否具有经济独立实力的理性分析上。另外,如果您还记得妇女生活纪实部分的内容,再反观这一部分的文章,您会觉得它们即或是老生常谈,也有谈下去的必要,因为其中涉及的许多问题就是在今天,我们也未必解决得很好。
小时候,住在幽僻的村间。每年初冬,祖母总要到十几里外,那热闹的市镇上去住一阵子的,我是大孙女,所以有机会跟她一同去。钻进那顶狭窄的轿门,靠在祖母裙膝旁,一路上抬进城去,是件挺威风的事。
在没有到达祖母娘家的石库门前,必定要走过一条异样的石板路:长长的石道旁,竖立着一座石柱搭成的东西,门不像门,楼不像楼,顶上一块长方的石块上还凿刻着好些字迹,以前一定是飞过金的,可是日子一久,日晒雨打的,到现在也看不出写些什么?每隔十数步,就是一座,这样连续不断地排在石道旁,总有几十来座模样,那是什么呢?……于是祖母就告诉我:这些叫做“贞节牌坊”,一座牌坊就是纪念一个伟大的女人的。女人们如果可以得到这座东西,非但对自身是件了不起的光荣,并且可以光祖耀宗,流芳百世,直到永远永远……。
接着,她还絮絮不断地说下去:“……那第四座和第十八座,特别高大的牌坊是我姑母和一位姊姊的。”原来她姑母在未婚前,订好的丈夫,忽然在妓院里得了暴症死亡了,她就成个“望门寡”,抱牌位做亲,嫁过去,领养一个承继儿子,就这样忧愁地过了一辈子。她姊姊呢,因为丈夫死亡,也就绝食殉节而死。所以族里的人,就为她俩建筑了这二座牌坊。
祖母叙述了这些凄艳的故事往往会显露出那无限羡慕的眼光,抬起头,向轿外那林立的石柱注视着,她轻轻地说:“记着,孩子,做女人吃一世的苦,都不要紧,能得到个贞烈的名节——一座光光辉辉的牌坊就什么全给补偿了!”以后我长大了些,每次祖母进城的轿子里,裙膝旁又换了一位幼小的女孩伴着她——聆听那凄凉的故事。虽然很久,我没有走过这条鬼气逼人的怪阴森的石道了,但是我记得,那石柱下被杀害了的每一个绝艳的青年女尸,她们在从前,在冷静的黄昏和雨夜,俯着头,流干了泪,滴尽了血,为着一个仅仅爱上了她一点儿的男人到死……。
自私的贞节牌坊所有的、新旧的传统的落伍思想在炮火中全倒了,塌了——凄艳动人的传奇,该是属于前一个世纪的“光荣的痕迹”。
现在,这一代中国妇女该走上的是一条光明的路,她们挺着胸,带着微笑,穿过这用松柏绿彩扎成的凯旋之门,祖国的凯旋门——健康地进行着,为了她们自己,和更多的人群在迈进!
冰点时评 本书特色 冯雪梅等编著的《冰点时评》是“青年话题”版的主打内容之一,本书分八辑,内容包括“磕头谢恩的新闻需要政治伦理审查”、“以谎言攻击郭美美只会让真...
花.猫.幽默家:老舍散文经典全集 本书特色 《花;猫;幽默家:老舍散文经典全集》收录有《春风》《想北平》《济南的冬天》《英国人》《相片》《抬头见喜》《春风》《猫...
《世界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有刺》内容简介:阅读经典是使人生达到至高境界的一种锤炼方式,这些经典留给我们的不只是艺术上醇厚绵连
《泰戈尔经典诗集》共收录了《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中英文版)等四个集子,集中反映了泰戈尔诗作的风
《Hadoop构建数据仓库实践》内容简介:本书讲述在流行的大数据分布式存储和计算平台Hadoop上设计实现数据仓库,将传统数据仓库建模
陈从周天趣美文 内容简介 文章之道千丝万缕,谈文之书潮牛充栋。言其根原有二:天越与学力,天趣者会以寸心,学力者通乎一切。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虽古今事异,...
存在之难 本书特色 1960年,让·科克托(1889—1963)自编自导自演了《俄耳甫斯的遗嘱》(Le Testament d’Orphee)在从不缺少天才的法...
这部《中国文学简史》是以“心在创作”为研究出发点,以“文学本位”为思考角度,以揭示文学的创造性奥秘为研究依归,真正为文学
现代散文-曹聚仁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珠而更便于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本书特色 系统、完整的翻译和出版,填补了菲茨杰拉德作品在我国出版史上的空白 这套“菲茨杰拉德作品全集”包括五部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人间...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本书特色 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的一位天才诗人。在苏联时期,命途多舛,*后自缢而死。作品长期得不到出版。苏联解体后,国内出版界重新审视这段...
重逢 本书特色 ◆《重逢》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沉寂多年的回归之作。作品真实描绘作者的少年经历,以回忆视角重走青春路,讲述那个时代的人性与爱◆影视明星孙...
《苦菜花》内容简介:《苦菜花》以山东昆嵛山地区的农村为背景,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当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如何同日寇、汉奸、封
我们的爸-林海音经典作品珍藏版 本书特色 作为文坛的“女中豪杰”和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林海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本书收录了她的中短篇小说《我们的...
《把运动还给孩子》内容简介:体育运动除了可以帮助孩子实现竞技梦想,它还为孩子的健康、自信和社交提供了重要途径。在未来,体育
绝色 本书特色 1、小怀旧版,龙年董桥七十了——董桥说: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我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
诗经.楚辞选注 本书特色 《关雎》是《诗经》的**篇,诗中讲述的是“君子”看中了一位淑女,却又求之不得的种种生动表现。《毛诗序》以为此诗是歌咏“后妃之德”,“乐...
《离线和实时大数据开发实战》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三篇。第壹篇:从整体上给出数据大图和数据平台大图,主要介绍数据的主要流程、各
踮起脚尖来爱你 本书特色 《读者·乡土人文版》2015年年度精选集.年度卷:踮起脚尖来爱你,以乡土、人文、爱情、亲情为线索,谱写了众多知名作家笔下...
抬头见喜 内容简介 书中的篇篇散文,都有它不同的起因与老舍先生所要表达的某些意思。文中所流露出来的悲伤、忧虑、义愤、苦闷,一些欢快、兴奋,自己的情趣、好恶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