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创造,沈泓编著的《春分冬至》对每一个节气的来龙去脉及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描述,是我们打开中国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任岁月的流水千年流淌,也不可磨灭它的文化智慧之光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二十四节气文化,可进入中国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大门,触摸到我们民族的心理、性格和情感脉搏。沈泓编著的《春分冬至》追踪二十四节气及其民俗图案的源头、特点,对二十四节气进行通俗性趣味性的描述。包括清明时节雨纷纷、龙舟竞渡端午节等二十四节气逐一介绍。
小时候,老师就教我们背诵二十四节气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歌诀成为很多读书人温馨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一组节令的总称,即自立春至大寒共二十四个节气,以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节气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相关,节日也大多和二十四节气有关,二十四节气其中有些节气本身就成了节日。
中国节气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节气都有诸多知识,除了形成的大量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还有一些具有科学思想的观念,如古人将每一个节气都以三种物候来概括,以立春节气为例,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不日春而日东者。《吕氏春秋》日:“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火气温,故解冻。此一候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蛰虫始振:蛰,藏也;振,动也;蛰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古人解释:“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意为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鱼陟负冰:原为鱼上冰,《元史志》改之为鱼陟负冰。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逐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鱼陟负冰的意思是,从立春的第十天开始,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未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一组节令的总称。即自立春至大寒共二十四个节气,以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它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日照长短的有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反映温度的有小暑、大暑、处暑、霜降、小寒和大寒;反映温、湿度的有白露、寒露;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和大雪。其余则是反映自然物候和农业物候的。
那么,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形成的?又起源于何时呢?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
二十四节气*初只有夏至、冬至,在春秋时代,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随后.逐渐增加了春分、秋分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后来成为二十四个节气中*重要的节气。
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以后不断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人们根据节气候时而行,很多汉画像石上的画面上有飞鸟、动物、树木和大自然中的一些物象,这些都是当时人们判断节气的重要物候:
到了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始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它是以北斗星斗柄的方位定节气。《淮南子》一书中对节气的记载,和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完全一样。
二十四节气诞生后,自古以来就有一些报节气的风俗,如西安鼓楼就有二十四节气鼓。
西安钟鼓楼位于西安市中心。钟楼与鼓楼东西对峙。钟楼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和清乾隆五年(1740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
西安鼓楼是目前所存在全国*大的鼓楼。楼的外檐和平座都装饰有青绿彩绘斗拱,使楼的整个建筑层次分明,浑雄博大。
鼓楼里*具有历史感的东西,就是二十四节气鼓。流传千年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鼓被制成了一面面威风凛凛、震撼世人的大鼓,让人感慨赞叹。
历代碑帖法书选:唐颜真卿书《郭虚已墓志铭》 内容简介 《历代碑帖法书选:唐颜真卿书郭虚己墓志铭》介绍了唐颜真卿书郭虚已墓之铭的字体结构,和书写技法,让读者了解到...
大字本钟绍京《灵飞经》临帖诀窍 本书特色 钟绍京(公元659-746),字可大,唐代兴国清德乡(今江西兴国)人,三国时期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大钟”)第1...
中国景观史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华文化景观分为具象和非具象两大类,对这两大类的文化景观的形成机制及扩散和整合特征作了审视。*后,运用综合分析方法,根据中国文化景观...
百年视觉设计 本书特色 《百年视觉设计》展现了20世纪百年间具有代表性的视觉设计,不同时期有着与当时文化、经济、政治等息息相关的视觉文化和特征。百年间涌现出来的...
赵孟頫楷书: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 本书特色 ★12开经折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书家所有文字皆原貌展示,对其中异字也不做修改★《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有着“...
中国手工技艺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大象出版社出版★ 文物研究专家华觉明选编自《中国手工艺》丛书各分卷★ 手工技艺对国计民生、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对中华文明的...
当我最初考虑写这本书时,我希望找到一种可以供电影剧作者使用的工具——用它去识别和确认在电影剧本写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文徵明 西苑诗 本书特色 中国明代书画家文徵明行草书的代表作之一。《西苑诗》是文徵明 56岁在京任翰林院待诏时所作,共七律10首,描述宫城西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御苑...
《纪实与虚构》内容简介:王安忆所著的《纪实与虚构》运用交叉的形式轮番叙述这两个虚构世界。“我虚构我的历史,将此视作我的纵向
《做件玩具送给你》内容简介:吴工不是作者的本名,因做了近二十年的工程师,总被人称作“吴工”而得名。他跟你我一样,有很多烦恼
行楷-硬笔书法等级考试教程 本书特色《华夏万卷:硬笔书法等级考试教程(行楷 书法等级4/5/6级)》为钢笔字帖,全书重在培养读者掌握行楷等级考试的各项要求,全书...
城市特色——历史风貌与滨水景观 本书特色 历史文化名城或者古城特色的时空坐标是历史的更是当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或者古城特色的价值取向是文化的更是生活的;历史文化名...
图形创意 本书特色 张磊主编的《图形创意》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所开设、的基础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以...
《诗与禅》内容简介:体悟宗白华朱光潜所洞察的中国古典美学之魂位我上者灿烂星空美的律令在我心中。程亚林的专著《诗与禅》由佛、
千古绝唱-出师表 目录 诸葛大名垂宇宙孤寒少年十年草庐隆中对策蜀国拜相鞠躬尽瘁《出师表》三国·诸葛亮文明·祝允明书日月高悬出师表危难为国忧,忠心贯日月谨慎谏后主...
李国新,女,1966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社旗县,现任教于浙江农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汉画学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学会会员,浙江农林大学汉画造型...
皇家园林-(文化北京图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铜版纸彩印,学苑出版社出版★ 书前目录、序言采用中英文对照★ 由古建筑学者高大伟和画家范贻光编写,梁思成大...
欧阳询书论全集 内容简介 《欧阳询书论全集》是一本汉字书法作品集。欧阳询(557—641),唐初书法家,字信本,潭洲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时官至太常博士,唐时...
外国戏剧理论丛书--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国戏剧大师安托南阿尔托论述戏剧的名著,其中包括论述的文章、讲座、宣言及信件。阿尔托主张戏剧应该是残...
安迪.沃霍尔-费顿.焦点艺术家 本书特色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对艺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预示着我们对大众传媒形象的视觉感...