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方略

党建方略

作者:王均伟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1-06-01

评分:5分

ISBN:7210024034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党建方略 目录

**章 关键在党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一、毛泽东建党思想的萌芽与初步形成
二、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成熟与确立
三、毛泽东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
四、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形成和丰富
第二章*近十年党建工作的历史条件
一、面对严峻现实的关键举措
二、做几件让人民满意的事
三、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逐 步展开
四、面对挑战,党的建设迎来新的伟大时代
五、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
第三章党建工作总思路的形成
一、聚精会神,长抓不懈
二、党的建设总目标的形成
三、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水平
四、三个代表: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四章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一、思想建设是**位的任务
二、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三、在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分清基本界限
四、学习、学习、再学习
三、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水平
四、三个代表: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四章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一、思想建设是**位的任务
二、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三、在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分清基本界限
四、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五章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
一、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特点和优势
二、讲政治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三、讲政治与“空头政治”、“突出政治”的根本区别
四、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
第六章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一、十六字方针与民主集中制建设
二、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
三、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四、规矩与方圆:党的制度建设
……

党建方略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生动流畅的笔触,回顾了中国共产党80年来在自身建设上的理论发展,特别是对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党建方略,进行了细致全面地介绍。从本书中,我们能深刻体会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为我们党和我们民族所作的贡献。

党建方略 节选

这个文件全面分析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
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并且指出:“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的工程。”
把党的建设比喻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是毛泽东1939年10月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的。他所针对的,是当时党的组织、党的任务、党的指导思想诸方面的建设,都面临着十分艰巨的、前所未有的、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也不能提供经验的任务,因而说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现在,提出要进行“新的伟大工程”,其必要性何在?新在什么地方?
对于必要性,是否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发展无
但是,对于在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个伟大工程虽然也进行了探索,但不能说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系统的理论。
2.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历史重任,承受着严峻的考验。党必须善于在新的形势面前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3.改革开放给党的建设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情况。面对新的情况,在一些方面党出现了不适应的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党不管党、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某些消极现象和腐败之风有蔓延之势。对于这些问题,如不警惕和解决,就会危及党的奋斗目标,危及党的生命。这就需要在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加强党的建设。
4.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党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伟大工程的思想条件和物质条件。这主要是指,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成果,凝聚全党智慧,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这个理论包含了丰富的有关党的建设的内容,比如:关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关于纠正长期“左”的错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关于进行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完善党规党法,实现党内生活民主化制度化;关于坚持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关于实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造就朝气蓬勃的领导干部队伍;关于从严治党,惩治腐败,加强党的纪律性等等。这就为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
我们说这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新”的含义是多方面的。
指导思想新。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增加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指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这是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建设”。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党的建设才有方向。
时代特征新。强调党要“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是新话,当然也是新意。我们党在发展壮大,但面对的考验和风险也在增加。比如,在体制转型期制度和机制能否及时健全?经济发展了,能不能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不讲政治、不讲学习、不讲正气的不良倾向能否得到根本克服?如何在更加开放的同时有效抵制资产阶级的和平演变?具不具备应对大规模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等。党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肩负起伟大使命,就必须对可能面临的风险有足够的估计和准备。提出这样的要求,不是无的放矢。国家承平日久,发展顺利,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磨砺,既缺乏思想准备,也缺乏应对能力。比如像法轮功这样的组织能够形成那么大的气候,向党提出那么大的挑战,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训。强调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就是一个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创立的,100多年过去了,我们今天面对的世界、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的发展变化十分迅速。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机活力,就必须对时代的本质有准确的把握。一方面,要看到无论千变万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并没有过时。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必须坚定;另一方面,也必须认识到,相当多的政策和策略必须与时代的变化相适应、作调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这是使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方法。”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已经数次失去了走向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机遇。*近500年至少有4次机会:明朝初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工业技术、航海技术都遥遥领先于当时的欧洲,但是由于大的工厂和技工都是皇室经管(如纺织、矿冶、兵器制造),生机逐渐萎缩;郑和七下西洋,却是为了颁赏赐品,宣扬皇威,而没有趁机拓疆开土,寻找商品市场。在这同时,西方几个小国却利用地理大发现大大扩大了版图,扩大了市场,为本国商品找到了出路,刺激了工业和贸易。清朝末期,在帝国主义炮舰的打击面前,中国开始寻求变法维新之途。但是,由于统治者昧于世界大势,抱残守缺,冥顽不化,维新变法以失败告终。在这同时,日本却完成了向近代化的转变,使中国在很长时间里又多了一个如狼似虎的恶邻,向近代化的转型又增添了困难。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国共两党的通力合作之下,北伐节节胜利,国家统一在望,如能从此开始和平建设,中国的前途当又是一个新的局
面。但是新老军阀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为一己权力之私,撕破统一战线,使中国陷人长达22年的战争之中。一个国家,20多年在战乱之中,何谈发展和复兴!这一战乱使中国更拉大了与先
进国家的距离。本世纪50年代,中国又遇到一次好的机遇,这时的中国,国家基本统一,政权稳固,人民团结,工业化的起步势头良好,但是,政治上经济上的“左”倾错误使中国没能跟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一觉醒来,不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一些原来跟在我们后面的中小国家也走到了前面。现在,中国又面临着新的机遇,也许,这是历史给我们提供的*后机会了,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走在时代前列,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